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5岁。病程长期,自1958年起出现足部冻伤后隐痛,1962年起间歇性跛行,足趾发紫、发冷、苍白,肢端动脉痉挛,1965年左足趾溃烂,近半年疼痛剧烈,影响睡眠。诊见两下肢肌肉萎缩,皮肤温度减低,汗毛脱落,趾甲变厚,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左足趾溃烂,脓水多,肿胀蔓延,左手示指干性坏死,两侧桡动脉搏动减弱。白细胞升高,脓液培养见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中医病名脉痹,证型寒湿郁久化热,火毒内蕴,气血凝滞。望诊见皮肤温度低,舌红,苔薄。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疼痛剧烈,夜间加重。切诊见脉细数,桡动脉搏动微弱。
脱疽寒湿化热火毒气血凝滞
查看详情 →
28岁女性,产后1月余,乳汁量少10天,气短、乏力,偶头晕。面色苍白无华,精神差,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气血两虚型缺乳。产后身困、乏力,食欲欠佳,乳汁量少、稀薄。
气血两虚产后缺乳乳汁稀薄面色苍白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月经周期提前,持续2年,近2个月频发,月经量中。神疲乏力,夜寐不安。脉细,舌澹红,苔薄白。既往有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史。月经先期,辨证为气血两虚。舌澹红,苔薄白,脉细。月经周期23~25日,近2个月半个月一次。脉细,舌澹红,苔薄白腻。停经22日,子宫肌瘤,腰骶酸痛。脉浮,苔白腻。
气血两虚月经先期肾精亏虚神疲乏力
查看详情 →
女,29岁,失眠1年余,思虑多,心烦,畏寒,倦怠无力,面色偏白,月经后期。舌质胖嫩而澹、苔薄白,脉细。中医病名失眠,证型气血两虚,病因病机素体不足,劳伤心脾。望诊面色偏白,舌质胖嫩而澹、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思虑多,心烦,畏寒,倦怠无力,月经后期。切诊脉细。
气血两虚失眠肝郁气结心烦
查看详情 →
女,39岁,眩晕欲仆2日,病程3年,反复发作。眩晕(内耳性眩晕),气血两虚型。舌苔薄白微腻,舌边压痕明显,脉细滑无力。
气血两虚眩晕痰凌清空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5岁。左足麻木凉痛,间歇性跛行29年,足趾紫黑溃烂,左足跖部溃疡,肉芽澹红,有脓性分泌物。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气血两虚证。左小腿肌肉萎缩,左足趾缺如,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消失,腘动脉弱,股动脉正常,右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消失,腘动脉正常,股动脉正常。双上肢动脉搏动正常。家族史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史。患者吸烟30年,每日20支。
气血两虚脱疽四肢发凉间歇性跛行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男性,主诉两额疼痛,缠绵不愈三年余,伴鼻塞、流黄涕、头额胀痛、食欲不振、体虚乏力、多汗、恶风。舌质澹,舌体偏胖,边缘切迹明显,苔薄黄,脉沉细。中医诊断为气血两虚型头痛,病因为脾肺气虚致清阳不升,风热上扰。
头痛鼻窦炎脾肺气虚清阳不升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女性,主诉疲乏无力、失眠、食欲不佳、胃痛、呕吐、头晕、头痛,病程约4年。面色黄灰,舌红无苔,脉沉缓无力。皮肤可见针尖样瘀点。中医辨证为气血两虚。
气血两虚血小板减少症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7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头昏眼花、失眠健忘、脱发渐进性加重、不思饮食、心慌不安、气短乏力。舌澹红,苔薄白,脉虚无力。中医诊断为气血两虚。病因病机为禀赋不足及学习考试紧张导致气血亏损。
头昏眼花失眠健忘脱发加重心慌气短
查看详情 →
朱某,61岁,持续性腰痛10月余,全身多处骨痛,夜间盗汗,大便秘结,晨起呕逆频频。舌淡苔薄白,脉滑数。肾阴不足,胃气上逆。
