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滞+血瘀+心悸

患者55岁,男性,主诉胸闷、胸痛5年,近月心绞痛频发,伴心悸、气短、乏力、睡眠欠佳。舌质暗胖,苔薄白,脉沉细而弦。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为气虚、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气虚致气滞,气滞血瘀,血脉瘀阻,不通则痛,胸阳不振,劳累加重病情。
气虚血瘀气滞冠心病心气虚
查看详情 →
女,48岁,发作性心慌8年,加重伴胸闷半个月。高血压13年,子宫切除20年。心慌、胸痛胸闷、气短、失眠多梦、纳差。面色微黄,舌质暗澹,舌体偏大,舌苔厚腻,脉弦细偶结。胸痹心痛,胸痹心悸,眩晕。证属心脾气虚,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劳累思虑过度,耗伤心脾,脾失健运,气血乏源,气滞血瘀,心脉瘀阻。
气滞血瘀心悸心脾气虚胸痹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2岁,男性。主诉胸闷,伴心慌、短气反复发作10余年。中医病名胸痹,证型胸阳不宣,气滞血瘀。望诊舌澹,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胸闷甚,夜间不能平卧,足跗水肿,睡眠欠佳,精神疲惫,易疲劳。切诊脉沉细、结代,后脉细。
气滞血瘀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2岁,女性。主诉包括头昏、剧烈头痛、失眠、心悸。病程3年,因车祸致颅内出血,经手术治疗。本次就诊主诉包括头昏、头痛、心悸、焦虑、失眠、神情默默、精神恍惚。舌澹红,苔薄,脉沉。诊断为神经功能失调。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
脑外伤后遗症神经功能失调肝气郁结心阴虚
查看详情 →
35岁女性,主诉月经初潮以来每次潮前小腹疼痛,近3年常发生心悸、胸满,乍间乍甚,时发时已。脉象3至而停跳歇止1次,呈“三联率”脉象。面色如常。病机为络脉血瘀,心神不安。
血瘀心悸气滞痛经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3岁。主诉胸闷心悸,心前区隐痛,胸部窒闷,左胸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向胁肋及肩背放射,伴心烦、腹胀、气短乏力。中医病名胸痹,证型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而致心脉痹阻。舌质澹黯,舌苔薄白,脉象缓涩。
气滞血瘀冠心病胸痹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女,52岁,阵发性胸背痛1年,再发加重1天。胸痹,气阴两虚瘀血内阻。舌质暗红,有裂纹,苔薄白,脉沉细。体形肥胖,口唇微发绀,心率62次/分,P2>A2,律齐。裂纹舌,舌体胖大,苔薄白腻,脉沉弦。
气滞血瘀胸痹气阴两虚瘀血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近八旬,头昏、口干、耳鸣、心悸,体素阴虚。病程自秋初患痢疾,转为休息痢,延续至次年春季,每日排便十余次至七八次,腹痛、后重,粪便带鲜红血,间有白垢。脉象如平时。诊断为休息痢,病根在大肠曲折之处,湿热蕴积,血瘀气滞。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包含阴虚体质及痢疾反复。
血瘀气滞久痢休息痢脾肾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男性。主诉胸痛心悸2个月,加重20天。胸痛伴心悸,生气后加重,偶有头晕。舌质暗,舌苔白,脉弦滑。中医诊断胸痹(痰瘀交阻),心悸(气滞血瘀)。情志不舒致肝郁气结,横逆犯脾,脾失健运,湿郁生痰,痰瘀交阻,痹阻心脉,气滞血瘀,心失所养,气郁化火,循经上扰清空。
心悸气滞血瘀胸痹痰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9岁。颜面、双手及足胫浮肿,伴心烦失眠4个月。月经已5个月未行。颜面足胫浮肿,按之凹陷,双手紧胀感,烦躁失眠,胸闷心悸。舌质澹,苔薄白,脉沉。中医诊断为水肿,病机为肝肾亏虚,气滞血瘀。
