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乏+气滞血瘀

患者43岁,男性。主诉大便下血多年,伴胸骨及骨骼疼痛、胸闷、咳嗽、头痛、眩晕、耳鸣、精神疲乏、腹胀、食欲不佳、阳萎。病程长,自1962年起反复便血,1965年确诊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病容,面色晦暗,肝脾肿大,压痛明显。舌质暗红,苔薄腻而黄,脉沉弦有力,左脉沉细涩。诊断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辨证为肝肾不足,气郁血瘀,湿热中阻,正虚邪实。
气滞血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肝肾不足湿热蕴结
查看详情 →
女,43岁,腹痛腹泻,病程自1991年5月起,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身疲乏力、腹胀、低热、口苦、眩晕。左侧腹部压痛阳性,肝大肋下6cm。舌质暗,苔白而干,脉弦滑细。中医诊断为积、腹痛、下痢,证型为毒邪犯髓、毒瘀互结、气滞血瘀、湿热下痢。便常规示红、白细胞满视野,潜血(+),体温37.1~37.6℃。
慢性白血病湿热下痢毒瘀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病程14年,主要症状为腰膝酸软、疲乏无力、小便不畅、腹胀、大便干。中医病名为消渴病,证型为阴虚内热证。病因包括饮食不节,导致内热中满。病机包括阴虚内热、燥热内生、气血逆流、气滞血瘀、肾体受损、精微外泄。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气滞血瘀疲乏无力消渴病肾病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男性。胃脘胀痛8个月,痛如针刺,日轻夜重。形体消瘦,胸膈痞满,不思饮食,口唇发干,二便欠畅。慢性萎缩性胃炎并糜烂,胃窦部重度萎缩性胃炎伴部分腺上皮肠化及中度不典型增生。气滞血瘀证。面色萎黄,舌质暗红,舌苔薄黄,脉弦细数。
气滞血瘀胃痛胃痞重症形体消瘦
查看详情 →
女,38岁,痛经,经期错后,经量多有黑块,疲乏,心烦,眠差,胃脘怕凉,面部痤疮,1994年行右卵巢囊肿切除术。中医病名:痛经。证型:气滞血瘀。病因病机:气滞血瘀。舌象:暗红,薄白。脉象:细弦。舌象:淡红,边有瘀斑,根部黄色。脉象:细涩。
气滞血瘀痛经心烦眠差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6岁。胃癌术后,主诉胃癌术后就诊。病程自2001年10月起,至2002年1月就诊。中医病名胃癌。证型正虚邪恋,气津两伤,正虚邪实。病因病机正气亏虚,痰湿凝聚,气滞血瘀,热毒内蕴。舌质红苔薄黄,苔白脉弦,脉弦细。体格检查神清,精神软,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有手术疤痕。既往有左肾结石病史,家族史有胃癌。
胃癌术后正虚邪恋气津两伤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44岁,女性。主诉心情抑郁3年余,睡眠差,每日仅睡3~4小时,心烦,多猜疑,精神不能集中,头晕头胀,疲乏无力,记忆力差。舌质红,苔黄腻,脉滑弦。辨证为肝郁不舒,气滞血瘀。舌质暗红,苔薄黄腻,脉弦滑。
气滞血瘀疲乏无力抑郁症肝郁不舒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主诉恶寒、心悸5天。中医病名属心系疾病,证型为心阳不足,寒凝血瘀。望诊见舌质红绛,边有瘀点;舌苔薄白。闻诊未见特殊。问诊见头晕头痛,胸闷心悸,偶有恶寒,四肢欠温,疲乏无力,食纳较差,大便溏薄。切诊见脉迟缓偶有结代,脉弦缓。
疲乏无力心阳不足寒凝血瘀心悸胸闷
查看详情 →
女性,48岁,形体消瘦,脘痛加剧,神疲乏力,脘腹膨胀,时感灼痛,嗳气稍舒,纳谷不馨,口干欲饮,偶感嘈杂,大便干结,舌边尖红、苔薄,脉细弦。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亏耗、肝郁气滞。
气滞血瘀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亏耗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带下病五年,带下过多,青白相兼,外阴微痒,神疲乏力,食欲减退。面色萎黄,唇绀不泽,舌淡红微紫,苔白薄而润,脉沉细而涩。中医诊断为带下病,证属脾虚肝郁,气滞血瘀,寒湿阻滞。
