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65岁,女性。主诉心悸不安、胸闷刺痛、睡眠不佳。病程较长,有冠心病史,曾行支架术,现诊为支架术后再度狭窄。舌质暗,舌苔白,脉沉。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辨证为心血瘀阻证。病因病机属瘀血内阻,血脉不畅。望诊见舌质暗,舌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心悸、胸闷、睡眠不佳。切诊见脉沉。
胸痹心痛心血瘀阻心悸不安胸闷刺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3岁,女性。主症为胸痛彻背,胸闷气短,心悸乏力,病程3年,3周前因过度悲伤诱发症状加重,伴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夜多痛醒。舌质澹黯,舌边齿痕,舌苔薄白,脉沉。中医诊断为胸阳痹闭,心血瘀阻。
胸痹心痛心血瘀阻胸阳痹闭气虚
查看详情 →
刘某,女,58岁。胸闷胸痛2年,胸部刺痛,每日发作3~5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夜间疼醒,连及左肩背,胃脘胀满,泛酸恶心,纳呆便溏,口舌发麻。舌质澹暗,苔薄白,脉弦。辨证为脾气虚寒,寒凝血瘀,胸阳痹阻。
胸痹心痛脾肾亏虚痰浊痹阻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女性。心前区剧痛,痛处固定不移,胸闷心悸,短气喘息,面色青紫,舌有紫黯瘀斑,六脉实牢。中医病名属真心痛,证型为血瘀气滞,心血瘀阻,病因病机为气血失调,瘀血阻滞心脉。望诊见面色青紫,舌有紫黯瘀斑。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心前区剧痛,痛处固定,胸闷心悸,短气喘息。切诊见六脉实牢。
胸痹心痛心血瘀阻血瘀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主诉发作性胸闷胸痛3年余,加重1个月。面色晦黄,神志倦怠,舌质暗红,舌苔薄腻,脉象弦细。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证属肝郁气滞,心血瘀阻型。病因为劳累过度,性情急躁,喜食辛辣咸味,嗜好烟酒,导致肝气郁结,血行不畅,瘀阻心脉。
胸痹心痛心血瘀阻肝郁气滞气短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72岁,男性。主诉心悸、胸部刺痛反复发作10年,近1周加重,每日发作3~4次。胸痹心痛,心血瘀阻型。舌暗红,舌下瘀筋,苔薄,脉细涩。
胸痹心痛心血瘀阻心悸胸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1岁,女性。主诉反复心前区疼痛,伴心慌、胸闷、气短、乏力、头晕、神疲、烦躁、失眠、咽喉干燥。病程自1987年10月起。中医病名胸痹心痛,证型气阴两虚,心血瘀阻。病因病机为劳伤心脾,心阴暗耗,气滞血瘀,气郁化热,耗阴伤津。面色黯红,舌质黯红,舌苔薄黄乏津,脉弦细数。
胸痹心痛心血瘀阻气阴两虚烦躁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8岁,女性。主诉高血压伴心前区发作性疼痛7年。现症见心前区疼痛串及后背,胸闷憋气,心慌失眠,后背畏冷,双手发麻,腰痛膝软,口干不思饮,大便偏干。体征示血压20/12kPa,舌暗红,脉沉弦,脉律不整。中医病名胸痹,证型阴阳两虚,心血瘀阻,肝阳上亢。望诊见舌暗红,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症状及病史,切诊见脉沉弦,脉律不整。
胸痹心痛心血瘀阻冠心病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72岁女性,胸痛隐隐、胸闷气短、后背疼痛、倦怠乏力、少寐多梦,舌质澹紫、苔薄白,脉弦滑,有糖尿病史10余年,心电图提示ST段下移。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证型为气阴两虚、心血瘀阻。望诊见舌质澹紫,苔薄白;闻诊未提;问诊见胸痛、胸闷、倦怠、少寐;切诊见脉弦滑。
胸痹心痛心血瘀阻气阴两虚脾胃不足
查看详情 →
51岁女性,反复发作胸闷心慌1年半,加重5天。刻下症见剧烈心前区疼痛,每日5~10次,伴心慌、胸闷、气短、乏力、头晕、神疲、烦躁、失眠、咽喉干燥。面色暗红,舌质暗红,舌苔薄黄乏津,脉弦细数。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证属气阴两虚,心血瘀阻型。体征见血压120/70mmHg,心率70次/min,心电图示前、侧壁心肌缺血。
胸痹心痛心血瘀阻气阴两虚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