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42岁,反复发作性腰部绞痛伴肉眼血尿2个月。舌质红,苔薄黄腻,脉弦。下焦湿热,蕴结成石,阻于尿道,水气不利。
气滞血瘀腰痛血尿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6岁。主要症状为心前区闷痛,劳累诱发,持续3~5分钟。伴随神疲嗜卧、形体肥胖、夜寐不安、大便溏泄。舌象唇舌暗,舌尖有瘀斑,舌苔腻。脉弦涩。中医诊断为心脉瘀阻、脾虚湿盛。病机属脾虚湿盛,痰瘀互结,阻滞心脉。
痰湿血瘀心脉瘀阻脾虚湿盛心前区闷痛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男性,主诉胸闷、憋气、心窝痛、心悸、腹胀、烦躁、失眠。病程长达13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病史。中医诊断为心肾阴虚,气血瘀滞。舌质红,苔薄白,脉沉涩略数。病机为心肾阴虚,气血瘀滞,导致心血痹阻,心脾失运。
气血瘀滞心肾阴虚心绞痛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诉尿中带血反复发作5年余,近1个月加重,伴小便色黄赤、灼热感,心烦多梦。舌暗红,边有齿痕,苔薄黄腻,脉细弦。中医诊断尿血,病机为膀胱湿热,灼伤血络。
血瘀尿血膀胱湿热血络受损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岁,男性。痘疮皮薄浆嫩,灰白而凹陷,不起胀,不灌浆,不化脓,日甚一日。病程危笃,高烧谵语,狂躁不安,周身溃烂,奇臭难闻,鼻口出血,不食不便。痘疮属热毒内瘀,气血虚弱,亏损至极。面色灰白,舌苔焦,脉数。痘疮起于肾,升于脾,毒发于心肺,热盛毒炽,气血瘀滞,不能外发。
天花气血虚弱热毒内瘀肺胃热盛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主要症状为癫痫大发作、剧烈头痛、失眠多梦、目眩、疲乏、不欲食恶心。病程三年。中医诊断为血瘀痰阻,肝肾亏损。望诊见舌质暗红,苔薄白,复诊见舌质淡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癫痫发作、头痛、失眠、疲乏、恶心等。切诊脉象弦细,复诊脉象沉弦。
血瘀痰阻颅脑外伤癫痫肝肾亏损
查看详情 →
女,阵发性胸闷9年余,加重伴心慌憋喘5天,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史9年,2型糖尿病病史20年,阵发性心房颤动病史1年。胸闷紧缩感,倦怠乏力,活动后加重,心慌气短,头晕戴帽感,视物模糊,上腹痛,口中粘腻,口渴不喜热饮,纳呆,睡眠不实易惊醒。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病,痰浊内阻,气滞血瘀证。
气滞血瘀胸痹心痛痰浊内阻心慌气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4岁,男性。主要症状为遗精、少腹掣痛,牵及会阴部作痛,腰膝酸软,头晕口苦,纳呆食少,小便频多,尿后滴沥不尽。病程近5个月。中医病名为遗精,证型为阴虚火旺,相火亢盛。舌质澹暗,苔根部黄腻,脉弦滑。
气血瘀滞遗精少腹痛腰膝酸软
查看详情 →
11岁女性患者,病程较长,主要症状包括右侧上下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手拘挛内曲、足内翻、语言謇涩、口眼㖞斜、二便失禁。中医诊断为气阴虚血瘀偏枯。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面色有华。病因为病毒性脑膜炎后遗症,病机为气阴虚血瘀。
气阴虚血瘀病毒性脑膜炎偏枯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1岁。反复呕血、便血一月余,神志不清、谵语。面色晦暗,唇黑,舌光少苔,脉沉细不调。腹大如瓮,脐凸,气促不平。病程绵延,气阴两伤,气壅血瘀,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病机为酒湿郁而化热,血络受损,气阴耗伤,脾阳不振,水湿内停。舌红苔薄,脉细弦。
