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31岁。彻夜不寐,头胀烦躁,左目色赤胬肉外突。病程七日。中医病名:癫狂。证型:心肾阴虚,肝阳上亢,痰火上扰。病因病机:操劳谋虑,心肾之阴暗伤,暑令炎热,心阳亢盛,志火炽盛,化风袭脑。望诊:左目色赤胬肉外突。闻诊:无描述。问诊:彻夜不寐,言语错乱,神志失常,大便溏薄色黑,下血,嗜卧困倦。切诊:左右弦数,虚缓少神,虚弱少神,虚濡略正。
肝阳上亢心阴虚心阳亢盛痰火扰心
查看详情 →
女,60岁。头痛阵作1年余,加重1周。头面部胀痛,两眼发花,右耳胀痛,口干,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大便艰行,面色苍白,舌质暗红苔薄,脉细数尺弱。证属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木火上扰。
肝阳上亢头痛肝肾阴虚水不涵木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人事稍苏、言语謇涩、胸闷、口角流涎、手足微微掣动、左侧面颊及头部疼痛或麻木。舌质红,苔干黄,脉弦滑而促。中医诊断为痰热内蕴,阻于手足厥阴心肝两经,类中风之证。病程突发,有高血压病史,曾有昏厥史。
肝阳上亢头目昏花中风痰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3岁,男性。主诉头目眩晕1月,病程3年,反复头昏、头晕,伴胸闷。形体肥胖,舌苔黄腻,脉弦劲。中医诊断眩晕(肝阳上亢,肝火上炎),胸痹(痰浊壅盛,瘀血痹阻)。病机为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痰浊壅盛,瘀血痹阻。
肝阳上亢眩晕肝火上炎胸痹
查看详情 →
74岁女性,头目昏眩,颈项强痛,四肢无力,鼻痂干结,大便干燥,尿多而黄,舌有裂纹,苔薄白,脉沉细,尺部弱,血压250/160mmHg。证属肾阴不足,肝阳上亢。舌有裂纹,苔薄白,脉沉细,尺部弱,脉细弦,脉细数有歇止。
肝阳上亢高血压肾阴虚心悸
查看详情 →
63岁男性,反复头昏头晕3年,伴胸闷。头昏且胀,胸闷痞塞,形体肥胖,苔黄腻,脉弦劲。中医诊断眩晕(肝阳上亢、肝火上炎),胸痹(痰浊壅盛、瘀血痹阻)。病程3年,病机属肝阳上亢、肝火上炎、痰浊壅盛、瘀血痹阻。
肝阳上亢原发性高血压肝火上炎痰浊壅盛
查看详情 →
男,52岁,主诉突然昏倒、反复昏厥,左手足麻木不仁,偏瘫,头昏重沉,两目昏花,神情抑郁,反应呆滞。舌质嫩红少苔,六脉沉涩不畅。中医诊断中风,证型风阳暴张,痰瘀阻络。病因病机为肾阴亏虚,肝阳挟痰瘀上扰,痰浊瘀血窜入经脉灵窍。
肝阳上亢中风肾阴虚痰瘀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二旬余,主要症状为头目昏眩,饮食倍增,形体加胖,稍饥心内难过,病程越数年。中医病名为眩晕,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为情志内伤。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饮食异常及情绪因素,切诊未提及。
头目昏眩肝阳上亢情志内伤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患者肾阴早亏,阳亢不制,足弱腿瘠,左足尤甚,气升胸灼,目昏咽疼,炎暑怕热便坚,多汗厌烦。体征见发落爪脆,齿豁时疼,痰浊如糜。脉弦数不敛,苔薄白润。中医病名属阴虚阳亢,证型为肾阴不足,肝阳上亢,病因病机为肾水亏虚,肝木失养,乙癸同源失和。
肝阳上亢目昏咽痛肾阴早亏足冷腿瘠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女性。主诉突发昏倒,言语謇涩,左侧面颊及头部疼痛或麻木,手足不利。病程较短,病情急骤。中医病名属类中风。证型为痰热内蕴,阻于手足厥阴心肝两经。病因病机为痰热壅盛,肝阳上亢。望诊见面色潮红,舌质红,苔干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胸闷、口角流涎、手足掣动。切诊见脉弦滑而促。二诊后脉仍带促,舌质红而不干。三诊后脉较平静,舌质红而不干。四诊见头目昏花,肘肩酸麻,左面颊肌肤不仁,心慌,小溲灼热。
