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28岁,女性。主诉甲状腺肿、心悸气短、性情急躁、食多消瘦、手颤。中医诊断为瘿瘤。证属肾阳虚损,脾阳不振。面色晦暗,颜面浮肿,皮肤粗糙,表情澹漠,嗜睡,毛发无光泽,下肢轻度浮肿,脉沉细,舌质澹,边缘有齿痕。
肾阳虚损甲状腺肿脾阳不振四肢厥逆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8岁,男性。主诉眩晕3年,伴视物昏煳、耳鸣、夜寐不宁、心悸。舌苔白腻,舌质澹而胖,脉沉细。中医诊断为少阴病水气上凌。病因病机为肾阳衰微、阳不化气、水气上凌。
肾阳虚心悸高血压眩晕
查看详情 →
女,58岁,主诉头汗出、心悸、食少、疲乏、浮肿、小便黄、口干、便结、昏倒。脉细弱,舌淡红,苔少。中医诊断为心肾阳虚,不能固摄津液。病因病机为阳气虚衰,心阳不足,肾阳衰微,津液失于蒸化。
心肾阳虚心悸津液不足头汗出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主诉甲状腺肿、心悸气短、性情急躁、食多消瘦、手颤。中医诊断为瘿瘤。证型为肾阳虚损,脾阳不振。面色晦暗,颜面浮肿,皮肤粗糙,表情澹漠,嗜睡,毛发无光泽,下肢轻度浮肿。舌质澹,边缘有齿痕,脉沉细。二诊后舌质澹红,脉弦虚。
脾肾阳虚肾阳虚损心悸气短瘿瘤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男性。主诉哮喘15年,冬季复发。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喘促、呼吸困难、面色晦黯、喉中痰鸣、痰多清晰、心悸气短、倚息不得平卧、四肢欠温、下肢轻度浮肿。舌淡,苔白薄,脉沉缓。中医诊断为肾阳虚衰,寒饮凌心射肺。病因病机为肾阳衰微,气化失司,水饮内停,寒邪侵袭心肺,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及肾的纳气功能。
肾阳虚心悸气短哮喘寒饮凌心
查看详情 →
患者88岁,男性,反复咳嗽咳痰10年,加重1周。主症为咳嗽咳痰,痰多色白,伴胸闷、心悸、气短、纳差、大便干。中医诊断为肺胀,证属痰浊阻肺。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咳嗽咳痰、胸闷、心悸、气短、纳差、大便干,切诊未提及。病程10年,反复发作,因感冒诱发加重。病因病机为痰浊阻肺,肺气壅滞,宣降失常。
肾阳虚肺胀痰浊阻肺肺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6岁,男性。主诉原发性高血压25年,头胀头痛,精神委靡,形寒喜暖,四肢发麻,下肢冰凉,间歇性跛行。面色皖白,舌暗而胖、苔白腻滑,脉弦涩迟。体征右下肢皮肤发冷,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诊断证属心肾阳虚,风痰瘀阻脉络。
心肾阳虚高血压风痰瘀阻
查看详情 →
张某,36岁,男性,主诉阵发性心悸气短半年余,加重两个月。素患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分左右,畏寒肢冷。心悸遇劳累、生气后发作,伴头晕、胸闷气短、畏寒肢冷。舌苔白微厚,舌体微胖,舌质淡紫偏暗。脉沉结而迟。辨证为心悸之痰瘀交阻兼心肾阳虚型。病位在心与肾,病因病机为阳气不足、瘀血闭阻、阳虚有饮、瘀血内停。
心悸心肾阳虚痰瘀交阻畏寒肢冷
查看详情 →
51岁男性,水肿证9年余,全身浮肿,腰以下明显,按之凹陷不起,心悸气短,腰腿冷痛酸重,面色灰滞无华,怯寒神疲。尿蛋白(++++),颗粒管型(+++),小圆上皮细胞(+++),红血球(+)。中医诊断为水肿(阴水),证型为肾阳衰微。
肾阳衰微心悸气短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诉为眩晕,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眩晕,证型为脾肾亏虚,肝火上扰。病因病机为脾肾两虚,气血不足,脑窍失养。望诊未提及,舌质澹,脉弱。问诊见头晕,头痛,乏力倦怠,心悸,腰膝酸软,手足发麻,面色晄白,食纳减少,胸脘痞闷,泛恶口澹,大便时溏。切诊脉弱。
肾阳衰微肾性高血压肝肾阴虚脾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9岁,男性。主诉咳喘、胸闷、难以平卧。病程12年,伴冠心病史5年。咳喘气急,痰多质稀色白,胸部胀闷憋气,难以平卧,时有心悸,周身酸痛,乏力,小便量少,四肢厥冷,双下肢轻度浮肿。舌质暗红,舌苔白滑而腻,脉沉细滑。中医病名咳喘,证型脾肾阳虚,痰湿蕴肺。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痰湿蕴肺,水饮内停,聚而为痰,痰饮上犯,肺失宣降。望诊见舌质暗红,舌苔白滑而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咳喘、胸闷、难以平卧、心悸、周身酸痛、乏力、小便量少、四肢厥冷、下肢浮肿。切诊见脉沉细滑。
脾肾阳虚肺心病痰湿蕴肺咳喘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心悸、喘促10年。病史提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房颤动,心力衰竭(Ⅱ级),术后生活正常,近两个月症状加重,表现为喘促、心胸憋闷、面浮、肢肿、咳嗽痰多、头晕体倦、手足彻冷、尿少色清。查体见舌偏紫暗,脉沉无力。中医诊断为心肾阳微,痰、瘀、水内结心动悸。
心肾阳虚心悸风湿性心脏病痰瘀水结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