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23岁,男性。主诉泄痢日5~8次,病程较长,1961年诊断为“慢性痢疾”。中医病名为休息痢,证型为脾阳虚弱,命火不足,清阳不升。望诊见舌体胖嫩质淡,苔白滑。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泄下完穀不化,挟粘液,腹痛肠鸣,喜温喜按,后重较甚,腰痠疲倦,纳减形瘦。切诊脉象沉细弱。
慢性痢疾脾阳虚弱命火不足清阳不升
查看详情 →
57岁女性,腹痛、里急后重、脓血便反复发作5年,进食生冷或受寒后诱发。舌淡,苔白腻,脉细弦。大便常规示白血球++、红血球++、脓球++、粘液+++。痢疾日久,脾阳虚弱,湿热滞留肠道,虚实相间,寒热错杂,属休息痢。中医诊断为痢疾(休息痢)。
慢性菌痢脾阳虚弱湿热滞留寒热错杂
查看详情 →
患者病程逾两年,主诉休息痢。面色萎黄,气息虚弱。中医诊断为休息痢,病机属脱血之候。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其他四诊信息未详述。
休息痢脱血面色萎黄气息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6岁,农民。大便溏而不爽,挟粘垢或紫色血便,腹部隐痛,肛门坠胀。脉弦细,苔薄腻而澹黄。诊断为脾虚湿热并见。舌象薄腻澹黄,脉弦细。病程较长,属脾虚失运,湿热毒邪蕴肠。
休息痢脾虚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主诉腹痛下利反复发作6年,近2个月加重。主要症状为下腹隐痛,大便稀溏带脓血,肛门里急后重,每日3~5次,近期伴有发热、头昏、食欲不振。面色萎黄,舌质淡红,舌苔薄黄,脉细弦小数。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病机为肠腑湿热未尽,气血不和,营卫失调,病久脾胃虚弱,本虚标实。
溃疡性结肠炎湿热未尽气血不和脾虚
查看详情 →
6个月男婴,腹泻3个月,黄色稀便伴黏液,偶见脓血便,体温稍高。面色稍苍白,舌润无苔,脉沉细而弱。中医诊断休息痢,虚中夹实证。西医诊断慢性痢疾、佝偻病、口腔炎。
慢性痢疾休息痢虚中夹实证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主诉痢疾反复发作,日行10余次,腹痛、里急后重,便脓血。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中医诊断休息痢。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节、寒湿内蕴、肠胃受损。体征见体弱消瘦,面白神疲,脉沉弱,舌澹无苔。望诊见面色苍白,舌淡无苔。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提示病史较长,症状反复。切诊脉沉弱。
休息痢脾虚寒湿内蕴里急后重
查看详情 →
俞某,36岁,腹胀食少,神疲倦怠,饮食不当、受凉、受热或劳累后发病,便次增多,间有赤白黏冻,排便不爽,里急后重,形体略瘦,面色少华,舌澹苔白稍腻,脉濡细缓。气滞湿阻。慢性迁延型痢疾。面色少华,舌澹苔白稍腻,脉濡细缓。
休息痢脾虚湿盛气机阻滞里急后重
查看详情 →
二十余岁,孕月喜食瓜果,夏间腹痛下痢,产后痛痢不减。痢疾,脉细数而涩,额颊娇红,舌苔燥黑。里急后重,红白兼行,便后微有澹血水。
产后痢疾肠胃已直里急后重红白兼行
查看详情 →
男,47岁,湿热痢迁延不愈,腹痛,肛门重坠,痢下黏滞紫红色,倦怠乏力,懒言喜困,腰膝酸软,怯冷嗜卧。舌质澹,苔中心黄腻,脉虚大。诊断为休息痢,病机属脾肾阳虚、湿热滞留肠道。
