柏子仁+气血不足+心悸

患者36岁女性,主诉心悸伴头晕、胸闷2年。病程始于1992年春,症状包括心悸、心律不齐、停跳感、头晕、目昏、胸闷憋气,劳累或生气后易发。舌象暗澹,脉象沉细无力,脉律不整。中医病名心悸,证型心血亏损,心阳不足,心肾不交。病因病机为心血亏损,心阳不足,心肾不交。望诊颜面晦暗不华,舌象暗澹。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心悸、胸闷、乏力、头晕、月经来潮症状加重、腰酸膝软、小腹隐痛。切诊脉象沉细无力,脉律不整。
心悸气血不足心阳不足心肾不交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主诉停经3月余,伴心下痞塞、胸胁苦满、腹胀食少、泛恶嗳气、肢体沉困、大便或硬或溏、白带量多气秽、月事延期、带经日少、颜色澹红。中医诊断为气滞不畅,脾胃升降失常,痰湿闭阻胞脉。望诊见舌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过劳、抑郁史,切诊脉来弦滑。
闭经气滞不畅脾胃失常痰湿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女性。主诉大便滞秘不畅8年多。大便质地不干但无力排出,伴有少腹及肛门下坠感,努挣难下,汗出、气短、疲乏、心悸、头眩、少寐梦多。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诊断为气秘,证型为脾肺气虚,中气下陷。
气秘脾肺气虚中气下陷阴津不足
查看详情 →
女性,34岁,失眠1年余,夜寐难,多梦,每晚仅眠3~4小时,甚至彻夜难眠,伴白昼乏力,头晕,心悸,经期量多色淡,面色无华。舌淡红,脉细弱。辨证为气血亏虚,心神失养。
心悸失眠气血亏虚心神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男性,主诉心前区刺痛、胸闷气短、心悸、乏力、少寐,病程10天。中医病名属心病,证型为心经气血不足,瘀血内阻。舌质略暗澹,脉沉细。主要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心脉痹阻,气血不荣。心气不足致胸闷气短,心血亏虚致心悸少寐,气血俱虚致乏力。
心经气血不足心悸冠心病心绞痛
查看详情 →
杜某,31岁,素有慢性胃炎5年,消瘦,面黄,乏力,纳呆,胃脘不适,入眠较差,大便次数多。舌淡苔薄白,脉沉。诊断为胃脘痛(慢性胃炎),辨证为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胃失和降。
气血不足慢性胃炎心脾两虚胃失和降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主诉心慌、气短、夜间不能平卧、上腹胀闷、心前区阵发性闷痛、心律不整。病程五年,近两个月症状加剧。面色黯黄,眼周发青,舌苔白厚,脉沉细结代。辨证为心血不足、脾肾阳虚、气血瘀滞。四诊合参显示心脾肾虚,寒邪内生,阻滞心脉。
心悸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脾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2岁。主要症状为心动过缓、阵发性心慌、心悸频发,夜间加重。心电图示房性早搏、阵发性心房颤动。舌胖澹,苔白,脉沉细缓结代。中医诊断为少阴心肾阳虚阴盛。病因病机属阳虚阴盛,心阳不振,气血不足。四诊见舌胖澹、苔白、脉沉细缓,心率慢,心律不整。
气血不足心肾阳虚心阳耗损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女性。主诉胸闷、心悸、阵发胸前区隐痛,病程6年余。现症见胸闷痛、心悸易惊、头晕倦怠、面色萎黄、神疲不振、舌质暗澹而小、苔薄白、脉沉细偶有结、失眠纳少。中医诊断证属心营亏虚,神失所养。望诊见面色萎黄、舌质暗澹而小。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胸闷痛、心悸、头晕、失眠、纳少。切诊见脉沉细偶有结。
气血不足冠心病心营亏虚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8岁。主诉头痛、全身发胀半年。病程半年。中医病名头痛,证型气血两虚,气机阻滞。病因病机为过度劳累、饮食不节及情志不舒,导致气血耗伤、气机阻滞、脾胃受损、肾阳不足。舌淡,苔薄白略腻,脉弦细。面色偏瘦,神疲乏力,腰背怕冷,眼干,胸脘胀闷,呃逆,反酸,大便偏干。
头痛气血两虚气机阻滞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女性。主诉失眠,伴有烦躁易怒,病程15年。月经紊乱,夜寐不安,烦躁,头晕头痛,神疲乏力,记忆力减退,胸闷口苦,多疑易怒,欲哭闹方得舒。形瘦面,舌质淡红苔光,脉弦,尺无力。中医病名属更年期综合征,证型为气阴两伤,阴虚阳亢,五脏失养。病因病机为肾水亏损,心阳浮越,心阴虚不能敛阳,导致心悸、头晕、盗汗等症。
