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54岁,胃脘胀痛4月,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胃窦部糜烂12年。痛处不固定,时有恶心,饭后及情绪不好时加重。舌淡,苔白腻,脉弦。中医诊断为肝胃不和,气滞血瘀。
胃窦糜烂气滞血瘀慢性浅表性胃炎胃脘胀痛
查看详情 →
35岁女性,主诉子宫肌瘤6年,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多色红有血块,腰脊酸楚,腹闷痛,神疲气乏,情志抑郁。中医诊断症瘕,证属气滞血瘀,瘀痰郁结,积聚胞中。妇检子宫后位,宫体如妊娠2个月大小,质硬,触及3个约2厘米结节。
气滞血瘀子宫肌瘤瘀痰郁结积聚胞中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男性。主诉胃脘部隐痛,因饮酒及进食辛辣刺激之物而痛发。病程自1986年4月起,持续约1年余。中医病名胃痛,证型肝胃不和,气滞血瘀。舌苔薄白,质黯红,有少许瘀点。脉弦紧。体瘦,慢性重病容,胃脘部拒按,有压痛。胃镜检查示慢性糜烂性胃炎。
气滯血瘀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胃脘胀痛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女性,主诉尿中泡沫增多一年余。尿蛋白(+++),隐血(++),24小时尿蛋白1790mg/24h,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Lee分级Ⅲ级。中医诊断尿浊,证型为脾肾亏虚、胃失和降。面色正常,舌红,苔薄白微黄腻,脉细滑。主症为尿中泡沫增多,伴头晕、咽痛,胃脘部胀满,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病程一年余,病因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饮食不节,脾肾亏虚,湿热蕴结中焦。
尿浊脾肾亏虚胃失和降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女性,行经腹部剧痛12年,近3年加重。月经中期少腹疼痛,经期提前5至8天,量多色紫有血块,身热口干便燥。舌质暗红,脉弦滑。子宫后壁多结节状物,触痛明显,双侧附件包块与周围组织粘连。辨证为胞宫血瘀,下焦湿热。
血瘀痛经湿热腰痛
查看详情 →
36岁女性,胃脘痛伴后背痛7年余,口干口苦,泛酸呃逆,饥则痛,纳呆不欲食,头昏胸闷,气短四肢乏力,月经量少,大便稀。胃镜示糜烂性萎缩性胃窦炎伴胆汁反流。中医辨证为中气不足,气滞血瘀。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气滞血瘀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胆汁反流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停经6月余。月经周期延长,量少色暗澹,伴腰膝酸痛、精神不振、手足冰凉、白带量少。舌澹暗苔白,脉沉细弱。中医诊断为闭经、继发不孕,证型为流产后精血耗伤,肾气虚惫,冲任虚衰。病机为肾气不足,冲任亏虚,兼肾阳虚。
闭经肾气不足冲任亏虚肾阳虚
查看详情 →
女,40岁,心下胃脘部疼痛,入夜遇寒尤甚,食后胃胀,反酸烧心,大便时有溏泄,舌淡有齿痕,苔白稍腻,脉弱,脾胃虚寒,气滞血瘀,C13呼气实验 Hp(-)
慢性胃炎脾胃虚寒气滞血胃痛
查看详情 →
杨某,45岁,带下量多,尿频尿急,纳少。月经后期,经量中等、色鲜红、少量血块。带下色白、质清、无异味。舌质紫暗,苔根白腻,脉弦。带下病(湿瘀互结),症瘕(痰湿瘀结),月经后期(气滞型)。外阴已产型,阴道分泌物量多,宫颈轻度糜烂,宫体轻压痛。B超提示多发性子宫肌瘤,宫颈纳氏囊肿。白带常规示白细胞(+++),清洁度Ⅳ度。
子宫肌瘤带下病月经后期痰湿瘀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岁,女性。主诉口唇干裂9个月余。临床表现口唇干裂,口干欲饮,大便稍干,日1次。舌红,苔白,指纹紫滞。中医诊断唇风,辨证脾经伏热。病因为脾经伏热,病机为脾火郁伏,清阳不升,湿热循经上扰。
唇风脾经伏热口唇干裂口干欲饮
查看详情 →
女,37岁,经期延长4年,B超发现子宫腺肌瘤1周。舌暗澹,苔腻,脉沉涩。子宫如孕2月大小,后壁突,质硬,无压痛。B超提示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痰湿血瘀证。病因为房劳多产,损伤脾肾,津液凝聚痰湿,与瘀血胶结不解。
