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40岁,男性。头顶痛剧,不欲睁眼,痛时欲呕,呕出清稀痰涎,伴头晕昏胀,视物昏花,双胁胀满,食少乏味,体倦乏力,肢麻不温,便溏。舌淡胖紫暗,苔薄白,脉沉紧。中医诊断为肝脾阳虚,瘀阻肝络,寒滞足厥阴肝经头痛。既往有急性黄疸型肝炎病史。
便溏慢性肝炎肝脾阳虚瘀阻肝络
查看详情 →
7个月男婴,腹泻便溏色绿,气味臭秽,1日10余次,腹胀、烦渴、低热、小便短赤、肛门灼热。舌红苔白腻微黄,脉濡数,指纹色紫达气关。暑湿热邪所致腹泻。
便溏腹泻暑湿热邪便绿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3岁。主要症状为腹痛、大便带血、里急后重、乏力及渐进性消瘦。病程较长,术后出现腹痛、腹胀、纳差、肛门下坠、便溏、心悸气短。中医病名为直肠腺癌。病因病机为术后正气亏虚,脾肾两虚,气血不足。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提及症状及病史。切诊未提。
便溏直肠癌脾虚气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5岁,女性。主诉为腰酸膝软、腹部坠痛、阴道少量出血、胎动不安,病程为孕后出现症状。中医病名为胎漏,证型为脾肾亏虚、胎元不固。病因病机为脾肾亏虚、胎元不固。望诊见体瘦面白,舌澹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精神萎靡、气短言微、食少便溏。切诊脉弱而沉。
便溏胎漏脾肾亏虚胎元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主诉腹泻5年,大便稀软不成形,每日一至数次,伴黏液、腹胀、腹痛,时有大便干结,食欲不振,疲劳乏力,四肢发凉,腰嵴酸冷,失眠多梦,烦躁。面色黄,体瘦,舌质略红,苔薄白,脉沉细弱。中医诊断为过敏性结肠炎,辨证为脾肾虚寒,心肾不足。
便溏过敏性结肠炎脾肾虚寒心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主诉蛋白尿7年余。现症左腰痛,膝以下酸冷,大便时溏,舌暗苔薄。血压正常。中医诊断慢肾风,证型脾肾阳虚,瘀血内阻。望诊舌暗,苔薄。问诊有腰痛、膝冷、便溏。切诊脉滑。
便溏慢性肾炎脾肾阳虚瘀血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要症状为腹痛、大便带血、里急后重、乏力及渐进性消瘦。直肠腺癌,Ⅲ期。舌象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腹痛、腹胀、纳差、肛门下坠、便溏、心悸、气短。病程较长,自确诊至生存35年余。
便溏直肠腺癌期腹痛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女性。反复心悸三年余,感冒后加重。心悸阵阵,脉跳不齐,腹胀肠鸣,月经先期,小腹发凉,体倦乏力,大便溏,眠差多梦。舌质红苔薄白,脉细不齐。中医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证型为心脾两虚,气血失调。病因病机属心脾两虚,气血失调。望诊见舌质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心悸、腹胀、便溏、月经异常。切诊见脉细不齐。
便溏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心脾两虚气血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饮啤酒致咳、腹胀便稀、纳呆。舌淡苔白,脉弦。诊断为寒饮郁肺证。病因病机为寒饮内停,脾失健运,外感表寒。证型为寒饮郁肺证。四诊信息包括舌淡苔白、脉弦。
便溏寒饮郁肺证脾失健运舌淡苔白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2岁,女性。主诉为定时胃脘作痛,痛如绞,伴腹胀觉冷,口吐清涎,纳少便溏。病程近2个月。中医病名为胃痛,证型为肝郁气滞、脾肾阳虚。脉象缓而弦,舌象澹苔白。望诊见舌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腹胀觉冷、纳少便溏,切诊脉象缓而弦。