气滞血瘀神疲乏力带下病脾虚肝郁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男性,主诉间断性脓血便3年,加重1个月。腹痛喜按,腹泻每日2~3次,夹黏液脓血,血色鲜红,腹胀肠鸣,受凉后加重,胸闷纳呆,疲乏无力,夜眠欠佳。诊断为休息痢(溃疡性结肠炎),证属脾胃虚弱。舌质澹胖,苔薄白,脉濡;后诊舌质澹嫩,苔薄白,脉弦。病机为气滞血瘀,肠络阻塞,气血留聚,腑气不通,瘀久化热。
休息痢脾胃虚弱气血瘀滞肠络阻塞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0岁。主诉便秘反复发作10余年。排便2~3d1次,质干成球状,排便困难。伴口干口苦、渴喜热饮、时有头晕、口中有异味、纳呆、神疲乏力、失眠多梦。舌淡暗,苔薄黄,脉细滑。辨证为脾虚肠燥、气滞血瘀型。
气滞血瘀便秘脾虚肠燥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月经后期5年余。月经周期不规律,经期长短不一,伴头晕、神疲乏力、腰腹痛、畏寒、少腹发凉、纳谷减少。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弦。证属寒凝胞脉,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寒温失调,肾阳不足,寒客胞中,影响冲任。
气滞血瘀月经后期寒凝胞脉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情绪不宁、夜寐不安、记忆力减退、胃纳减少、头部麻木、周身发胀、胸胁胀痛、神疲乏力。面色面黄肌瘦,舌质暗,脉沉涩。辨证为气滞血瘀,心神受扰。
气滞血瘀失眠心脾两亏
查看详情 →
患者74岁,男性,主要症状为颈部淋巴结肿大、腹部包块、面色黧黑、神疲乏力、声低气怯、口干咽燥、食欲欠佳、大便秘结,病程自2006年1月起。中医诊断为恶核、石疽、失荣、痰核。证型为阴血亏虚、瘀毒内结。望诊见舌红绛少津、苔光剥。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精神体力差、食欲减退。切诊见脉细弱。
气滞血瘀恶核石疽失荣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8岁,男性。主诉头顶及左颞部头发成片脱落,病程2个月,伴有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舌澹,苔薄白,脉细数。中医诊断为斑秃,证型属肝肾阴虚,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气血不能荣养肌肤。脱发部位为头顶及左侧颞部,脱发面积如钱币大小,边缘清楚,伴有头皮脱屑。
斑秃肝肾阴虚血虚精亏失眠多梦
查看详情 →
邬某,女,35岁,反复经行头痛5年。形体偏胖,面色欠华,头痛隐隐,伴头晕耳鸣,恶心、胃脘不适,腰部酸胀,神疲乏力,大便欠畅。舌红、苔腻,脉弦细。中医诊断为经行头痛,辨证为血虚精亏,痰浊内蕴。
经行头痛血虚精亏痰浊内蕴脾运困乏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男性。主诉疲乏、纳差、腹泻。病程较长,经治疗未见明显改善。中医病名为胁痛,证型为湿浊中阻,气滞血瘀。主要症状包括肝区疼痛、纳差、胸脘作胀、嗳气频作、乏力肢软、大便偏干。面色晦滞,舌质紫黑,舌体胖有齿痕,苔薄白腻,脉弦滑。肝区压痛和叩击痛,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升高。
气滞血瘀慢性迁延性肝炎湿浊中阻
查看详情 →
61岁女性,主诉肝多发性囊肿9年,右腹部胀痛加重,纳谷减少,形体消瘦,疲乏,恶心,口干燥。舌色黯,苔薄,脉弦涩。肝多发性巨大囊肿,肝内被多个巨大囊性暗区占据,胆囊显示不清。病程长,气滞血瘀,积久成肿。
气滞血瘀疲乏肝多发性囊肿积久成肿
查看详情 →
患者夜寐不安3年,入睡困难,彻夜难眠,进食油腻或冷饮后加重,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心情郁闷,大腿两侧发凉,大便偏干。舌质紫暗、苔薄微黄,脉沉细。中医诊断为不寐,辨证属血脉瘀阻,营卫不和。舌淡紫、苔薄,脉细。
气滞血瘀不寐心血不足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