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浊+血瘀+胸闷

患者56岁,男性,主诉胸闷、胸痛持续半个月。胸闷、胸痛活动及餐后明显,休息后缓解,伴有浑身乏力、头晕昏沉、肩背沉困。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滑。辨病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辨证为胸痹(痰瘀阻滞)。心电图示部分导联T波倒置。四诊见舌象暗红,脉弦滑。
不稳定性心绞痛痰瘀阻滞心脾阳虚胸痹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诉为胸闷、心慌、头晕、目眩、下肢浮肿。病程3年,现为亚急性后壁心肌梗死。中医病名属胸痹,证型为心肾两虚,血瘀痰浊阻闭经络。望诊面色红润,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胸闷、心慌、活动后下肢浮肿。切诊脉沉弱细涩。
血瘀痰浊胸闷高血压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3岁,男性。反复胸闷憋气10余年,夜间常憋醒,周身畏寒,夜尿频。中医病名心动过缓,证型痰浊血瘀,病机胸阳痹阻。舌质暗,苔白滑,脉沉迟。
痰浊血瘀胸闷憋气心动过缓胸阳痹阻
查看详情 →
71岁男性,心前区疼痛伴胸闷,夜间多发,持续性疼痛,不能平卧,出汗,头晕,颈部僵硬。高血压病史20余年,脑血栓后遗症。舌暗苔黄腻,脉弦紧。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痛,气虚,气滞血瘀。面色晦暗,舌象暗红,苔黄腻,脉弦紧。
气滞血瘀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病脑血栓后遗症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6岁。主诉发作性胸闷、气短半年。刻下症见胸闷气短,耳鸣,面色少华,体态偏胖,舌质偏暗,体大有齿痕,苔厚腻,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悸、耳鸣,证属心脾虚弱,血瘀痰阻。望诊见面色少华,舌体大有齿痕,苔厚腻。闻诊未见特殊。问诊见劳累、生气时症状加重,纳眠可。切诊见脉沉细无力。
血瘀痰阻心脾虚弱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5岁。主诉右鼻渐进性鼻塞伴嗅觉减退半年,多脓涕,偶有血丝,伴头晕胀、胸闷刺痛、睡眠差、纳差。舌淡胖,舌边缘有齿痕,苔白。脉弦涩。专科检查示右侧鼻腔多发黯红色葡萄样新生物,表面粗糙,覆黏脓性分泌物,触之易出血。辨证为血瘀痰凝证。病因为邪毒久滞鼻窍,气滞血瘀,痰浊内生,鼻窍功能失司。
血瘀痰凝胸闷鼻瘤鼻塞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男性,主诉反复胸部闷痛8个月,加重4天。胸闷、咳嗽、痰白、气促、双下肢浮肿、口干、纳眠欠佳、不能平卧。舌澹暗、苔白微浊,脉细数。双肺呼吸音粗,中量干啰音及少量湿啰音。心率100次/分,早搏7~8次/分,心尖区收缩期3/6杂音,双下肢I度浮肿。中医诊断证属气虚痰瘀。
痰浊血瘀胸闷冠心病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7岁。主诉胸闷痛3年,加重2天。病程3年。中医病名为胸痹心痛,证型为气滞痰瘀互结证。舌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腻。脉象未提及。症状包括胸闷痛、背痛、心悸、气短、心烦、善太息、口苦、咽干、胃胀、反酸、打嗝、纳少、眠差。病因病机为气滞痰瘀互结,脾失健运,痰浊内生,阻滞心脉。
胸痹心痛气滞痰瘀互结心阴两虚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4岁。颈肩痛、头晕头胀、胸闷、恶心欲吐3月余。颈部活动不受限,颈胸段压痛,压头试验阳性。X线示颈椎变直,项韧带钙化,颈椎C4_3、C3_钩椎关节增生,椎间孔变窄。脉弦滑,舌红、苔薄白、根稍腻。中医诊断颈椎病(椎动脉型)。辨证为痰凝血瘀,经脉受阻,髓海失充,肝风内动,风火上扰。
痰凝血瘀气滞血瘀颈椎病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3岁。主诉心前区不适疼痛5月余,发作性,近2~3日发作频繁,每日2~3次,夜间多发,持续2~10分钟,自行缓解或服丹参滴丸可缓解。伴随口干、腿凉、浮肿、汗出。舌澹暗,苔白腻,舌下脉络迂曲。脉沉细弦。中医病名属胸痹,证型为痰瘀痹阻,病因病机为痰瘀互结,痹阻心脉。体征见舌澹红苔薄白,舌体胖大中裂,脉沉弱。舌象澹红,苔白腻,有裂纹,脉沉弱。
