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34岁。主诉已婚4年不孕,月经周期规律。症状包括经前乳胀头痛,经行腹痛胀坠,量少色黯有瘀血块,腰酸腿软,劳则加重。舌有瘀点,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肝肾亏虚,瘀血阻滞胞脉。
月经不调不孕症肝肾亏虚瘀血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女性。主诉月经量大,经来腹痛4个月。刻下症见月经量大,少腹疼痛加重,乏力,睡眠欠佳。舌紫苔薄白,脉弦涩。西医诊断子宫肌瘤,中医诊断痛经,证属瘀阻胞宫。病机为瘀阻胞宫,寒凝冲任。
痛经瘀阻胞性寒凝冲任月经量大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女性。主诉月经先后不定期10余年。少腹隐痛,左侧为甚,连及腰部。月经周期紊乱,经色茶色转黯红再转红,量时少时无。带下量多、色澹黄。口干喜饮,心烦,头昏胀,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薄。脉弦细。中医诊断月经先后不定期。辨证肝郁气滞,气血不调。
月经不调肝郁气滞气血不调肝肾失调
查看详情 →
解某,29岁,已婚。主诉已婚8年未孕,经期过期不净。症状包括经期过期不净、量多、舌澹、质稀、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小腹空坠、面色胱白。舌澹,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中医病名为月经延期证,证型为脾虚不统、中气不足、冲任不固。病因病机为素体虚弱、饮食不节、劳倦伤脾、肾气不纳、冲任不固。
月经不调脾虚不统气血两虚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女性。主诉月经先后无定期8年。舌红苔黄,脉数。辨证为肝郁肾虚,冲任不调。舌黯红,苔灰黄,脉弦数。外阴瘙痒,经期量少,便秘。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肾虚精血失化,脾虚气血不匀,导致经血往来断续。
月经不调肝郁肾虚冲任不调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主要症状为胸闷不舒、善太息,月经周期错后,经色暗红有血块,经行小腹胀痛,经前乳房胀痛、乳头肿大。舌质干红,面色红赤,脉弦而有力。情志抑郁,不愿与他人交流。中医病名属乳腺疾病,证型为肝气郁结,病因病机为情志抑郁致肝气不舒,气血运行不畅。
月经不调肝气郁结气滞血瘀乳房胀痛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主诉经来先期,量少色红,质稠,两颧潮红,手足心热,咽干口燥。中医病名为月经先期,证型为阴虚内热。病因病机为阴虚内热所致。望诊见两颧潮红,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经期异常、手足心热、咽干口燥。切诊未提及脉象。
月经先期阴虚内热血热咽干口燥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间断发热近2个月,寐浅多梦,且做噩梦。病史提示2个月前因感冒经期输液,发热未退,伴颈下热灼、咽部痒、热灼感、恶风咳嗽、痰难咯出。望诊舌澹暗尖微红,苔白润微黄。脉沉细寸浮。辨证为热入血室,兼夹风热。
月经不调热入血室风热痰咯吐不利
查看详情 →
朱某,28岁,女性。主诉阴道淋沥下血20日未止。症状包括劳累过度、睡眠欠佳、食欲不振、倦怠乏力。舌苔花剥,尖有芒刺,脉弦细。辨证为劳伤心脾,冲任不固。二诊舌苔厚腻,边尖起刺,两侧有齿痕,脉弦细。三诊舌苔黄腻,尖有芒刺,脉弦细。四诊舌苔薄白,边尖起刺,脉细略浮。病程较长,病情反复。
月经不调劳伤心脾冲任不固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女性,35岁,月经不调20余年,月经周期35~50天,月经量少,经色澹。舌红,苔薄,脉滑数。月经初潮15岁,经期腰腹坠胀痛,四肢腰背疼痛,白带多、色白、无臭味,胃脘部胀痛,大便时干时稀。经期插秧感寒,经期挑重担受累,损伤任脉,致带下量多,经行下腹坠胀。脉象滑数,体征不显虚,考虑任脉受损。
