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气虚+脾虚+气血不足+心悸

67岁女性,头晕、心慌10年余,加重半个月,形体偏胖,喜食咸甜,高血压病史10年,思虑劳累过度,性情急躁。面色晦黄,舌质暗澹,苔薄腻,脉弦细迟。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悸,证属心脾阳虚,湿浊内阻。病因病机为心脾气虚,痰湿内阻,气血不畅,血行不利。
心悸气血不足高血压心脾阳虚
查看详情 →
69岁女性,发作性胸背痛8个月,加重2天,伴胸闷、心慌、气短。面色㿠白,舌质澹红,舌苔厚腻,脉弦细滑。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心悸,证属心脾虚弱,气滞血瘀。病程8个月,有结肠炎病史10年,子宫切除术4个月。情绪急躁,劳累诱发症状。血压偏高,心脏彩超提示二尖瓣及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
心脾虚弱心悸气滞血瘀胸痹心痛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性。主诉鼻窒不利,耳鸣胀闷。病程较长,有长期头晕头痛、少气无力、失眠多梦、心悸怔忡、身体衰弱病史。体征见鼻内肌膜澹白肿胀,下鼻甲肥大,耳鼓膜内陷,舌质澹苔薄,脉沉弱。中医诊断为肺脾气虚,气血不足,鼻失温养。证型属肺脾气虚,病因病机为脾虚气血不足,肺气失宣,清窍不利。望诊见舌质澹,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头晕、气短、失眠、耳鸣、鼻塞,切诊见脉沉弱。
脾气虚弱气血不足鼻窒不利耳鸣胀闷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男性,主诉失眠心悸1年。头昏乏力,失眠多梦,心悸胆怯,神呆喜静,默默不言,纳食不馨。舌淡,苔白腻,脉细弦数。证属心脾两虚,肝气郁结,心神失常。
失眠心悸脾虚生痰气血不足心脾两虚
查看详情 →
女,36岁,经行腹痛1年多,月经色澹,量一般,时头晕心悸,耳鸣如蝉,小腹绵绵作痛喜按,腰酸痛,经色澹红,量偏多,头晕、心悸、少寐,食不甘味,面色萎黄有褐斑,大便2日一行,血压100/60mmHg,舌苔薄白,舌质澹胖有齿痕,脉弦细弱,气血不足,胞宫失养。
气血不足脾虚痛经肝气郁滞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4岁。主诉鼻窒不利,耳鸣胀闷。病程较长,因过服泻药损伤脾胃,致身体衰弱,头晕头疼,少气无力,失眠多梦,心悸,不能行走。体征示两侧鼻内肌膜澹白肿胀,下鼻甲肥大,两耳鼓膜内陷,舌质澹,苔薄,脉沉弱。中医诊断为肺脾气虚,气血不足,鼻失温养。病因病机为肺脾气虚,气血不足,清窍失养。望诊示舌质澹,苔薄。闻诊未提及。问诊示头晕、头痛、少气、失眠、心悸。切诊示脉沉弱。
肺脾气虚气血不足脾虚清气不升心悸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4岁,男性。主诉食欲不振,乏力20天。现症见心悸气短,疲乏无力,动则汗出,纳少食呆,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唇澹白,面色萎黄,眠差多梦,大便溏。中医诊断为气阴两虚,脾胃不和。辨证病机为气阴两虚,脾胃不和。望诊见口唇澹白,面色萎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食欲不振,疲乏无力,心悸气短,眠差多梦。切诊见脉沉细。
脾气虚弱气血不足心悸气短冠心病
查看详情 →
男,72岁,阵发性心慌10余年,加重1个月,心慌、自汗、双臂沉困、脘腹胀满、失眠、纳差,面色㿠白,舌质暗澹,舌体胖嫩,苔薄腻根部偏厚,脉象沉细促,胸痹心悸,眩晕,证属肝郁脾虚,湿阻心脉型。
胸痹心悸肝郁脾虚脾虚心气虚
查看详情 →
女,46岁,心悸半月余,面色皖白,神疲乏力,善太息,气短懒言,饮食后腹胀,大便溏薄,午后两脚肿胀。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结代。中医诊断为心悸(心脾两亏)。
