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男性,眩晕3天,伴视物旋转、头重昏蒙、胸闷恶心、食少多寐。舌质澹有齿痕,苔黄腻,脉滑偏数。中医诊断眩晕,辨证痰湿中阻,上蒙清窍。
痰湿中阻胸闷恶心眩晕头重昏蒙
查看详情 →
男,42岁,咳嗽反复发作5年,晨起咳嗽,吐白痰,量多,咽痒,干呕,胸闷气短。舌质黯,苔白,舌下瘀。证属痰湿中阻,肺失宣降。
痰湿中阻咳嗽变异性哮喘肺失宣降舌质黯
查看详情 →
女,22岁,月经后期1年,月经不规律,50天~70天行经1次,少量经血,色淡红无血块,腰痛,晨起胸闷喉中有痰,咳不出,恶心欲呕,欲睡,倦怠乏力,大便偏稀,日2次,舌淡红,苔黄腻,脉滑,证型为痰热内蕴,壅滞冲任,蒙蔽清窍。
痰湿中阻月经后期痰热内蕴气机失和
查看详情 →
男,67岁。胸闷心悸多年,伴喉间有痰,夜寐少安。高血压、冠心、心律失常史多年,陈旧性心肌梗塞。舌苔黄腻,边有瘀点,脉细弦。辨证为高年心血不足,心气失宣,痰湿中阻。诊断为陈旧性心肌梗塞,胸痹。
痰湿中阻心悸胸痹心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主诉眩晕,头重如蒙,视物旋转,胸闷作恶,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脘闷腹胀。中医病名眩晕,证型痰浊上蒙。病因病机为痰湿中阻,痰浊上扰。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体现症状及病史,切诊未提。
痰湿中阻胸闷眩晕痰浊上蒙
查看详情 →
女,32岁,主诉眩晕、恶心、呕吐、胸闷、心悸,病程1个月。中医病名眩晕,证型肝阳上亢,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内伤劳倦。舌淡,脉弦略迟。
痰湿中阻眩晕肝风内动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5岁,男性。主诉头晕反复发作10年。主要症状包括头晕头重、胸闷不舒、神疲倦怠、形体肥胖、纳呆便溏。舌质澹红、苔白腻,脉弦滑。诊断为眩晕之痰湿中阻证。
痰湿中阻胸闷眩晕形体肥胖
查看详情 →
邓某,女,37岁。主诉包括呕吐、恶心、胃中不适、胃脘胀、纳差、反酸、右胁隐胀、小便黄、口干喜饮、大便时稀、头痛。舌淡胖,苔黄腻,脉弦细。二诊时主诉包括纳少、头晕、胸闷、心慌、胃中不适、饥饿时心慌、口中有味、梦多、右胁隐痛、白带多。舌淡胖,边有齿痕,水滑苔黄腻。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导致气机失调。
痰湿中阻肝气郁结脾胃虚弱肝火上炎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5岁,女性。主诉阵发性心悸3年。心悸气短,胸闷不舒,恶心欲呕,头晕眼花,纳谷不香,心烦易怒,大便秘结。舌黯红,苔黄腻,脉细滑。面色苍白,口唇色暗,形态偏瘦。中医诊断心悸,证型气虚血滞,痰浊内停。病因病机为气虚失健,兼夹痰瘀。病位在心胃。
痰湿中阻心悸气虚血滞痰浊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26岁。主诉右侧卵巢区大囊肿手术后出现阴吹、阴道簌簌有声。病程约2个月。中医诊断癥瘕、阴吹。辨证气虚痰瘀互结。现病史示纳少,便溏,阴吹,左少腹隐隐作痛,带下量多色白,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望诊舌淡红,苔薄白。闻诊未见特殊。问诊示纳少、便溏、阴吹、带下量多。切诊脉细。
痰湿中阻癥瘕气虚痰瘀互结脾肾气虚
查看详情 →
