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便秘+内痔

患者53岁,女性。主诉便秘23年,排便费力,便后不畅感,近年稀便亦排出困难,需使用开塞露灌肠,排便时需用手挤压会阴处方可排出,思想负担过重。舌质黯,苔白腻,脉沉细。体征见肛周环状隆起,直肠前壁组织松弛,阴道后壁突出,齿状线上黏膜松弛堆积。诊断为便秘、直肠前突、混合痔Ⅱ期,中医辨证属脾肾两虚。
便秘脾肾两虚直肠前突脱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9岁,男性。主诉内痔出血多年,近期加重,伴肛门坠胀、疼痛、四肢无力、腹部下坠感,面色苍白,贫血貌。舌淡苔薄白,脉沉。中医诊断痔疮(便血)。证型湿热内蕴,经络阻滞,瘀热下注。
内痔出血湿热内蕴经络阻滞瘀热下注
查看详情 →
男性,64岁。便后肛门肿物脱出1年,加重3天。内痔。肛门外形尚整,左侧皮肤略有隆起,色如肤。肛内左位齿线上触及黏膜隆起,齿线上后、左、右位黏膜隆起,色暗红。血小板减少,脾脏增大,肝内胆管结石,免疫性紫癜,左肾恶性肿瘤切除术后。
内痔脱出便秘痔核硬化
查看详情 →
男,68岁,便秘反复发作近30年,加重1个月。便秘,脾肾阳虚,温化失司。面色少华,形体偏瘦,发质少泽,间有白发,咽干痒,腰膝酸软,困倦乏力,睡眠梦多,大便5~8天1次,粪质干硬如球状,临厕努挣,气短汗出,小便清长,肢寒怕冷,胃脘痞满,喜温喜按,嗳气偶有,打嗝始舒。舌澹,苔白腻,脉沉细。
便秘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温化失司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女性。主诉产后3个月肛门潮湿瘙痒伴坠胀疼痛。中医病名混合痔,证型大肠燥热,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燥热内生,经络阻滞,邪热与瘀血结滞。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肛门潮湿瘙痒坠胀疼痛,切诊未提及。
混合痔大肠燥热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82岁,内痔大便秘结,便后出血,便后脱肛,病程45年。便秘,便后脱肛,便血。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细弱。排便依赖灌肠,粪便干结,肛门坠胀,内痔脱出。病程长,反复发作,气血亏虚,脾肾两虚,中气下陷,肠道失润。
内痔便秘便血脱肛
查看详情 →
杨某,41岁,男性。主诉便血一周。病程一周。中医病名痔疮,证型肠热下血。病因病机为嗜食辛辣,积热于大肠,灼伤血络。舌质红,苔薄,脉滑细。便血色鲜红,大便偏干,疲乏无力。
内痔肠热下血便血血色鲜红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男性,主诉大便带血一月余。主要症状为大便干燥、排便困难、便后带血,肛门灼热、下坠。舌红,苔黄,脉弦数。中医诊断为内痔,证型为实热内蕴,血热肠燥。病因病机为燥屎阻肠,气血壅滞,化火生热,致血热肠燥。辨证分析提示实热内蕴,余热未尽。
内痔血热肠燥实热内蕴大便干燥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男性。主诉积食不消、胃胀腹痛、恶寒肢冷、暴泻、便秘、肛肠炎肿。病程3日。中医病名内痔。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为积食、便秘、肛肠炎肿。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积食、胃胀、腹痛、恶寒、肢冷、暴泻、便秘、肛肠肿痛。切诊未提及。
便秘内痔积食不消胃胀腹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3岁。主诉便血反复发作1年余。肛门外7点外痔,肛门镜检查示3、7、11点内痔,7点位黏膜轻度糜烂。出凝血时间正常,血色素8g/ml。诊断为混合痔。病因与长期坐立、负重、妊娠、久痢、便秘、饮食辛辣等因素有关,导致中气下陷、筋脉松弛、气血紊乱、燥热浊气结聚肛肠。
混合痔中气下陷气血紊乱燥热内结
查看详情 →
男,60岁,反复便鲜血二年,近两周便血加重,呈喷射状,无明显疼痛感。内痔,肛门局部检查见12、3、6点内痔脱出,黏膜充血,活动出血点。脉沉细,舌澹苔白。既往痔环切术史,心绞痛发作史,血色素9克,白细胞3000/立方毫米。
内痔脱出黏膜充血活动出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6岁。主诉大便带血伴肛门不适2年。病程2年。痔疮。气血瘀结型。面色黄白,舌质暗红,苔薄黄,脉细涩。肛门视诊见外痔,肛镜检查见内痔结节。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减少。病因为长期便秘、饮食辛辣、气血瘀滞。
痔疮便秘肠燥气血瘀结中气下陷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