休息痢湿热痢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诉腹痛泄泻,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脓血便不止。病程迁延月余,脐周腹痛,痛则欲泻,间歇性稀便,时而大便不畅,呈腐败样脓血。舌红苔微黄腻,脉弦细缓。辨证属气阴双虚,湿热内蕴之休息痢。
休息痢湿热内蕴气阴双虚
查看详情 →
六六岁女性,红痢三月不痊。痢疾,病因病机为脾胃气滞,暑热内攻。面色萎黄,舌苔薄黄,脉弦细。症状以腹痛、里急后重、脓血便为主,病程三个月。
红痢脾胃气滞暑热内攻肠胃积滞
查看详情 →
患者久痢后溏泄未止,三日前出现寒热骨楚,头痛、骨楚、欲呕,病程较长。脉迟弱甚,舌淡胖。二诊时寒热不复发,骨楚减轻,头痛在两太阳,泄利日三数行,腹痛,脉软,舌胖。三诊时头疼骨楚瘥,旧痢未痊愈,食后感胀,脉极迟弱。中医病名属痢疾,证型为脾阳虚,病因病机为久痢伤脾,脾阳亏虚,运化失职。望诊见舌淡胖,舌胖;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久痢、溏泄、寒热、头痛、骨楚、欲呕、泄利、腹痛;切诊见脉迟弱、脉软、脉极迟弱。
休息痢风寒表证脾阳不足胃气虚弱
查看详情 →
患儿日泄泻十余次,泄物为黄绿色水样,夹有脓血粘液。休息痢。病因日久伤及脾阳。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
休息痢脾阳虚泄泻黄绿色脓血
查看详情 →
28岁男性,下腹部疼痛伴黏液脓血便间断发作9年,加重1个月。右下腹及左下腹隐痛,遇寒加重,喜温喜按,大便黏液脓血,排出困难,肛门灼热,肠鸣辘辘,排气不畅,口干且苦,面色晦暗萎黄,舌暗红、苔薄黄腻,脉细滑。脾胃虚弱,湿热蕴结。右下腹及左下腹轻压痛,肠鸣音活跃,升结肠及回盲部溃疡、息肉样病变,黏膜炎症。
痢疾脾胃虚弱湿热蕴结肠鸣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女性。主诉腹泻,大便如酱,1日数次,术后出现腹痛、呕吐、口苦、口干、小便黄。舌苔黄,脉沉弦。证型为气滞热郁,瘀血为患。望诊见舌苔黄,闻诊见口苦、口干,问诊见腹痛、呕吐、腹泻、小便黄,切诊见脉沉弦。二诊时舌澹润,苔薄黄,脉细而弦。三诊时腹痛基本消失,腹泻得止。四诊时大便有时成形,有时稍软,食欲不振,体倦乏力,小便清长,苔白,脉细缓。
痛泻交作气滞热郁瘀血为患脾胃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腹痛、稀便呈果酱样、大便腥臭、血便、成块状不粘便桶。病程迁延反复。中医病名休息痢,证型为湿毒蕴结。病因病机为湿毒蕴结。望诊见舌质澹红,苔白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提示食不洁饮食。切诊见脉弦小带滑。
休息痢湿毒蕴结苔白腻脉弦滑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男性。主诉发热恶寒,手足厥冷,腹痛下坠,里急后重,便下脓血。诊断为细菌性痢疾。舌淡苔白,脉沉细微。病位在肠,寒湿、湿热、疫毒等邪壅滞于肠,气、血相互搏结,肠道传导失司,气血凝滞,腐败成脓。
细菌性痢疾寒湿困脾舌淡苔白脉沉细微
查看详情 →
患者每至霜降节发生痢疾。腹痛里急,赤白杂下,日夜二十余行。舌色鲜红,苔白而薄。脉浮紧。自述先日食面受凉,遂尔疾作,已两日。病程与季节相关,病因属外感寒邪,病机为寒湿内蕴,湿热下注,致痢疾反复发作。
休息痢湿阻中焦寒热错杂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3岁,男性。主诉便下红白冻10个月,大便红如猪肝样,白冻较少,质黏如浆煳状,伴有腹部坠痛感。病程10个月。中医诊断为久痢脾气虚,阴血亏,夹有湿热。面色灰滞,神倦乏力,少寐,口微干,溲澹黄,纳谷正常。舌质胖,苔少,脉弦滑,重按无力。大便检查见黏液、血液、脓细胞、红细胞及阿米巴滋养体。
阿米巴痢疾久痢脾气虚阴血亏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