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头晕+清阳不升+中气不足

患者年龄23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头晕不能自持、周身乏力、动则虚汗、饮食减少、胸闷胁痛、口苦喜冷饮、手足心热、小腹坠胀、大便溏薄、月经量多挟血块。病程1年。中医病名迁延性肝炎,证型中气不足,肝脾失调,湿热未净。面色面白无华,舌澹胖,苔微腻,脉弦大无力。
中气不足清阳不升迁延性肝炎肝脾失调
查看详情 →
55岁女性,胃下垂多年,食后脘腹胀满,嗳气不舒,肠鸣辘辘有水声,呕吐痰涎清水,头晕目眩,便溏,1日2~3次,神倦乏力,形体消瘦。中医诊断为胃下垂,证型为中气不足,脾阳不运,水饮内停。舌质澹,苔薄腻,脉弦滑。
中气不足清阳不升胃下垂脾阳不运
查看详情 →
63岁男性,纳差腹胀、胃脘不适、眩晕耳鸣、头部昏蒙、面白少神、四肢困倦、心悸气短、动则汗出、便溏下坠,舌质淡、体胖大边有齿印、苔薄少,脉细弱,血压142/90mmHg,脑动脉硬化、供血不足,证属中气不足,清阳不升。
中气不足清阳不升眩晕耳鸣原发性高血压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诉头昏头晕,甚则晕厥,病程10年。中医病名晕厥证,证型中气不足,清阳不升。病因病机为产后体虚,气血不足,复加劳累过度。望诊见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神疲乏力,少气自汗,胃纳差,消化延缓,直立时或久站后易致晕厥。切诊见脉细弱。血压偏低,伴有脱肛、子宫下垂和胃下垂等内脏下垂体征。
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晕厥证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男,70岁,眩晕,心慌气短,神疲乏力,倦怠懒言,纳少腹胀,失眠多梦,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沉细,面色皖白,唇色不华,发色不泽,原发性高血压,中气不足,脑窍失养,脾胃元气虚损,运化无力,气血不足,清阳不升
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原发性高血压脑窍失养
查看详情 →
男,37岁,头晕、乏力。舌质瘀暗,舌体大有齿痕,脉沉弦而缓。眩晕,中气不足,痰湿中阻,清阳不升。
眩晕中气不足清阳不升痰湿中阻
查看详情 →
女,55岁,胃下垂多年,食后脘腹胀满,嗳气不舒,肠鸣漉漉,呕吐痰涎清水,头晕目眩,便溏,神倦乏力,形体消瘦。中气不足,脾阳不运,水饮内停。脉弦滑,舌质淡,苔薄腻。
中气不足清阳不升胃下垂脾阳不运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诉眩晕、耳鸣近半年。现病史见头重如裹,反复发作,缠绵不愈,时有腰酸痛,倦怠乏力,食少纳呆,身体困重,睡眠不佳,大便日1~2次,质稍稀。舌体淡胖,苔薄白。脉沉细弱。中医诊断眩晕,辨证中气不足,清阳不升,痰湿上扰。
眩晕中气不足清阳不升痰湿上扰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眩晕,发时不能自主,曾跌倒多次,行动缓慢,动作稍快或急站即目黑头晕,疲乏无力,大便时结时溏,易感冒,形寒低热。舌嫩少苔,脉细缓。中医诊断为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所致之眩晕,气血阴阳俱虚。病本在中焦。望诊见舌嫩少苔,切诊见脉细缓。问诊见疲乏无力、大便异常、易感冒、形寒低热。闻诊未提。
眩晕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十二指肠溃疡
查看详情 →
女,45岁。耳鸣重听,头晕,视物昏花,四肢无力,口干舌燥,小便微赤。脉弦细。中气不足,心火过盛,清阳不升。面色萎黄,舌红少苔。声音低微,无特殊气味。病程1个月。
中气不足清阳不升耳鸣重听心火过盛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