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48岁,女性。主诉心悸2年余,加重4天。现病史显示劳累、生气时症状明显,伴胸中刺痛、纳呆食减。舌质红,苔白,脉迟弱而结代。中医诊断为心悸,辨证为高热伤阴,劳则气耗,心脾两虚,气阴两亏,痰浊内阻。
心肾阳虚冠心病心悸心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女性,眩晕头痛阵发性发作40年。眩晕头痛,心前区发紧,怕冷腿凉,腰背凉痛,盗汗,口干口渴,疲劳气短,眠中易醒,遇凉易腹泻,小便频数。舌质澹红,苔薄黄,脉沉细。中医诊断为眩晕、腰痛,属肾阳亏虚,阴阳失调。病程40年,高脂血症史,颈部椎间管狭窄史。
心肾阳虚眩晕头痛肾阳亏虚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主诉为焦虑、惊怕、多次自杀未遂。病程较长。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面色发青,舌胖大红嫩,苔少,脉沉细。症状包括忧郁、焦虑、多疑、畏寒、神疲乏力、胸闷气短、失眠、背部骨蒸盗汗、腰痛、记忆力下降、小便灼热。
心肾阳虚抑郁证肝气郁结阴虚火旺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主诉胸痛、心前区压迫感、气短、头晕、疲乏、四肢不温。病程2个月。中医病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证型心肾阳虚,寒瘀阻络。望诊舌苔白滑,舌质淡红,边有瘀斑,舌底静脉色黑。闻诊未提。问诊有胸痛、胸闷、气短、头晕、疲乏、四肢不温、腰膝冷痛、食纳差、小便清长、大便溏薄。切诊脉左沉弦而细,右沉细而弱。
心肾阳虚寒瘀阻络胸痛气短
查看详情 →
女,50岁,阵发性憋气、乏力、头晕3年余。头晕、胸闷、气短懒言、腰酸乏力、纳差、面黄少华、手足欠温、便溏。舌体胖大、舌质黯淡、舌苔薄白。脉沉迟,左脉涩。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肾阳虚,脾阳不振,寒凝经脉。
心肾阳虚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脾阳不振寒凝经脉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2岁。主要症状为心动过缓、阵发性心慌、心悸频发,夜间加重。心电图示房性早搏、阵发性心房颤动。舌胖澹,苔白,脉沉细缓结代。中医诊断为少阴心肾阳虚阴盛。病因病机属阳虚阴盛,心阳不振,气血不足。四诊见舌胖澹、苔白、脉沉细缓,心率慢,心律不整。
心肾阳虚气血不足心阳耗损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胸闷气短3年,近1月加重,突发晕厥2次,手足冰冷。胸闷气短,心悸易惊,头晕头痛,手足发凉,四肢乏力,纳谷不香,夜眠梦多,腰膝痠软,大便干燥。舌澹黯,苔薄白,脉沉细而迟,血压80/50mmHg,心率36次/分。证属心肾阳虚,阴寒凝滞。病位在心肾。
心肾阳虚心动过缓阴寒凝滞心悸易惊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男性,主诉反复胸闷心悸3月余。既往有冠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Ⅲ级、肺部感染、2型糖尿病。症状包括胸闷心悸、登楼气短、左下肢麻木、双下肢水肿、小便欠畅。舌澹红,苔根微腻,脉细。中医诊断为心肾阳虚,心脉瘀阻。病机为心气虚、心阳虚、瘀血、水饮。四诊见胸闷心悸减,登楼气短减,左下肢麻木已,双下肢水肿止,咳嗽减轻,苔薄白,舌澹红,脉细。
心肾阳虚慢性心功能不全心脉瘀阻水饮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近1个月来多次发生晕厥。现病史提示劳累后头昏、心慌、乏力,近1个月多次晕厥伴冷汗、四肢冰凉。心率40次/分钟,舌质澹白,舌苔薄白,脉象沉迟无力。中医诊断为晕厥、心悸。证型为心肾阳虚,阴寒内盛。病因病机为心阳亏虚,鼓动无力,心血不能上荣于脑,导致头昏、晕厥;肾阳亏虚,阴寒内盛,故见怕冷、手足冰凉。
心肾阳虚晕厥心悸阴寒内盛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女性,主诉心慌、胸闷1年。心悸,胸闷,头晕乏力,咽中如有炙脔,口干而苦,痰不易出,午后症状明显,全身畏冷,小便清长。舌质暗,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为心悸(心肾阳虚)、梅核气(肺阴不足,痰气交阻)。病程1年,病因病机涉及心肾阳虚、肺阴不足、痰气交阻。
