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窦综合征+心悸

患者50岁,男性,主诉胸闷、心悸反复发作年余,加重伴晕厥5天。舌质暗有瘀斑,脉迟结代。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兼心阳不振。病程年余,症状包括胸闷胸痛、头晕心悸、短气懒言、身倦乏力、四肢麻木。心电图示窦房Ⅱ度传导阻滞,窦性停搏,阿托品试验阳性。
病窦综合征胸闷心悸气虚血瘀心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2岁,主诉胸闷、头晕、心悸10余年。中医病名包括冠心病、病窦综合征,证型为心肾阳虚,寒凝血滞。望诊见面色苍白,舌淡、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晕心悸、动则加重、腰酸肢冷、全身乏力。切诊见脉沉细迟,心率48次/分钟,血压16/9kPa,心电图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窦性心动过缓。
病窦综合征心悸心肾阳虚寒凝血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2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心率慢、胸憋、头晕、晕厥、胸痛、心悸、眩晕、全身无力。病程自1975年起,持续数十年。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阳气虚弱、血络痹阻。舌象澹暗有瘀斑、苔薄白,脉象迟细涩间有结代。
病窦综合征心悸阳气虚弱血络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9岁,男性。主诉脉搏跳动缓慢,活动后可升高,伴心慌、气短、胸闷、心前区痛,病程近20年。既往史有病窦综合征,心率45次/min,阿托品试验阳性,异常心电图。望诊见舌体胖嫩质澹紫,边尖见瘀斑点,苔白滑。脉象迟涩。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阴寒内盛,心脉失统,血脉瘀滞。
病窦综合征脾肾阳虚阴寒内盛血脉瘀滞
查看详情 →
女性,32岁,主诉头昏、乏力、心悸、晕厥、手足发凉,病程1年。中医诊断为阳虚寒中,心阳不振。病因病机为素体阳虚,寒中于中,损伤阳气,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舌淡胖,脉沉迟,虚里搏动缓慢。
病窦综合征心悸阳虚寒中心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心悸、胸闷、气短、乏力3年余,加重1个月,兼头晕。胸痹,证属心阳不足,心脉瘀阻。面色萎黄,舌质黯胖齿痕,边有瘀点,舌底络脉怒张,苔薄白润,脉迟缓兼代。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Ⅰ度房室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前下壁心肌缺血改变,心率40次/min,心律不齐。血压100/65mmHg。
病窦综合征心悸心阳不足心脉瘀阻
查看详情 →
男,54岁,眩晕失眠、自汗盗汗、心悸气短、胸中闷痛、腰痛耳鸣、汗出淋漓。眩晕失眠属肝胆不济,心悸气短属气虚,腰痛耳鸣、舌红脉数属阴虚,胸中痛、脉滑苔黄腻属痰湿。舌红苔黄腻,脉迟数不一而呈弦滑。
心悸气短病窦综合征眩晕失眠自汗盗汗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诉心颤、睡眠欠佳5~6年,心前区疼痛半年。面色灰白,舌质红、粗糙,苔白、薄,脉促、迟。中医病名包括心悸、心痛、失眠,证型涉及赫依激荡、心刺痛、心迷。病因病机为清浊生华不良,血体素溷浊,赫依血相搏,心赫依血运行受阻。病程5~6年,症状反复加重。
病窦综合征心悸冠心病心律失常
查看详情 →
患者77岁,女性。主诉为发作性眩晕、心悸、心前区憋闷隐痛、四肢发凉、失眠、畏寒冷。中医诊断为胸痹。病因包括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迈体虚。病机为阳气虚衰,胸阳不运,气机痹阻,血行瘀滞。面色白光白,精神萎弱,脉沉细、结脉。初诊脉迟细而软,复诊脉迟但至数增加。
病窦综合征胸痹阳气虚衰胸阳不运
查看详情 →
50岁,胸闷、心悸、气喘乏力、头晕、恶心,病程未明确。胸痹,证型为血淤、阳虚挟湿。面色少华、萎黄,舌质暗淡,苔薄兼腻,脉沉迟。心电图示心率47次/分,多发性早搏,律不齐,心音弱,血压100/60mmHg。
病窦综合征心悸血淤阳虚
查看详情 →
女,32岁,心率缓慢3月余,心悸怔忡,心胸闷胀,恶心纳差,困倦乏力,舌苔白腻,脉沉迟(52次/分),心悸证(痰湿阻络型)。
病窦综合征心悸怔忡痰湿阻络心率缓慢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5岁,女性。主诉胸闷、心慌7年。病程7年。中医病名心悸,证型心肾阳虚型。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面色晦暗,舌暗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头晕、失眠、心悸自汗、胸闷憋气、乏力、畏寒肢冷、腰痠软。切诊脉结。
心悸病窦综合征心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男性。主症为心悸气短、胸闷、头眩、倦怠无力、口干欲饮。病程约3个月。中医病名为气阴两虚心悸,证型为气阴两虚。病因病机为外感风热未能及时表解,内传少阴,耗伤气阴,导致心血亏虚、血不养心。舌质澹红,无苔,舌下络脉澹红细短。脉象沉结。
病窦综合征心悸气阴两虚心血亏虚
查看详情 →
男,49岁,脉搏跳动缓慢,活动后心慌、气短、胸闷、心前区痛,病程近20年。舌体胖嫩质澹紫,边尖见瘀斑点,苔白滑,脉迟涩。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阴寒内盛,心脉失统,血脉瘀滞。
病窦综合征心悸气短脾肾阳虚心脉失统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