月经不调任脉受损血少带下量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2岁,女性。主诉口唇红肿、燥痛发痒,溃烂、干裂结痂、脱皮10余年。舌质澹、苔黄腻,舌体胖大、齿痕,舌脉瘀阻。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脾虚湿阻、积热火毒之唇风(唇炎)、痛经、崩漏证。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节,积热火毒内蕴,外感风热燥邪,引热上蒸。
唇风脾虚湿阻积热火毒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女性。主诉发现乙肝3年余。手足心热,心情急躁,月经每月2行,易出汗,时感腰痛。中医诊断肝著,证属肝郁化火,湿毒蕴结。面色正常,舌质红,脉弦数。病史中有乙肝家族史,肝功能正常,乙肝病毒DNA阳性。病机为肝郁化火,湿毒蕴结,正虚邪恋。
慢性乙型肝炎肝郁化火湿毒蕴结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女性。月经先后不定期1年,经量少、色黯澹、有血块,伴小腹胀痛、脘痞嗳气、乳胀胁痛。舌澹黯尖红、苔薄白,脉弦滑。中医诊断为月经先后不定期,证型为血虚寒凝,肝郁气滞。
月经不调血虚寒凝肝郁气滞经量少
查看详情 →
女,46岁,腰酸、下腹隐痛、月经错乱,病程2年余。舌苔微白,脉沉弦。慢性盆腔炎,中医诊断为腰痛、腹痛、月经不调。病因属慢性盆腔炎,因分娩、流产及盆腔手术或经期不卫生所致。
慢性盆腔炎肝经湿热气滞血瘀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女,35岁,月经不调伴白带量多2年,外阴痒半年,性交出血。月经周期不定,经量多少不一,暗红夹血块,少腹胀痛,腰嵴坠胀。带下量多,白黄相兼,质稠腥秽,外阴瘙痒,性交胀痛伴出血。胃纳不佳,大便溏薄,小便色黄。舌边尖有瘀点,脉濡缓。中医病名:带下病。证型:湿热型。病因病机:湿毒外邪感染,蕴而化热,伤及任带二脉。望诊:舌边尖有瘀点。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月经不调、带下异常、性交出血、胃纳差、便溏、小便黄。切诊:脉濡缓。
月经不调带下病湿热症外阴痒
查看详情 →
薛某,女,21岁。右颈部起核,逐渐增多至5枚,伴有月经不调,肺结核已硬结。右颈部核子化脓溃破,右腋下及左胯间发现核子各1枚,低热,口干,舌质红、苔微黄,脉细弦数,血沉加快。瘰疬。病机属血虚肝旺,痰毒凝结。面色晦暗,舌质红,苔微黄,脉细弦数。
瘰疬肝火上炎血虚肝旺痰毒凝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口腔溃烂年余,伴发冷发热、咽喉干燥、声音嘶哑、鼻孔出热气、视力减退、腹痛呕吐、手足心热、盗汗、小溲黄赤。舌红少苔,脉细数。中医诊断为狐惑病。证型为湿热留恋,阴分已伤。病机属阴虚内热,湿热蕴结。
口腔溃烂咽喉干燥声音嘶哑鼻孔热气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月经不规则1年余。月经或错后或拖延难尽,小腹隐痛,白带量多,透明或稀,夜寐盗汗,易倦乏,梦多。舌尖红苔白稍腻,脉左弱右尺弱。辨证为脾虚湿滞、肝郁血虚,兼肾虚。二诊见舌尖边较红,苔薄白有裂纹,脉左濡较弱。三诊舌苔较厚腻,脉左弱右濡涩。
月经不调脾虚湿滞肝郁血虚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女性。主诉面部及下颌附近痤疮,伴有背部痤疮,月经推后,量少,经前明显。舌红苔薄黄,脉弦。中医病名为面部痤疮,证型为湿郁血热。病因病机为湿郁血热。望诊见舌红苔薄黄,闻诊未提,问诊涉及痤疮分布及月经情况,切诊见脉弦。
月经不调面部痤疮湿郁血热
查看详情 →
14岁女性,月经量过多,经期提前2月。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属“崩漏”。脾虚肝郁肾虚证。面色萎黄,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月经初潮1年余,经期不规律,近2月经量明显增多。超声检查未见器质性病变。
月经不调脾虚肝郁肾虚肝肾同源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