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气血两虚

患者24岁,女性,主诉颈部瘰疬2年,久溃不收,流脓水。面色澹黄,精神疲倦,脉象细弱。局部溃疡面大如鸡卵,肌肉紫黑,脓汁清薄,有窦道及分支。中医诊断为瘰疬,病机为肝气郁结,痰火上升,肝火旺,下烁肾阴,肺肾阴亏,精津不布,灼液成痰。
气血两虚瘰疬肺肾阴亏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腹部肿块一年余,肿块坚硬不移,压痛,腰酸胀痛,经量少色紫有块,精神倦怠。舌苔白,脉沉弦。中医病名子宫肌瘤,证型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按腹肿块坚硬不移,推揉不散,有压痛,块状物如怀孕3个月。舌苔白,脉沉弦。
气血两虚子宫肌瘤气滞血瘀腰酸胀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9岁,女性。主诉月经淋漓不止3月余。主要症状包括面黄唇白、头晕心悸、全身乏力、动则气不接续、经常发热、鼻衄、皮肤紫斑。脉象细数,舌红赤少津。病因病机为血因热灼而漏,火由水竭而炽,属阴竭阳亢之证。中医病名属血证、虚劳范畴。四诊信息包括面色黄、舌红赤少津、口干欲饮、鼻衄、体温升高。
气血两虚再生障碍性贫血脾肾亏虚血热妄行
查看详情 →
男性,48岁。主诉直肠癌术后化疗后1年。形体消瘦,脱发,头晕眼花,乏力,腰背酸痛,夜寐盗汗,纳少便溏。舌质红,苔少中裂,脉细数。辨证为肝肾阴虚,脾气不足。
气血两虚直肠癌术后肝肾阴虚脾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诉肛门下坠感伴腹部不适2年半。乏力,不出汗,睡眠一般,食欲差,大便每日1次。脉弦,舌质暗红,苔白腐。结肠镜示升结肠黏膜慢性炎,结肠黑病变(轻度)。上腹剑突下和脐上3cm处有条索状物,触痛。
结肠炎脾胃虚弱湿热蕴结气血瘀滞
查看详情 →
女性,37岁,右上腹痛,发热,黄疸,胁痛放射至右肩,肢冷汗出,恶寒发热,目黄颧赤,胃脘痞闷,泛恶厌油腻,体虚无力,精神委靡,气短懒言。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气血两虚,阴虚血热,肝胆湿热未清。舌光无苔,质红,脉沉细数。
气血两虚多发性肝脓肿胆汁性肝硬化阴虚血热
查看详情 →
女,55岁,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多梦,面色无华,肌肤麻木,惊惕不安,胁痛,舌澹,苔薄白,脉弦细,贫血,心肝气血两虚。
心肝气血两虚贫血心悸失眠
查看详情 →
女,78岁,中风5年,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行走不稳,神情澹漠,语言不清。中风后颤证,证型为气虚血瘀,虚风内动。舌澹,苔白,脉弦细。
中风后颤证虚风内动气虚血瘀神情澹漠
查看详情 →
患者78岁,女性,反复心悸胸闷10余年,突发心悸、胸闷、头晕、汗出、极度乏力。面色苍白,神情倦怠,四末不温,口干唇燥,舌质红而少津,脉细弱而微,呈结代脉。中医诊断厥脱(气阴俱竭,心阳暴脱)。辨证为气阴不足,心血亏虚,劳倦伤神,心气虚损,心营失养,气阴俱竭,心之阴阳皆损。
心源性休克气阴不足心阳暴脱心律失常
查看详情 →
11岁男性,右腿疼痛反复不愈,伴低热、自汗盗汗。右腿股外侧、股内侧及胯臼处有窦道,皮肤紫暗凹陷,探针触及粗糙骨面。舌澹红、苔薄白,脉弦细。X线示髋臼消失,关节间隙闭合,股骨头颈不规则破损,坐骨升支、股骨上段虫蚀状破坏,内上有一小死骨。西医诊断为右髋关节、坐骨、股骨上段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气血两虚附骨疽正虚邪恋邪正交争
