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斑+气不摄血

14岁女性患者,主诉双下肢皮肤出血点2年。病程2年,周身乏力,食不甘味,胃脘隐痛,大便干燥。舌淡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脾肾两虚,气不摄血。舌象淡,苔白,脉沉细。
气不摄血血小板减少症脾肾两虚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主诉全身出血点、齿龈及鼻衄、头晕、心悸、无力。病程8年,反复出现出血症状。面色苍白,舌红无苔,脉细数无力。出血点分布头面四肢及躯干,口腔粘膜下有血肿。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诊断为阴虚内热,迫血妄行。
气不摄血阴虚内热迫血妄行血小板减少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间断性全身散在紫癜,月经量多,头痛,腰痛,夜寐梦扰不谧,纳食一般,口微干,易疲劳。舌淡红,苔薄黄,脉细弦。中医诊断为血证、紫癜。病因病机为肝经郁热,血热妄行,肝不藏血,脾不统血,心不主血。
血证紫癜肝脾失调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7岁女性患者,反复紫癜1年。皮肤瘀点瘀斑,色淡,以双下肢为主,面色少华,神疲气短,头晕乏力,食欲不振,形体偏瘦,大便时溏时干。中医诊断为紫癜,辨证为气不摄血。病机为气虚不摄血,脾不统血,血溢脉外。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气不摄血过敏性紫癜脾虚血虚
查看详情 →
5岁女童,紫癍三年,瘀点色紫泛青,推之不退,形瘦色苍,精神萎靡,头晕纳呆,唇舌俱澹,苔薄白,脉濡无力。证属气血两亏,气不摄血,病机为紫斑频出不已。
气不摄血紫癍不愈气血两亏阳虚阴伤
查看详情 →
10岁女性患者,全身出现紫色斑点,伴有腹痛、关节痛、便血,病程较短。中医病名为肌衄,证型为气不摄血,病机为脾气虚弱,摄血无权,血不循经。面色白,舌体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虚大。
气不摄血过敏性紫癜脾气虚弱血溢脉外
查看详情 →
12岁男性,双下肢紫癜,尿血半年余,形体瘦小干瘪,面色晦暗无泽,头晕腰酸,倦怠乏力,畏寒肢冷,食少纳呆,肉眼血尿,尿血色紫,舌质淡紫、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中医病名紫癜性肾炎,证型脾肾气虚,瘀血阻滞,血不归经,病因毒热蕴结、破血妄行。面色晦暗无泽,舌质淡紫、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紫癜性肾炎脾肾气虚瘀血阻滞血不归经
查看详情 →
患者15岁,女性。主诉腰以下紫癜反复发作近3年。中医诊断紫斑。证属阴虚内热,气虚不摄血。舌尖红,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弦。尿蛋白(+),潜血(+),红细胞(++)。血压110/80mmHg。
紫斑过敏性紫癜尿血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12岁男童,鼻衄频作,两下肢散在性紫癜,脾可触及质软,脉细,舌淡,苔薄白,舌中心剥脱。中医诊断为虚斑,病本在脾,病因病机为脾虚失摄,气血亏虚。面色不华,形体瘦弱,表情澹漠,病程较长,病史有脾胃虚弱,生后缺乏母乳,喂养失调,吐泻频作,纳少。
气不摄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脾阳虚血证
查看详情 →
女,48岁,气短乏力3个月。虚劳(心脾两虚)。禀赋薄弱,饮食不节,饥饱不调,烦劳过度。舌澹苔白,脉细。血常规白细胞3×10⁹/L。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脾虚运化失调,心血不足,神不归舍,倦怠乏力,面色萎黄,纳差,眠差。
虚劳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纳差
查看详情 →
女性,39岁,双下肢紫癜3天,伴胸闷、恶风寒、少气懒言、食纳差、呕吐、大便稀。舌红,苔黄,脉浮而细。辨证为气不摄血,复感风寒。风寒易散,血滞肌腠,脾虚湿困。气血两虚,风寒已去。
气不摄血过敏性紫癜风寒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反复双下肢紫斑7年,再发1个月。双下肢散在陈旧性瘀斑,经血过多,皮肤见满月脸及黯红痤疮,微恶风热,口微渴,汗多神疲,肢倦乏力,五心烦热。舌黯苔白,脉细数。中医辨证为气阴亏虚,气不摄血,血热兼瘀。
气不摄血紫癜反复气阴亏虚血热兼瘀
查看详情 →
9岁男童,主诉皮肤紫斑、腹痛、关节疼痛、便血半年,神疲乏力,头晕目眩,面色㿠白,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大,血小板14万/mm³,大便隐血阳性。中医诊断气不摄血。望诊面色㿠白,舌质淡,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腹痛、便血、关节疼痛。切诊脉虚大。
气不摄血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大便隐血阳性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