痰湿血瘀经期延长子宫腺肌病脾虚湿盛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女性,主诉颈部右侧肿块3月余。咽部干涩疼痛,吞咽困难,口腔活动受限,伸舌不利,鼻塞流涕,纳差,饮水不思,尿黄,大便干结,心烦。头颈部放射后皮肤紫红干燥,神倦,唇燥,右颈部肿大淋巴结质硬、活动度差,鼻咽腔左侧壁黏膜隆起,咽喉部黏膜充血水肿。舌红绛,苔腻浊欠润,脉弦滑数。中医诊断喉痹,辨证为火热蒸灼,痰瘀互结。
喉痹痰瘀互结肺胃积热气血阴亏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女性,上腹部疼痛伴恶心,病程20余天。舌红,苔薄黄,脉弦。胃窦黏膜红斑,幽门前区糜烂,十二指肠球部红斑。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胃体、胃窦黏膜慢性炎症伴嗜酸粒细胞浸润。辨证为湿热蕴结,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湿热蕴结舌红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双手指、足趾、耳垂红肿麻木、痒痛,局部感觉消失。病程10余年,每到冬季发作。舌质澹,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为冻疮,辨证为血虚寒凝证。体征见右侧耳垂、双手指及足趾黯红色肿胀,局部冰凉感,无糜烂溃破。病因病机为寒邪外袭,阳气不达四末,寒凝肌肤,经脉阻隔,气血瘀滞。
冻疮血虚寒凝证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诉打嗝,食后加重,脘胁胀满隐痛,嗳气频频,胃脘烧灼感,夜间加重。病程一年。中医病名:胃痛。证型:肝气郁滞,脾胃虚弱。病因病机:肝气郁滞,横逆犯胃,胃失和降,郁而化热。舌黯红,苔薄白腻,舌质澹黯,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小弦。剑突下压痛(+)。大便不成形。胃镜示胃窦溃疡、疣状胃炎、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
胃窦溃疡疣状胃炎胃痛胃烧灼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女性,胃脘痞塞不适10余年,饱食后加重。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病理提示萎缩(++),肠化生(++)。中医诊断胃痞,证型脾虚肝乘,瘀热内蕴。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脘痞、纳少、消瘦,切诊未提及。
胃痞脾虚肝乘瘀热
查看详情 →
28岁男性,腹痛、腹泻反复发作,血便明显,3-5次/日。面色面垢身瘦,舌暗红,体胖大,有齿痕,苔白腻,中心裂纹,脉沉滑。中医诊断腹痛、泄泻,属肝脾不和,气血瘀滞。肠镜示溃疡性结肠炎,黏膜充血水肿,有散在黏膜糜烂、溃疡脓苔及出血点。
气血瘀滞溃疡性结肠炎肝脾不和
查看详情 →
28岁女性,左下腹痛9个月。卵巢巧克力囊肿,病程较长。中医病名:卵巢巧克力囊肿。证型:气阴不足,血瘀胞脉;肝血不足,冲任不调,血瘀胞脉;肝脾不足,血瘀胞脉;肝肾两亏,胞宫失于温煦。望诊:宫颈轻度糜烂。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左下腹隐痛,经期加剧。切诊:未提及。
血瘀胞脉卵巢囊肿继发性不孕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女,29岁,胃胀痛、阵阵刺痛年余,伴口干苦,大便干结。胃痛,气滞血瘀,热毒蕴结。舌红苔黄,脉沉弦。肝胃郁热,气滞血瘀,热毒蕴结。
气滞血瘀胃痛热毒蕴结口干口苦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男性。主诉下肢多个肿结、流滋4年余。下肢膝至踝骨间有大小不等肿结,皮色暗红,时有脂液流出,推之不移,捻之则痛,按之而硬,上肢及前胸有散在性发生。舌苔白而多腻,脉数有力。中医诊断湿毒肿结,病机为湿热蕴结,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湿毒肿结湿热蕴结皮肤增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