气血不足失眠肝气郁结肾阴虚
查看详情 →
女,38岁,主诉不寐半年,伴难入寐、多梦易醒、头目昏眩、心悸气短、体倦食少、面色无华、爪甲不荣、月经量多色淡质稀。舌略淡,脉缓。中医病名不寐,证型血虚,病机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望诊面色无华,舌略淡。闻诊未提及。问诊有不寐、心悸、体倦、月经异常。切诊脉缓。
心悸气血不足不寐血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4岁,女性。主诉便秘5年余,素体虚弱,纳呆食少,头晕,心悸,失眠。中医病名便秘,证型血虚津亏,肠燥失濡。望诊舌红少苔,切诊脉沉细。病因病机为素体虚弱,气血不足,肠燥失濡。
心悸便秘血虚津亏肠燥失濡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9岁,男性。主诉心悸、气短半年余。病程半年,症状间断发作,持续时间逐渐延长。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属气虚血少,阴津不足。舌质红,苔薄少津,脉沉细。发作时心率180次/分,心脏彩超未见明显异常。病机为阴津不足,心神失养。
心悸气虚血少阴津不足心火亢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8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自幼夜盲,病程二十年余,近来白天视力减退。中医病名高风内障,证型脾虚阳气下陷,气血生化失调,目失濡养。舌澹苔白,脉细涩无力。眼底检查示视乳头苍白,网膜薄呈黄白色,色素沉积,血管细如红线,黄斑部中心反射散乱。自觉症状包括夜盲、视力下降、视野缩小、眼胀痛、神疲乏力、失眠心悸、自汗。
气血不足失眠心悸夜盲视力下降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女性。反复心累心跳气喘4年,大汗淋漓,四肢厥冷,昏迷1天。心悸气喘,胸前憋闷,喘息,头昏目眩,恶心欲吐,周身发冷。口唇发绀,心率128次/分,血压72/54毫米汞柱,频繁期前收缩,心尖区Ⅲ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肝肋缘下3cm,质软,轻压痛。心电图示心房纤颤,陈旧性间壁心肌梗塞,心肌广泛缺血,低电压倾向。形体羸弱,颜面灰暗,神志模糊,两眼无神,头汗如珠,四肢厥冷,呼吸窘迫,口唇发绀,舌光无苔,舌质暗淡,边有瘀点,小便短少,大便干燥,脉结代,微细欲绝。证属气阴两伤,胸阳不振,血脉瘀阻,阳气暴脱。
气血不足心悸气短心源性休克气阴两伤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4岁,女性。主诉失眠1年余,夜寐难,多梦,每晚仅眠3~4小时,甚至彻夜难眠,白昼乏力,头晕,心悸。经期量多且色澹,常淋漓数日,面色无华,舌澹红,脉细弱。中医病名为不寐,证型为气血亏虚,心神失养。望诊见面色无华,舌澹红。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失眠、头晕、心悸、经期量多。切诊见脉细弱。
心悸失眠气血亏虚心神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3岁,男性。主诉胸闷、心悸26天。病程26天。中医诊断心悸,证属脾肾阳虚,心脉失养。面色苍白,舌质淡,舌苔薄白,脉虚弱无力。胸闷、心慌,疲乏无力,活动后喘气,两下肢肿胀、麻木发凉,纳食差。病史中有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及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悸气血不足脾肾阳虚心脉失养
查看详情 →
女,34岁,心慌、胸闷3月余。心悸、胸闷、神疲乏力、头晕易惊、烦躁多寐、纳差、口干口苦、大便干结。面色无华,舌质暗、苔薄黄,脉细而结代。属气血不足、心失所养及火热内扰致病。
气血不足心悸频作心律失常心失所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8岁,女性。主诉头昏、眩晕、心慌、纳谷不香、夜寐欠佳。病程约1个月。中医诊断为气血亏虚证。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心脾失养,脑府失荣。望诊见舌苔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纳谷不香、夜寐欠佳。切诊脉细。
眩晕气血亏虚心脾失养脑府失荣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