心肾阳虚肺阴不足痰气交阻虚火上炎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9岁,女性。主诉心悸气短1年余。症见心悸气短,胸闷憋气,倦怠乏力,四肢不温,口干欲饮,下肢浮肿,眠差。舌黯红,苔薄白,脉沉缓。中医诊断心悸,证型心肾阳虚,心气不足,心血瘀阻。
心肾阳虚心悸心气不足心血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86岁,男性,主诉心悸、气短、胸闷、头晕,病程2个月。中医病名心悸,证型心阳不振,气虚血瘀。望诊面色少华,舌质暗,苔白腻。闻诊语言断续而清晰。问诊有头晕、心悸、气短、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切诊脉迟缓而结代。
心肾阳虚心悸心阳不振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主诉胸闷气短3年,近1月加重,突发晕厥2次。胸闷气短,心悸易惊,头晕头痛,手足发凉,四肢乏力,纳谷不香,夜眠梦多,腰膝酸软,大便干燥。舌澹黯,苔薄白,脉沉细而迟。中医诊断心悸,证型心肾阳虚,阴寒凝滞证。病位在心肾,病因病机为心肾阳虚,阴寒凝滞,血脉不畅。
心肾阳虚阴寒凝滞心悸脉沉细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男性。主诉阵发性心悸、胸闷、气短1年,心率47次/分左右。中医诊断胸痹,证属心肾阳虚,痰瘀交阻。舌质紫,苔白微厚,脉沉弦滑而迟。症状包括心前区疼痛、乏力、腰酸怕冷。病程1年。
心肾阳虚胸痹痰瘀交阻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男性,主诉头昏乏力10年余,加重半年。主要症状为头昏、偶有黑矇、易倦乏力。中医病名心悸,证型阳虚痰瘀,病因病机为心阳不振,痰瘀内阻。舌质淡红,苔根微腻,脉小迟。四诊信息显示舌象淡红、苔根微腻,脉小迟。
心肾阳虚心悸心阳不振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心动过缓、阵发性心慌、心房颤动。病程三年,阵发性心慌逐渐频繁。体征见心率慢,夜间38~50次/分,昼间48~56次/分,心房颤动发作时间延长。舌胖澹,苔白,脉沉细缓结代,心律绝对不整。辨证为气虚阳虚,以心肾阳虚为主。
心肾阳虚心律不整心慌舌胖淡
查看详情 →
张某,47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心悸、胸闷、头晕、乏力,夜间加重,病程6年。中医病名为病态窦房结综合症,辨证为心肾阳虚,阴寒内盛。舌暗淡,苔薄白,脉迟缓。
心肾阳虚心悸胸闷头晕
查看详情 →
男,59岁,胸闷气短,时心慌,全身乏力,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舌苔薄白,舌质淡,脉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38次/分,心悸,证属心肾阳虚,心气不足,病机为肾虚。
心肾阳虚心悸心气不足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0岁。主诉心悸心慌,伴胸闷间发6年。主要症状包括心悸心慌、胸部憋闷、气短、头晕头胀、睡眠不好、疲倦、手脚冷、口澹不干。舌质黯红苔薄黄,脉迟缓(45次/分)。中医诊断为心悸、胸痹,证型为心肾阳虚,寒凝心脉。病因病机为阳气亏虚,心阳不振,寒凝心脉,气血失养。
心肾阳虚心悸胸痹寒凝心脉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1岁。主诉心慌、胸闷、晕厥,病程10年。中医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辨证为心阳不宣的“胸痹证”及肾阳虚衰的“寒厥证”。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沉迟无力。心率42次/分,血压14.7/10.7kPa,心尖区可闻及Ⅱ~Ⅲ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阿托品试验阳性。
心肾阳虚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胸痹证寒厥证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