心绞痛痰瘀阻滞心气虚衰寒痰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女性。主诉胸闷1月余。现病史见胸闷、疲乏无力、上腹胀、纳差、嗳气、恶心、口干、大便结。舌澹暗有瘀斑,苔薄白。脉细缓。中医诊断胸痹,证属气虚血瘀。病机为心气不足,瘀阻心脉。望诊见舌澹暗有瘀斑。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疲乏无力、上腹胀、纳差、嗳气、恶心、口干、大便结。切诊见脉细缓。
气虚血瘀痰浊内阻胸痹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2岁,男性。主诉胸闷,伴心慌、短气反复发作10余年。中医病名胸痹,证型胸阳不宣,气滞血瘀。望诊舌澹,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胸闷甚,夜间不能平卧,足跗水肿,睡眠欠佳,精神疲惫,易疲劳。切诊脉沉细、结代,后脉细。
气滞血瘀痰浊中阻冠心病心绞痛
查看详情 →
女,47岁,口舌、皮肤干燥,腹胀矢气,大便偏溏,腰部酸冷,胸闷心烦,阴道干涩,唾液减少,低热,闭经3月余。中医辨证为脾肾阳气不足,阳不化气,气不生津。面色苍白,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病程3月余。
痰浊水湿血瘀更年期综合征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男性。主诉胸闷痛近10年,近月加重,心绞痛1~2次/日,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伴头晕、睡眠差、左手三指麻木、畏冷腿软。舌胖暗苔白,脉沉弦尺弱。中医诊断胸痹(心肾虚)。病因病机为肾阳不足,心阳失煦,血瘀痰阻,脾阳虚运化失司。
血瘀痰浊胸痹心肾虚
查看详情 →
61岁男性,胸闷痛频发,活动、情绪波动及冷水刺激可诱发,病程8年,高血压病史20余年。舌质暗紫舌尖赤,苔白,舌根白腻,脉沉弦细。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为气阴两虚兼痰浊血瘀。面色晦暗,舌象暗紫,脉沉细弦。胸痛与气滞血瘀、痰浊内阻有关,气虚则气滞,气滞则血瘀,痰浊血瘀互结,血脉瘀阻。
痰浊血瘀胸痹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女性。主诉体检发现子宫肌瘤2年。胸脘痞闷,乳房与少腹作胀,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边尖隐紫。脉沉弦。中医病名属癥瘕,证型为肝气郁结,病机为七情内伤,气机阻滞,痰瘀互结。舌象示舌澹红,苔薄白,脉象示脉弦。
痰浊凝结子宫肌瘤肝气郁结瘀血内结
查看详情 →
患者73岁,女性。阵发性心前区隐痛2年,加重1周。心前区隐痛,胸闷,气短,神疲乏力,自汗,面色淡白,纳差,夜寐欠佳。舌质淡黯,舌边见齿痕,舌底脉络迂曲紫黯,苔薄白,微腻。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为气虚血瘀。病因病机为年高体弱,心气虚衰,血行不畅,形成血瘀。病性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气虚血瘀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胸痹
查看详情 →
54岁男性,阵发性胸闷、憋气,劳累及上楼时加重,伴剧烈疼痛,曾诊断为冠心病,病程约一年,体胖,面色红润,舌苔薄白,脉沉细涩,心气虚弱,血瘀痰浊阻闭经络
血瘀痰浊阻络冠心病心气虚
查看详情 →
76岁男性,头晕间作3年余,伴咳嗽、咳痰1个月,加重1日。舌暗红、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瘀互阻风眩,病因为脾虚湿聚生痰,痰瘀互阻,气虚血瘀。
原发性高血压痰瘀互阻脾虚湿聚肺失宣肃
查看详情 →
71岁男性,记忆力减退1年,加重1个月,头晕闷痛,静坐呆望,神志忧伤,表情淡漠,呆坐数小时不动,胸闷纳呆,身重多寐。中医诊断为痴呆,证属脾肾两虚,肝气郁结,痰浊阻窍。舌黯淡苔白,脉细弱。CT示陈旧性多发性脑梗死、脑萎缩。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9分,MMSE 21分,ADL 30分,老年抑郁量表29分,肾虚10分,血瘀4分,肾虚血瘀12分。
痰浊阻窍血瘀阻络血管性痴呆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