男,38岁,头晕2年余,伴心悸、胸闷。形体肥胖,头晕、胸闷、心悸、肢体倦怠、脘腹胀满、嗳气腐秽、纳差、大便稀烂。证属痰湿困阻中焦,脾失健运,胃失和降。面色萎黄,舌苔白腻,脉滑。
痰湿中阻高脂血症脾失健运清阳不升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男性,反复发作性哮喘10余年,咳喘气促,胸闷憋气,遇感冒加重。舌质淡红,苔白而腻,脉滑数。辨证属痰湿中阻,肺失宣降。
痰湿中阻哮喘肺失宣降
查看详情 →
女,40岁,头晕目眩,视物旋运,头重如蒙,耳鸣,胸闷,吐痰涎,痰多色白,咳嗽气促,纳食减少。眩晕,证属脾失健运、痰湿中阻、痰蒙清阳。面色萎黄,舌苔白腻,脉滑。
痰湿中阻眩晕清阳被蒙
查看详情 →
女,34岁,身重易劳倦,喜瞌睡,胸闷食减,入夏阴雨连绵尤重,不敢久站,久站则立睡,劳不敢坐,坐则垂头鼾声,心绪懊丧。形体丰盛,神疲懒言,两眼眯瞑,舌质胖淡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濡缓。体胖之人,多湿多痰,脾被湿困,痰阻中焦。
痰湿中阻胸闷食减脾阳困顿神疲懒言
查看详情 →
李某,女,52岁。头目沉胀,眩晕气短,心悸胸闷,血压190/110mmHg。舌澹,苔白微腻,脉濡而滑。痰湿中阻,水饮内停。舌澹,苔白微腻,脉濡而滑。
心悸胸闷痰湿中阻眩晕气短水饮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主诉哮喘病史7年,多为夜间发作,此次因天气变化发作,不能平卧,胸闷、咳嗽气喘、痰多白色黏液,时有心悸、失眠、食欲不振、面色无华、体质偏胖。舌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弦滑。中医诊断哮喘,证型为肺脾气虚、痰湿中阻。病机为肺气虚、脾虚运化失调,痰湿壅盛,阻塞气道。
痰湿中阻哮喘肺脾气虚脾不健运
查看详情 →
女,51岁,心慌胸闷持续1月,劳累紧张时多发,伴胸闷、乏力、夜眠不安、易汗出,舌澹黯,苔白腻,脉弦,辨证为心阳不振证,病机为心阳不振,痰湿中阻,心脉不畅。复诊时舌澹黯,苔薄白,脉细。
痰湿中阻心悸心阳不振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女性。主诉胃脘痞满3年。中医诊断胃痞,证型肝胃不和,寒热错杂。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提示间断胃脘痞满,伴烧心、反酸、嗳气、前胸后背疼痛,偶胃痛,食觉尚好,二便尚好,睡眠一般,有高血压、甲亢病史。切诊提示脉沉弦。病因病机为肝气不疏,肝木横克脾土,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肝火犯胃,胃气上逆,气滞痰阻,不通则痛。
痰湿中阻胃痞肝胃不和寒热错杂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5岁。主诉头晕伴呕吐感1小时。病程短。中医病名为晕船,证型为胃气失调型。病因病机为劳累过饱乘船,损伤脾胃,脾失健运,酿生痰湿,痰湿中阻,清气不升,脑窍失荣。病位在脑、脾、胃。舌象未提,脉象未提。
痰湿中阻晕船胃气失调脾失健运
查看详情 →
患者头晕头痛阵发性发作6年,伴胸闷气短。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中医诊断眩晕,胸痹(痰浊中阻,心脉失畅)。病程6年,主症为头晕头痛、胸闷气短,兼有胃胀呃逆、泛酸烧心、口干咽干、手足冰凉。病因病机为痰浊中阻,心脉失畅。
痰湿中阻高血压心脉失畅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