血瘀经闭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浮肿
查看详情 →
患者79岁,男性,主诉下肢浮肿、全身瘙痒、精神困倦、周身乏力、纳差而喜凉、口中和而欲饮、心悸气短、大便偏干、小便不利。面色惨黄,舌胖质暗,苔中心黄腻,脉沉细而滑数。中医诊断为消渴病消瘅期,病属心肾俱损,辨证为气血亏虚、浊毒内停,兼有心脾肾气阴两虚、血瘀、湿热。
糖尿病肾病气血亏虚湿热淤滞阴虚
查看详情 →
女,53岁,发现肾功能异常1年余,腰痛拒按,乏力,急躁易怒,灼热汗出,时恶心,纳差,夜寐差,大便日1~2次,夜尿2次。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数。中医诊断肾衰病,证型气滞痰阻,肾虚血瘀。肾功能异常,双肾结石,左肾中度积水,左肾萎缩,左肾GFR降低,高尿酸血症,尿常规异常。
肾虚血瘀气滞痰阻血瘀慢性肾衰竭
查看详情 →
75岁男性,胸痛、心悸反复发作10余年,劳累后易诱发。舌嫩红,舌质暗,苔中黄,脉细弦,结脉。中医诊断胸痹,证属心气不足,气滞血瘀。舌象嫩红、暗、中黄,脉细弦、结脉。
气滞性冠心病心气不足肾阳虚
查看详情 →
男,77岁,主诉胸闷伴头晕,动则气促,病程1个月。中医病名心悸,证型气阴不足,气滞血瘀。舌红苔薄黄、中有剥苔,脉左寸弱,左关部弦而小迟。夜寐多梦早醒,畏热而不畏冷,胃纳、大便如常。心脏超声示左房增大,室间隔增厚,轻度瓣膜反流及肺动脉高压。
心悸气滞血瘀气阴不足虚热
查看详情 →
张某,男,38岁。胸痛20天,伴气短10天。舌红,苔薄黄,脉沉代。中医诊断为心悸、胸痹,证属气虚血瘀,热毒扰心。辨证分析为邪伤正气,气虚鼓动无力,心脉瘀阻,蕴积化热,热毒扰乱神明。二诊见舌淡红,苔澹黄,脉滑。三诊见舌淡红,苔薄白,脉数。四诊见舌澹红,苔薄白,脉弦。
心悸气虚血瘀冠心病心律失常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2岁,女性。主诉心悸、气短、乏力,病程7年余。中医诊断心悸,证属痰瘀互阻,腑气不通。舌澹苔滑,脉结代。病史中提及情绪波动诱发,伴月经量少,大便秘结。心脏彩超提示左室增大,二尖瓣反流,主动脉瓣及肺主动脉瓣少量反流。
心悸痰瘀互阻腑气不通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男性。主诉胸闷痛7年,加重月余,夜间胸痛明显,双下肢浮肿。舌胖暗苔白,脉沉弦数。辨证为胸痹,证型属气虚、气滞血瘀、心阳不足。病因病机为心阳不足,气滞血瘀,心脉瘀阻,气不化水致水肿。舌胖暗红苔白,脉弦细。心率98次/分,血压120/80毫米汞柱,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心悸气滞血瘀胸痹气虚
查看详情 →
65岁男性,反复头晕、心悸、胸闷2年余,再发伴加重1周。眩晕,心悸,阴阳两虚,气滞血瘀,心肾两虚。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弦。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律失常,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眼底动脉硬化Ⅰ~Ⅱ°。
气滞血瘀眩晕心肾两虚动脉硬化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女性。主诉甲状腺肿大半年余。症状包括胸闷不舒、有痰、心悸多汗、乏力、食少便溏。舌质偏暗红,苔白腻,脉涩。中医诊断为瘿病痰瘀互结型。病机为气机瘀滞,痰气交阻,血行不畅,血脉瘀滞,痰阻脾胃。
心悸瘿病痰瘀互结胸闷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2岁,男性。主要症状为间断性胸闷心悸4年,偶有心前区憋闷样疼痛。中医病名为冠心病、心绞痛。证型为阴虚火旺,气血瘀滞。病因病机为烟酒辛燥伤阴,情志不遂致气滞化火。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数。面色面红,口干,胸闷气短,心烦失眠。
气血瘀滞冠心病心绞痛心烦失眠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