门脉性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气阴两伤肺失治节
查看详情 →
54岁男性,左半身手足不遂,舌强言謇,病程约1年。高血压病史。颜面黧黑、浮肿,行动迟钝,左半身不遂,手指关节肿胀伴疼痛,夜寐欠安,大便秘结,小便频数量少。舌质晦暗,舌体胖有齿痕,舌苔白厚腻。脉弦滑且弱。湿阻血瘀,隧道不通。
湿阻血瘀气血瘀阻高血压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男性,22岁,病程2个月。腰酸痛,尿色深,红细胞(+++),口不干,大便正常。舌薄尖红,脉细。中医诊断尿血。病因病机为外邪入侵足少阴肾,邪阻血瘀。
血瘀IgA肾病尿血
查看详情 →
61岁女性,阵发性胸闷2个月,伴有心悸、乏力。体格检查示口唇发绀,舌质暗,苔白腻,脉沉细无力。辨病为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病,辨证为胸痹(气血亏虚血瘀)、眩晕(气血亏虚)。舌象质暗,苔白腻,脉象沉细无力。
血瘀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病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杨某,女,47岁。主诉头晕、头痛、失眠、双上肢发麻,病程1个月。中医病名眩晕,证型气滞血瘀。舌质偏暗,苔白,脉弦。头晕头痛,失眠健忘,双上肢发麻,颈部酸困,大便偏干。
气滞血瘀眩晕颈部酸困失眠多梦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主要症状为脾胃弱,少腹痞块,时聚时散,气虚乏力,腹痛,经水忽停,带下色黄腥臭。中医病名属瘕聚证,证型为气虚夹湿伏瘀。病因病机为气虚夹湿化瘀,湿中夹热或湿甚化热。望诊见舌润苔薄,闻诊未提及,问诊涉及痞块、经水、带下等,切诊脉象沉迟微弦。
症瘕气虚湿邪瘀滞
查看详情 →
女,47岁,风湿性关节炎病史,风湿性心脏病30余年,主诉心悸、气促,不能胜任体力劳动。中医病名:心血瘀阻。证型:心血瘀阻。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舌象:色淡红,苔薄白。脉象:结。舌下静脉转暗红,脉趋和缓。
心血瘀阻风湿性心脏病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诉为胸闷、心慌、头晕、目眩、下肢浮肿。病程3年,现为亚急性后壁心肌梗死。中医病名属胸痹,证型为心肾两虚,血瘀痰浊阻闭经络。望诊面色红润,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胸闷、心慌、活动后下肢浮肿。切诊脉沉弱细涩。
血瘀高血压心肾两虚痰浊
查看详情 →
男,64岁。病程自1982年6月确诊肝炎,9月确诊肝癌。脾经脾阴虚而湿热,心经心阴虚火盛,胆经胆气虚寒而虚火盛,肺经肺阴虚。脾主血气运化,肺主一身之气,心主神,统五脏六腑。脾血气两虚挟湿热,致肺阴虚不能主气,心阴虚化火不能主神,心包虚火盛,胆气虚寒而虚火盛,肝气郁结而阴虚血瘀。足太阴脾经倒置,手太阴肺经弱倒置,足少阳胆经比例严重失调。
肝炎肝癌脾阴虚肺阴虚
查看详情 →
71岁男性,心前区疼痛伴胸闷,夜间多发,持续性疼痛,不能平卧,出汗,头晕,颈部僵硬。高血压病史20余年,脑血栓后遗症。舌暗苔黄腻,脉弦紧。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痛,气虚,气滞血瘀。面色晦暗,舌象暗红,苔黄腻,脉弦紧。
气滞血瘀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病脑血栓后遗症
查看详情 →
27岁女性,经行腹痛3年余,经期紊乱,经前心烦易怒,乳房胁肋胀痛,痛甚连及腋窝,经色紫暗,量少有血块,小腹胀痛拒按,排出烂肉样血块后腹痛减轻,舌质暗有瘀斑,脉弦涩,证属气滞血瘀,中医诊断为痛经、不孕症,西医诊断为蜕膜样痛经、原发性不孕症。
气滞血瘀痛经不孕症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