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硬化+血虚

女,56岁,头部不自主摇动数年,病情时轻时重,情绪波动时加重。舌质正常,舌苔白,脉弦滑。辨证为肾阴不足,水不涵木,督脉失畅,虚风内动。
摇头风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虚风内动
查看详情 →
男性,48岁。左手发麻,上肢肌肉抽动、震颤,手指搓动,左脚发麻、沉重、发抖,渐及右手,持物肌力差,全身抖动,脚心发木。病程6年。中医病名:震颤。证型:气虚血瘀。望诊:舌质黯。闻诊:未提及。问诊:症状包括肢体震颤、发麻、无力。切诊:脉虚大,后转小滑。
帕金森病气虚血瘀肝肾不足瘀血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4岁。左侧颞部头痛反复8年,近1个月加重,呈隐痛、跳痛,持续2~3天,缓解后复发,局部按压可减轻,伴视物昏花、恶心欲呕、心烦、大便不成形、易疲乏。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浮细滑。脑循环功能检测示双侧脑动脉血流量及血流速度下降,颈动脉彩超示颈总动脉分叉段内膜中层增厚。中医诊断为头痛,辨证为气血两虚兼风热证。
头痛气血两虚风热证左颞部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3岁,女性。主诉言语不利10个月,加重伴右侧肢体活动障碍3天。中医病名中风(中经络),证型肝阳上亢,络脉瘀阻。望诊见鼻唇沟变浅,鼓腮试验阳性,伸舌偏向右侧。舌质红,苔薄黄。脉弦而有力。现病史有高血压病史15年,血压180/114mmHg。主要症状包括言语謇涩、口眼歪斜、右侧肢体活动障碍、头晕头痛、心烦、口苦。体征见右上肢肌力Ⅱ级,右下肢肌力Ⅱ~Ⅲ级,肌张力下降。
中风肝阳上亢络脉瘀阻高血压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1岁,男性。主诉头昏、健忘、乏力一年。舌质澹红,苔薄白,脉弦细。脑血流图提示脑供血不良,血脂偏高。中医诊断为气血虚衰,血瘀络阻。病程一年,症状包括头昏、健忘、注意力难以集中、倦怠、心烦。
脑动脉硬化症气血虚衰血瘀络阻记忆力减退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心悸气短、头痛、心前区疼痛、抽搐。病程1个月,既往有高血压及心悸气短病史6年,近2年出现心前区疼痛。中医诊断为虚风内动、阴阳虚衰证。面色澹黄,舌红少津无苔,伸舌左偏,脉弦细兼涩结。症状包括心区闷痛、头身颤动、手足瘈疭、颈项发强、时发茎挛、牙关紧闭。
心肌梗死待除外高血压动脉硬化虚风内动
查看详情 →
59岁男性,头昏晕胀5年,思维迟钝,健忘,神乏,面色不华,气短,睡眠欠佳,头昏胀痛如重,视物不清,项强,肩臂痠困发木。舌质暗红,脉缓涩。眼底示I~Ⅱ级动脉硬化,脑血流图示弹性波消失,流入时间延长,呈弓背形。证属脾气虚弱,清阳不升,清窍血溢不畅。
脑动脉硬化症脾气虚弱清阳不升清窍血溢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主诉高血压病史6年,左手发麻,上肢肌肉节律性抽动、震颤,手指如丸物状搓动,波及左脚发麻、沉重感、发抖,渐及右手,持物肌力差,手脚抽动,脚心发木,全身抖动。中医诊断为气虚血瘀。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气血无力运行周身。望诊见舌质暗。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症状描述详细。切诊见脉虚大、小滑。
高血压气虚血瘀内风旋动震颤
查看详情 →
患者头晕头痛1年余,伴心慌、乏力、恐惧感,自觉腰胃有凉气,怕光、声音。舌红,苔薄,脉沉弱时有结代。既往有高血压病、颈椎病、脑动脉硬化。辨证为久病体弱,心脾两脏为甚,兼及于肾。二诊见舌暗澹,苔白而干,脉沉细弱有间歇。辨证为脾虚。
高血压心脾两虚脾虚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9岁,男性。主诉眩晕反复发作3月余。中医病名眩晕,证型气血亏虚,风阳上扰。望诊舌质淡红,苔薄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有头晕、视物旋转、气短乏力、健忘、面色不华、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夜寐不宁、形体消瘦。切诊脉弦细滑。