便溏定时胃痛肝郁气滞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女性,35岁,腹痛腹泻3年,反复发作,加剧3天,痛泻伴晕厥。腹痛位于脐周,肠鸣矢气多,大便稀溏不成形,夹未消化食物,多于清晨发作。形寒肢冷,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脾肾阳虚,水湿内盛,奇经受损。病因与流产二胎后脾肾阳虚,肾阳虚衰,三奇经和少阴肾经受损,经气不足,脑海失养有关。
便溏脾肾阳虚水湿内盛奇经受损
查看详情 →
患者69岁,女性。间断便溏20余年,黎明时腹痛欲便,伴肠鸣,受凉或进食生冷后加重,食少,夜尿频,腹部不温,腰膝酸软。舌淡暗,苔薄,脉沉。辨证为脾肾两虚。
便溏脾肾两虚夜尿频腹痛
查看详情 →
女,3个月,头面部密集丘疹、水疱,耳垂部糜烂、流滋3月余。脾虚湿滞,湿热内蕴。面色淡,舌质淡红,苔白腻厚,指纹偏红。纳差,眠一般,易腹泻,水样便,日5~6次。脉象未提。
便溏湿疮脾虚湿滞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男,45岁,腹泻与便秘交替六年,起始于1953年,急性腹泻后转为腹泻与便秘交替,大便有少量白色粘冻,无脓血便。腹部经常疼痛,喜按喜热。舌苔薄腻,脉沉细。证型为脾阳亏损,运化无权。结肠功能紊乱,降结肠痉挛,结肠袋消失。
便溏脾阳亏损脾泻便秘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胃脘痛反复发作2年,加重2周。食多后疼痛明显,腹胀,肠鸣,四末不温,反酸,大便不成形。舌质淡,苔薄,脉弦细。二诊时舌胖嫩,苔薄黄。症状包括胃痛减轻,大便稀,手足凉,天凉后指关节屈伸不利。
便溏胃脘痛脾胃虚寒肝气犯胃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男性,主诉咳嗽伴吐白痰,夜间加重,纳少,大便溏,每日4~5次,病程三四年。舌苔白腻,脉缓滑。证属阳虚脾湿。
便溏气管炎阳虚脾湿咳白痰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月经紊乱年余,近3个月月经未行,神疲乏力,嗜睡,畏寒,不思饮食,动则汗出,腰背酸痛,性欲减退,颜面部肿胀,胸闷不舒,大便溏。舌质澹,舌体略胖,苔白润,脉细弱。诊断为虚劳,辨证为脾肾不足,气血亏虚,冲任失调。生育史1-0-5-1。二诊精神好转,胃纳渐增,大便成形,舌边少齿痕,苔薄白,脉细。三诊月经恢复,乏力神疲缓解,大便调,舌脉同前。
纳差便溏便溏虚劳脾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女性。胃脘痞闷,肢节酸痛乏力,头晕,劳则益甚,面色无华,形体羸瘦,大便或秘或溏。舌淡苔薄白,脉左沉缓,右沉弦。中医诊断为癌病、胃痞,证型为气血亏虚型。病程未明确提及。
便溏胃癌术后气血亏虚胃痞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主诉久患咳嗽,伴纳差、体倦乏力、面色萎黄、大便稀薄、脘腹隐痛、短气心悸。中医病名属咳嗽,证型为脾虚湿盛,病因病机为脾虚失运,湿浊内生。望诊见面色萎黄,舌淡苔白。闻诊未见特殊。问诊提示纳差、体倦、便溏、腹痛、心悸。切诊脉象未明确描述。
便溏咳嗽脾虚食少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男性,主诉胃脘胀满疼痛4年余。现症见胃脘胀满、食多后加重,恶心、纳少、便溏、腹坠胀。舌象暗澹,苔少,脉弦细。中医病名胃脘痛,证型脾虚湿困,气机阻滞。病因病机为脾虚湿困,气机阻滞。望诊见舌象暗澹,苔少。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胃脘胀满、纳少、便溏。切诊见脉弦细。
便溏慢性胃炎脾虚湿困气机阻滞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