肝阳上亢类中风痰热内蕴舌质红
查看详情 →
56岁女性,主诉头晕、目胀、颈胀、疲乏、耳鸣,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头晕,证型:清阳不升,兼风热上扰。舌红少苔,脉细数。
肝阳上亢头晕目胀清阳不升风热上扰
查看详情 →
患者乏力,渐至失音。湿困于脾,蕴于胃,湿热上蒸于肺,肺热叶焦,音不能扬。足软弱,脉象未详。面色萎黄,舌苔黄腻。声低微,呼吸不利。胸腹绊结,少腹成块,囊足皆肿。气滞不行,肝阳上亢,目昏头晕。病因属湿热蕴肺,脾失运化,肺热叶焦,气机不畅。
肝阳上亢失音肺热脾胃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8岁。主诉发作性目昏、不省人事6年。病程自1986年以来,数日一次。发作时两目昏暗,不省人事,无抽搐及二便失禁,缓解后乏力神疲,口干心悸。舌红暗,脉沉细,脉律不整。中医病名癫痌,证型痰瘀互结,上蒙脑窍。病因病机为痰瘀互结,上蒙脑窍。
肝阳上亢癫痫发作痰瘀互结风痰上扰
查看详情 →
65岁男性,头痛头晕反复发作4年,加重1月,眩晕、头痛、心烦、心悸、不眠。舌质红无苔,脉弦细。中医诊断为阳化内风,肝阳上亢,病机为肝阳内动,化风上扰。
肝阳上亢高血压心烦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情怀郁勃,肝胆风阳上升,右目昏蒙,左半头痛,心曹不寐,饥而善食,内风掀旋不熄,痛势倏忽无定。舌心无苔。营液消耗,营阴消烁,胃虚善饥。肝阳上亢,内风扰动,营阴亏虚。面色不详,声音不详,气味不详,脉象未提。
肝阳上亢肝胆风阳上升风阳上炎营液消耗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妊娠5个月。主要症状为跌仆后血压升高,头目昏花,四肢麻木;再诊时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手足抽搐,血压显著升高。中医诊断为子痫。病因病机为阴虚阳越,肝风内扰。望诊见舌卷缩;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血压异常及抽搐症状;切诊见脉弦促。
肝阳上亢子痫阴虚阳越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女性。主诉头目昏沉不清三年余,时轻时重。身感烘热,气攻头目,烦躁不安,失眠多梦,身困乏力,肢体麻木。舌淡暗,苔薄,脉沉稍数。中医诊断更年期综合征。病机为肾气渐衰,冲任虚少,精血不足,阴虚火旺,肝阳上亢。
肝阳上亢更年期综合征肾阴虚心血不足
查看详情 →
金男 主诉夜不能寐,惊悸不宁,痰涎壅盛,胸闷脘痞 脉弦滑而数 肝气郁结 痰湿内盛 肝阳上亢 心神受扰 面色正常 舌象未提 言语清晰 无特殊气味 症状描述包括夜不能寐、惊悸不宁、痰涎壅盛、胸闷脘痞 脉弦滑而数
肝阳上亢心神受扰肝气郁结痰湿内盛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5岁。主诉眩晕、头痛、咽疼、口干、耳鸣、尿赤,病程多年,症状逐渐加剧,近一周眩晕发作。面色泛红,腰酸而痛,血压27.5/14.7kPa。舌绛苔少,脉弦细数。中医诊断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病因病机为肾阴亏虚,不能养肝,阴不维阳,导致肝阳上亢。
肝阳上亢高血压肝肾阴虚肾阴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间断头晕3年,晨起突发眩晕伴视物旋转、呕吐,不能平卧及转头,食欲差,体瘦,易乏力。舌淡胖,苔白滑,脉象未提。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头颅CT未见异常。中医诊断眩晕,证属脾虚湿盛,病因病机为脾虚失运,痰湿中阻。
肝阳上亢眩晕脾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