查看详情 →
28岁女性,产后汗出6个月,白天汗出溱溱,动则尤甚,畏冷乏力,乳汁不足。苔薄,脉细。证属表虚卫阳不固,血虚营阴不足。
气血两虚产后汗出表虚卫阳不固
查看详情 →
19岁女性,月经不调、流血过多5年余,初潮即不规律,周期7~10天,量多,少腹痛胀。头晕心悸,面色白,心烦自汗,纳差口渴,腰酸疲乏。澹黄腻舌苔,细数脉象。辨证为脾肾气血两虚,冲任不固。气阴两虚,脾肾尤亏。气阴重伤,冲任不固。舌苔薄白腻、中裂,脉细数。舌苔薄黄腻、中裂,脉细弦。
脾肾气血两虚气血两虚崩漏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78岁,女性。反复心悸胸闷十余年,伴头晕、汗出、极度乏力。面色苍白,神情倦怠,四肢不温,口干唇燥,舌质红而少津,脉细弱而微,呈结代脉。中医诊断厥脱,病机为气阴不足,心血亏虚,心气虚损,气阴俱竭,心阳暴脱。
气血两虚心源性休克气阴不足心阳暴脱
查看详情 →
女,50岁,右颈部包块复现并逐渐增大,右鼻常出血,消瘦、乏力,面色少华,形体消瘦,气短乏力,食少眠差,包块疼痛,近1个月来长大明显,鼻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中医病名属失荣,证型为气血两虚、血瘀毒凝。
气血两虚右颈肿块鼻衄血瘀毒凝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男性。主诉左半身瘫痪,伴有发热恶寒。舌红苔薄白,脉浮。辨证为中风证,属半身不遂。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气血虚损。
气血两虚中风半身不遂风寒外袭风邪入络
查看详情 →
女,40岁,低热半年,午后烦热,动辄汗出,倦怠神衰,不思纳谷。脉虚数,舌淡苔白腻。伤寒瘥后发热,辨证为少阴气血两虚,营卫不和。
少阴气血两虚低热不己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
女,1973年产后发黄,1982年病复发。肺气虚,脾气虚而挟湿,肾阴阳两虚,心与三焦阴虚血瘀。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沉细。肺经、大肠经数值失调,脾经、膀胱经、肾经数值偏高,小肠经、三焦经数值失调。
气血两虚产后发黄脾肾亏虚
查看详情 →
张某某,女,24岁,孕时患妊高症,产后头痛,两侧及巅顶跳痛,晚上重,白天轻,鼻流血,牙痛,口干,视物不清,时心慌,舌红、苔少,脉弦,中医诊断为头痛、高血压,病因为产后气血两虚,肝阳上亢。
气血两虚妊高症肝阳上亢头痛
查看详情 →
患者血崩,心烦不寐,肠鸣便溏,不耐烦劳,心神恍惚,肉削肌瞤,腹痛脘痞,头旋耳鸣,手足颤振,颧红火升,易惊易悲,体重无力。病程有增无已。中医病名属血崩,证型为血虚气弱,病因病机为血分暗亏,气不摄血。望诊见颧红,舌象未详。闻诊无特殊。问诊见心烦、便溏、腹痛、头旋等。切诊脉象未详。
气血两虚血崩心阴虚脾虚
查看详情 →
25岁男性,高热39.5℃,头痛而重,身热汗出,四肢剧痛,关节痛尤烈,手不能握,四肢强直,不能屈伸,口苦溺赤,夜吟不眠。舌红苔黄,脉浮数。病属风湿热痹,阴液早亏,肝阳风升,阴虚而血络阻滞,闭而不通,阴血大亏。
气血两虚风湿热痹阴液早亏肝阳风升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