腰痛肾阴不足胃气上逆盗汗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女性。主诉上肢麻木及腰腿酸麻不适2年余。面色苍白,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微涩。中医诊断血虚寒痹,证型气血两虚型。病程2年余,病因与产后汗出受寒有关,风寒湿邪侵袭,气血不足,经络失养,导致肢体麻木酸麻。病机为气血两虚,阳气不足,寒邪凝滞经络。
气血两虚血虚寒痹肢麻阳气不足
查看详情 →
五岁男童,周身风团样丘疹半年,加重1天,伴眼睑浮肿、手指脚趾微肿及麻胀感,夜眠不安。面色白,舌质淡,苔白,脉细滑。诊断为慢性荨麻疹气血两虚型。
气血两虚荨麻疹风邪入体皮肤瘙痒
查看详情 →
痛经 气滞血瘀 少腹、小腹胀痛 经行不畅 血色紫黯夹块 舌边尖有瘀点 脉沉涩或弦细 寒湿凝滞 少腹、小腹抽痛 得热则舒 经色紫黯夹块 肢冷畏寒 苔白腻 脉弦或沉紧 湿热蕴结 少腹、小腹绵绵作痛 经行超前 量多色红或紫质稠秽 带下量多色白黄 舌苔黄腻 脉弦数或濡数 气血两虚 少腹、小腹绵绵作痛 经色淡而稀 面色苍白 舌质嫩 苔薄白 脉虚细 肝肾亏损 少腹、小腹隐痛 得温得按则舒 经行前后不一 量少色淡 腰膝酸软 头晕耳鸣 舌质淡红 苔薄白或少苔 脉沉细或虚迟
气血两虚痛经气滞血瘀寒湿凝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2岁,男性。主诉双下肢麻木、发凉、水肿伴间歇性跛行,病程半个月。中医诊断脱疽,证型气血两虚证。望诊见双下肢爪甲增厚变形,汗毛稀疏,肌肤干燥,足底皮肤苍黄。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间歇性跛行、双下肢水肿。切诊见贝格氏征阳性,指陷性水肿,右足麻木、发凉、疼痛。辅助检查示双下肢动脉硬化斑块形成,末梢循环严重障碍,肱踝指数异常。
气血两虚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末梢循环障碍动脉硬化斑块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女性。主诉胃痛半年余,加重3天。病程半年。中医病名胃痛,证型心脾两虚,后辨证为脾胃虚寒,肝气犯胃。望诊面色萎黄,舌澹,苔薄白,后见舌红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胃痛、饥饿痛、食后减轻、体倦乏力、畏寒、肠鸣、夜寐差、大便稀溏。切诊脉细,后见脉弦、脉细。
气血两虚十二指肠溃疡心脾两虚脾胃虚寒
查看详情 →
患者81岁,女性。主诉走路不稳,四肢震颤半年余,加重2周。神清,少气懒言,乏力,面部表情呆滞,面色黄白,双手不自主震颤如搓丸样,双下肢站立不稳,起步、停止均困难,纳呆。舌质红干少苔,间有裂纹,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颤证,证型为肝肾阴亏,气血两虚型。体征包括面具脸,路标现象阳性,慌张步态,双下肢膝腱反射及跟腱反射减低,Chaddock征阳性。
气血两虚颤证肝肾阴亏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4岁,男性。主诉右足大趾疼痛、溃烂,病程自1978年11月起,持续约2年。中医诊断热毒型。舌象紫暗,苔微黄,脉沉数。体征见右足趾溃烂脱落,溃疡伴黄脓液气臭,足背皮肤发红灼热,肿胀,小腿肌肉萎缩,背及胫后动脉搏动消失。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热毒型趾端坏疽创面溃烂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男性。主诉腹痛15年。腹痛、腹胀、腹泻,夜间加剧,纳呆食减,疲乏无力。面色黯黄,精神萎靡,语言无力,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而紧。压痛点包括中脘、关元、合谷、足三里、外庭、地机、阳陵泉、公孙。诊断为腹痛(十二指肠溃疡)。病机属气血两虚。
气血两虚十二指肠溃疡脾胃失调经络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主诉面部红斑伴发热,病程2年。中医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证型脾肾不足,气血两虚。形体消瘦,面部蝶形红斑,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实验室检查尿蛋白(++),血红蛋白8g/L。
气血两虚系统性红斑狼疮脾肾不足苔薄白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5岁。主诉视物不清6个月。辨证为气血两虚型。病因病机为视物过劳,耗伤气血,气血不能上荣于目,目失所养。舌苔薄白,脉细。视力右眼0.1,左眼0.08。
气血两虚青盲视物不清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