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52岁,顽固性失眠20年余,夜寐难卧,不易入睡,每日仅睡3小时,口干口渴,烦躁,不能进冷食,腹满胸闷,大便时干,神疲乏力。舌尖红体黯,苔腻,脉沉细。失眠,证属肝热脾寒。
肝热脾寒头晕顽固性失眠烦躁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女性,主诉肌衄、疲乏无力8个月。全身疼痛,肩痛发木,头晕,身疲无力,颈部活动不便,身有少量出血点,下肢有硬结红斑,疼痛。舌质暗红,苔中心黄厚腻,脉弦滑数。中医诊断血斑、瘰疬。证型血虚肝热,痰热互结。病因病机涉及外伤、抗结核药物影响及血虚肝热。
血虚肝热头晕血斑瘰疬
查看详情 →
患者20岁,女性,阴道下血淋漓不净,持续两月。伴有头晕目眩、心悸气短、胸闷胀、食不香、腰酸神疲。舌苔薄白,脉沉细有力。中医诊断为脾虚肝郁。病机为脾虚失运,肝气郁结,气血失和,冲任不固。
头晕目眩崩漏脾虚肝郁肝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女性。主诉经间期出血,色褐,持续4~5天,经期前错,色红量多,有小血块,经前小腹胀痛,带多质稠,腰酸乏力,眠食俱差。舌红,苔黄薄腻,脉弦滑无力。证属肝热血虚,湿热下注。病因病机为肝肾不足,湿热内蕴,动血伤血。
经间期出血肝肾不足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
王某,男,65岁。头痛、头晕数年,情绪波动后加重,心烦,口苦,卧则如倒立舟车之上,眼前发黑,面赤如醉,手足活动失灵,突然昏厥。舌红苔薄黄。脉弦长有力。中医病名为高血压,证型为阴虚阳亢,肝风内动,气血上逆。病因病机为素有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忧思恼怒致气血运行受阻,阴亏于下,肝阳上亢,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络,蒙闭清窍。
原发性高血压肝风内动肝阳上亢气血上逆
查看详情 →
女,27岁,腹痛剧,经水淋漓,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肝脾同病、气滞血瘀,血瘀肝旺、冲任不和。舌红苔薄,脉弦细。B超提示子宫肌腺症、子宫肌瘤、左侧巧克力囊肿。五诊时左侧小腹隐痛,头晕乏力,左乳胀痛,舌红,脉弦细。
月经量多气滞血瘀肝脾同病子宫肌腺症
查看详情 →
李某,男,82岁。头晕,头沉,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夜寐不安,怕冷,浑身冰凉。眩晕,肝阳上亢,脾肾两虚证。舌黯红,舌体胖大,苔薄黄,脉弦滑。
眩晕肝阳上跃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73岁男性,头晕头痛反复发作20余年,加重1周,急躁易怒,腰膝酸软,口干,失眠多梦,舌质红,苔薄,脉弦细。中医病名眩晕,证型阴虚阳亢,病机下虚上实,阴亏于下,阳亢风动。症见面赤,舌红,苔薄白,脉弦细。
高血压眩晕肝阳上亢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头晕、头胀痛半年,伴胸闷、心悸、气短、乏力、四肢麻木感。舌质黯,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肝热上冲,瘀血阻络。病因病机为肝热上冲,瘀血阻络。舌质黯,苔黄腻,脉弦滑。
肝热上冲瘀血阻络血压增高面色黯红
查看详情 →
女患者,49岁,绝经近3年,主诉面部烘热汗出、头晕、失眠、烦躁易怒、腰膝酸痛、皮肤蚁走感、疲乏、心悸、大便干。舌质暗红、舌尖红、苔薄黄,脉弦细。中医诊断为绝经后诸证,辨证为肝肾阴虚,心肾不交。
头晕绝经后诸证肝肾阴虚心肾不交
查看详情 →
