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咳嗽+气滞

患者77岁,女性。反复胸闷、胸痛10余年,加重伴气促、汗出、肢凉3日。中医诊断心胀、心悸。病程长,属虚实夹杂之证,心气亏虚为本,气滞血瘀,心脉痹阻为标。舌紫暗,苔薄白,脉弦细。后续病情变化中舌暗红,苔薄黄,脉细数、沉弱无力。病机涉及心气亏虚、气滞血瘀、心脉痹阻。
气滞血瘀痰饮扩张性心肌病心气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8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喘息憋气、咳嗽、痰多白黏、动辄气喘、口唇及手指青紫、右腹及中上腹疼痛、纳差、大便溏。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见舌红少苔、舌红、舌质暗、少苔;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喘憋、咳嗽、咳痰、纳差、睡眠欠佳;切诊见脉细数、脉细滑。
痰饮气滞喘病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1岁,男性。主诉久患咳嗽4年,遇寒辄发。现病史见面目虚浮,手脚肿胀,周身酸困乏力,胸脘痞满,心悸,不思饮食。脉象细弦,舌质澹红,苔薄白。诊断为溢饮。病因病机属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痛重。
咳嗽气滞痰饮溢饮
查看详情 →
56岁女性,主诉间断反复哮喘发作5年,1月前加重,夜间哮喘加重。症见气喘痰鸣、咳嗽、夜不能平卧、嗳气、咳痰欲呕吐、腹胀、胃纳呆钝、大便秘结。舌苔厚腻,脉弦滑。二诊见夜间哮喘未发,咳白痰,嗳气欲吐,腹稍胀,胃纳好转,大便通畅。舌苔白腻,脉弦滑。三诊症见咯痰、咳嗽减轻,胃腹无胀,纳可便调。舌苔白稍腻,脉弦滑。胃食道反流确诊。
痰饮气滞哮喘胃食道反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8岁,男性。主诉咳嗽胸痛10余日,伴寒热、咳喘、呼吸迫促、左胸胁疼痛、动则汗出、口渴不欲饮、精神萎靡、面色晦垢。舌淡红,苔白厚,脉滑数。中医诊断悬饮。病因病机属痰饮内停,气机阻滞。
气滞痰饮咳嗽悬饮
查看详情 →
患者3岁,主诉咳嗽、发热1周,症状包括咳嗽、发热、流涕。舌苔薄白,脉象浮弦滑。辨证为外感风热,肺气失宣。后续症状包括咽喉疼痛、高热、大便秽臭、鼻衄、腹满、纳差。舌苔白,脉象紧数、弦紧、浮滑数、浮紧、浮数。辨证包括三焦郁热,外感风寒,肺热伏饮,风热外客。四诊信息包括舌苔薄白、白,脉象浮弦滑、紧数、弦紧、浮滑数、浮紧、浮数。
咳嗽痰饮发热流涕
查看详情 →
女,40岁,心下结满,胸中胀痛,气急喘息,时时唾稀痰涎。素患支饮,天暖较安,天冷则病情加重。病程较长,1973年冬旧病复发,病情严重。中医病名支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为支饮内停。面色晦暗,舌苔白腻,脉沉弦。胸中硬满,气息急促,咳吐稀痰。
痰饮气滞支饮饮停
查看详情 →
患者40余岁,主诉胸痹痛,呕吐酸水饭食,寒热往来,病程两候。中医病名胸痹,证型为浊阴蟠踞中焦,病机为虚寒体质,胸痹气滞。望诊舌苔白滑,舌色澹红。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胸痹痛、呕吐酸水、寒热往来、咳嗽、胃呆。切诊脉迟、脉缓。
痰饮咳嗽中气不足胸痹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28岁。主诉左侧头痛如锥刺,疼痛难忍,伴眩晕、恶心呕吐、胸闷、纳差、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精神抑郁。舌质澹红,有瘀斑瘀点,苔白腻,脉沉弦滑。辨证为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肝气不疏、脾失运化、痰饮上蒙清窍、气血循行不畅。
气滞血瘀痰饮头痛肝郁
查看详情 →
62岁男性,主诉咳嗽、咳痰、喘息、不得卧,病程半年,形疲怠倦,面色暗黑,舌胖嫩苔白腻,脉沉弦。中医诊断痰饮。病因病机为痰饮内停,肺脾肾阳气不足,痰饮上泛,气机阻滞。四诊见舌象胖嫩、苔白腻,脉沉弦。
痰饮气滞肺炎肺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