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31岁。中上腹疼痛8年。胃脘疼痛灼热,进食后明显,时有泛酸,口干不思饮,上半身燥热而腰以下畏寒,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弦。中医病名胃脘痛,证型脾胃不和,寒热错杂,凝滞中焦。病因病机为脾失运化,胃失和降,中焦阻滞,寒热互结。望诊见舌质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胃脘疼痛灼热、泛酸、口干不思饮、上半身燥热、腰以下畏寒。切诊见脉沉细弦。
气郁湿滞胃脘痛寒热错杂湿热未净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主诉结婚14年未育,阴茎能勃起但无射精,偶有梦泄。舌质淡黯稍胖,苔白腻,脉细弦略滑。中医诊断为不育症。证型为脾肾正虚、兼气郁湿滞。病因病机为肾脾虚损,气郁湿阻,精道受碍。望诊见舌质淡黯稍胖,苔白腻。闻诊未提。问诊见无明显自觉症状,性功能异常。切诊见脉细弦略滑。
气郁湿滞不育症脾肾正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头晕、手麻、下肢无力近二月。病史提示炎性脱髓鞘病。初诊见焦虑状态,行路困难,大便干,睡眠多梦,下肢无力,疲劳感,乏力。舌洁,脉弦缓。中医诊断湿痹。二诊症状有所缓解,舌洁,脉平。三诊下肢无力反复,睡眠差,舌发木,苔白腻,脉平缓。中医诊断湿痹,气郁湿滞。
气郁湿滞炎性脱髓鞘病湿痹苔白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2岁,男性。主诉为婚后14年未育,性交时不能射精,偶有梦遗。舌质澹暗稍胖,舌苔白腻,脉细弦略滑。中医诊断为脾肾两虚,气郁湿滞。病机为脾肾不足,气机不畅,痰湿内阻,精道受阻。
气郁湿滞无精可排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