眩晕气血亏虚风阳上扰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男性。主诉右上肢活动不便,时而颤动,逐渐加重。病程3年。中医病名震颤性麻痹,证型肝郁血虚。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血虚失养。望诊面萎黄,形体瘦弱。闻诊表情抑郁,善太息。问诊有静止性震颤,肢体强直,活动不便,步态不稳,时有眩晕心悸,生气后加重。切诊脉象未提,血压106/83mmHg,心率80次/分。脑动脉硬化。
肝郁血虚震颤性麻痹肢体强直活动不便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女性。反复头痛3年,以前额及枕部为主,胀痛,伴头晕、口苦。血压156/90mmHg。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诊断为头痛,辨证为风痰上扰,脉络瘀滞。
血虚头痛风痰上扰脉络瘀滞
查看详情 →
女,68岁,头晕、左侧手足发麻、腿无力、腿软、行动迟缓、头昏恶心、出冷汗、视力模糊、舌红苔白、血压100/40毫米汞柱。湿痰蒙蔽,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属风、痰、虚并见。舌红苔白,脉滑。
脑动脉硬化风痰上扰清阳不升痰浊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男性,头眩昏8年,近1年加重,精神不振,乏力,腰膝酸软,恶闻噪音,口干苦,不欲食,大便2日1次。体瘦弱,面色苍暗,舌质澹、边缘有齿痕及瘀斑,脉细无力,问答迟钝。诊断为虚性眩晕,辨证为气燥津亏,液耗血虚,阳浮于上,阴竭于下,气血失荣,兼有瘀血。
血虚虚性眩晕气燥津亏液耗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4岁。主诉左侧颞部疼痛,月经前2天发作,持续2~3天,反复发作,局部按压后减轻,伴视物昏花、恶心、心烦、大便不成形、易疲乏。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浮细滑。辨证为气血两虚兼风热证。脑循环功能检测示双侧脑动脉血流量、血流速度均明显下降,颈动脉彩超示颈总动脉分叉段内膜中层稍增厚,考虑脑动脉硬化。
血虚不能上承偏头痛气血两虚风热外感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女性。主诉耳鸣,伴失眠1个月。病程1个月。中医病名耳鸣。证型气阴不足,肝旺夹瘀证。舌象澹红,苔少,边有瘀点。脉象细弦。
耳鸣气阴不足肝旺夹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女性。水肿,颜面僵硬1年余,伴乏力、关节痛。双下肢及颜面水肿明显,颜面皮肤僵硬,口唇部位尤甚,时头晕,乏力,精神不振,纳食一般。查体颜面浮肿,双下肢压痕(+),舌红略黯,苔白腻。中医诊断虚劳、水肿、痹证。辨证脾肾亏虚,经络闭阻,水湿内停。舌淡黯,脉沉。
血虚寒凝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脾肾亏虚痹证
查看详情 →
54岁女性,反复胸痛、头痛一年余,活动时发作,持续一分钟并向肩部放射,左手麻木。胸痛如刺,心悸,头晕,头痛,手足麻木,舌质暗红,脉细微涩。中医病名血瘀型兼血虚,病因病机血瘀血虚。望诊舌质暗红,闻诊未提,问诊有胸痛、心悸、头晕、头痛、手足麻木,切诊脉细微涩。
血虚胸痛头痛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男性。右侧头痛3年,加重月余,伴头昏眼花。脑动脉硬化。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弦。血瘀阻滞,肝阳上亢。头为诸阳之会,年老肝肾不足,气血亏虚,气虚血滞,脉络阻滞不通,故头痛固定不稳。肝肾不足,虚火内生,头昏眼花。
脑动脉硬化肝阳上亢血瘀阻滞头昏眼花
查看详情 →
男,68岁,头晕、目眩2年,加重1月。眩晕,肾虚痰浊,肾虚为本,痰浊为标。体稍胖,舌质澹红,苔白腻,脉沉滑。腰酸腿软,胸闷、脘闷纳呆,大便不畅,纳食差。脑室前角旁、基底节区缺血灶,大脑后动脉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症,血脂异常。
眩晕肾虚痰浊瘀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