心悸气血不足脾虚心脾两亏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女性。右眼失明逾一年,左眼视力模糊四个月。头晕、胃呆纳少、神疲体倦、动则短气、心悸失眠、四肢乏力。舌淡,脉细弱。视力右眼眼前数指,左眼0.2/0,加镜无进步。眼底检查示视盘色泽偏淡,视网膜血管细,黄斑中心凹反射不明显。诊断为双眼视神经萎缩。辨证为心脾气虚。
心脾气虚脾虚气血不足视神经萎缩
查看详情 →
患者腰脊疼痛2月余,左下肢牵掣痛,足背麻木,周身不适,胃脘作胀,胸闷心悸,小叶增生,夜寐不宁,便秘3日一行,四肢少温,汗出绵绵。舌苔薄黄,质胖略紫,中有裂纹,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证属气血两亏,肝肾不足,经脉失畅。
脾虚腰腿痛气血两亏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女性,主诉发作性胸痛、心慌、胁痛3年余,加重3天。刻下症见左胸痛、心慌、左胁胀痛,活动后加重,胸部有堵塞感,咳后缓解,头蒙,眠差多梦。面色㿠白,舌质澹,舌苔薄腻,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胸痹心悸、不寐,证属心脾气虚,心神不宁型。
心脾气虚气血不足胸痹心痛心神不宁
查看详情 →
女,48岁,气短乏力3个月。虚劳(心脾两虚)。禀赋薄弱,饮食不节,饥饱不调,烦劳过度。舌澹苔白,脉细。血常规白细胞3×10⁹/L。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脾虚运化失调,心血不足,神不归舍,倦怠乏力,面色萎黄,纳差,眠差。
气血不足虚劳心脾两虚纳差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女性,主诉发作性心慌伴乏力1个月,加重3天。刻下症见心慌、倦怠乏力、失眠,面色暗红,舌质暗澹,舌体大有齿痕,苔薄腻,脉弦细。中医诊断胸痹心悸、眩晕、消渴,证属心脾气虚,血瘀湿阻。病因病机为心脾气虚,血瘀湿阻,气血乏源,心脉瘀阻,血行不利。
心脾气虚血瘀湿阻心慌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主诉1年来头晕眼花,身倦无力,心悸气短,失眠多梦,性欲减退,月经后期,食欲不好,喜热饮,怕冷,四肢麻木。中医诊断肾阴不足,肾阳衰微。面色晦暗,毛发枯焦,皮肤干燥。舌质绛有小红点,脉沉涩。二诊后舌质澹红少苔,脉弦虚。三诊后脉弦虚,舌质澹红少苔。四诊后面色红润,毛发有光泽。
心悸气短肾阴不足肾衰微面色晦暗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7岁,男性。主诉缺铁性贫血半年余。中医诊断气血不足证。面色萎黄,舌澹,脉虚大无力。神疲体倦,少气懒言,自汗乏力,头昏目眩,心悸失眠,纳呆乏力,腹痛腹泻,脾虚不运。病程半年。
气血不足脾虚不运缺铁性贫血心神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女性,主诉心悸气短、动则加剧40余天,加重3天。症状包括心悸气短、身困乏力、头晕目眩、胸闷叹息、纳少多梦、大便难排、矢气较多、面色不华、唇甲苍白。舌红苔薄黄,脉结代。中医病名心悸,证型气阴两虚兼气滞。病机为心脾气阴两虚,兼气滞。四诊信息包括面色不华、唇甲苍白、舌红苔薄黄、脉结代。
心悸脾虚气阴两虚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女性。主诉发作性头晕8年,伴胸闷心慌、气短、乏力4天。中医诊断眩晕、心悸、便溏。证属气虚血瘀,心肝火旺型。望诊舌质暗澹,苔薄白;问诊有烦躁失眠、腹胀、纳差、便溏;切诊脉象沉细弦。病程8年,伴脑梗死病史。病因病机为心脾气虚,痰瘀阻络,心肝火旺,清窍失养。
心悸脾虚气血不足眩晕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