患者,男,60岁。主诉中风半身偏瘫,左侧头、臂麻木,五指麻木不灵活无力,左侧半身不遂,左侧面部口眼㖞斜流口涎,头晕。舌暗紫红,苔白,脉细涩。中医病名中脏腑,证型气虚血滞,脉络瘀阻。病因病机气虚不能运血,气血瘀滞,血脉痹阻。
中风气虚血滞脉络瘀阻肢体不遂
查看详情 →
56岁男性,右胁下胀痛间发20余年,复发加重1月。右胁下胀痛,口苦口干,寐差,头晕。舌质红,苔薄黄少津,边有齿痕。脉细弦。中医证属肝郁脾虚,肝肾阴虚。
头晕胁痛肝郁脾虚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57岁男性,主诉头晕、头痛、项强、目胀、冒金花、小便不利。病程近20天。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属寒邪凝滞,血脉收引,血行瘀滞。望诊见舌澹暗,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血压持续升高,下蹲时右下肢痛且软,切诊脉沉拘紧有力。
脑梗后遗症高血压寒凝血脉脉弦紧
查看详情 →
52岁男性,右侧肢体活动不利20天,加重4天,伴有头晕、头痛、走路向右侧倾斜、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咳嗽咳黄痰、烦躁、不寐、疲乏无力、二便失禁。高血压病史13年,最高血压180/110mmHg,糖尿病。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肝热生风,痰瘀阻络。
肝热生风中风痰瘀阻络高血压病
查看详情 →
56岁男,反复头晕伴失眠1月余。头晕头胀,失眠易醒,醒后不易入睡,口苦咽干。舌红,苔薄黄腻,脉细。血压150/95mmHg。中医诊断眩晕,证属肝郁气滞,痰火扰心。病机为肝郁气滞化火,肝火伤阴,风阳上扰清窍,痰火扰乱心神。
高血压肝郁气滞痰火扰心肝火上炎
查看详情 →
骆某,女,69岁。头晕两月,眼前发黑,头重如裹,乏力。中医诊断眩晕,证属肝阳上亢,痰瘀互结。病位在头窍,病变脏腑为肝、脾、肾。病因年高肾液衰,水不涵木,痰湿内阻,久病入络成瘀。舌红,苔白,脉沉弦。
高血压肝阳上亢痰瘀互结肝肾阴亏
查看详情 →
女,34岁,纳少腹胀,胁肋疼痛,口苦不欲饮,心烦急躁,大便不畅,头晕,小便黄,疲乏无力,舌边红苔黄腻,脉沉弦滑。中医病名胁痛,证型肝热气郁,肝瘀,脾胃虚弱。病因病机肝热气郁,肝瘀,脾胃虚弱。望诊舌边红苔黄腻,闻诊无特殊,问诊纳少腹胀,胁痛,口苦,心烦,便不畅,头晕,小便黄,疲乏,切诊脉沉弦滑。
肝热气郁慢性肝炎肝瘀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女性,主诉苍白乏力、间断发热,病程较长。中医病名血劳,证型热毒犯髓,气血亏虚,后演变为气血亏虚,阴虚肝热,阴虚内热,热毒内盛,瘀血内阻。望诊未明确提及,舌两侧可见瘀斑,舌头发热,胀痛。闻诊未明确提及,问诊包括身疲乏力、口鼻发干、头晕、手足心热、纳差、大便稀散、完谷、左胁下热痛、四肢麻木、关节疼痛、口鼻呼气灼热、眠差、咳嗽白痰、牙龈出血、胸骨压痛、脾大、牙龈疼痛、舌发热、太阳穴掣痛、胸中灼热、呼吸气热、腹胀、脾脏增大。切诊未明确提及,脉象未描述。
阴虚肝热血劳气血亏虚瘀血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2岁。主诉胃脘烧灼感4~5年,加重1周。既往有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小肠黏膜慢性炎病史。现症包括胃脘灼热隐痛,进食刺激食物及冷热饮后加重,泛酸、腹胀、口干、头晕、手足心热、皮肤瘙痒。舌澹暗有瘀斑,脉弦滑,左细。辨证为脾虚胃燥,运化失健。
慢性胃炎脾虛胃燥肝熱犯胃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耳聋、头晕、口渴、舌赤,脉大而数。中医诊断为时邪误治,热实于中,清窍闭阻。证属肝热胃燥,余热未清,心包络尚为邪扰。舌赤,脉数大。
头晕肝热耳聋口渴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