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0岁。反复心悸、寐劣、胃脘部不适,病程半年。主诉包括胸闷、心慌、烦热、自汗、纳少、寐劣、大便烂。舌质红,苔微黄根腻,脉细。情志失畅,肝气郁滞,肝阳偏亢,心脾两虚,脾虚湿胜,蕴而化热。诊断为郁证,辨证为肝气郁滞,心脾两虚。
郁证心脾两虚肝阳偏亢气郁化火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6岁,咳嗽2个月,痰中见血,颜色鲜红,病程2个月。中医病名肺癌,证型阴虚火旺,癌毒内蕴,气阴两伤,癌毒蕴结。主症包括咳嗽、痰中带血、精神萎靡、形体消瘦、神倦乏力、语声沙哑、面色皖白、纳谷不香、胸胁闷痛、大便干结、夜寐不实。舌红、苔薄黄、舌脉瘀紫,脉细滑数。二诊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三诊舌淡红、脉细软。病因病机为正气虚弱,六淫之邪侵肺,气滞血瘀,痰瘀胶结。
支气管肺癌阴虚火旺气阴两伤癌毒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女,62岁。主诉心前区发闷、憋气、喜长叹,伴阵发性心前区疼痛,向左腋下放射,出汗,不能活动,发作持续数分钟,服用硝酸甘油可缓解。形体较胖,颜面略白,语言低微,手心微汗。苔薄白,舌质澹略暗,脉细弦略滑。诊断为胸痹,证属阳气内虚、寒凝气滞、痰浊内生、血脉瘀阻。
寒凝气滞胸痹阳气内虚痰浊内生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女性。主诉双侧甲状腺轻度肿大,形体消瘦,心慌、失眠多梦、心烦易怒、胸闷、自汗、腹胀便溏。中医诊断瘿瘤,证属肝郁不达,气滞痰凝。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见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腹胀便溏,切诊未提。
气滞痰凝自汗甲状腺功能亢进肝郁不达
查看详情 →
52岁男性,口渴多饮,易饥,多尿,身体消瘦,病程3年余。消渴,气阴两虚型。口干欲饮,多食,夜尿频繁,自汗潮热,消瘦乏力,自汗不止,大便干燥,视物模糊。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空腹血糖11.6mmol/L,尿糖阳性(++),眼底动脉硬化。
消渴气阴两虚眼底动脉硬化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4岁。主诉反复手脚趾麻木、冷痛、紫肿、苍白8年,加重2年,再发2周。病程8年,冬季遇寒加重,夏季劳累或情绪波动亦可诱发。体征见颜面发青,自汗,头晕,饮食差,表情澹漠。舌苔薄白,脉沉细。局部表现手脚紫肿冰冷,麻木疼痛,僵直不能曲。中医辨证为脾肾阳不足、气血虚寒凝经脉。
气滞血瘀雷诺氏症脾肾阳虚气血虚寒
查看详情 →
男,56岁,胸闷心痛连及后背,心悸自汗,倦怠乏力,短气不足以息,善太息,劳累后易发,饮食不振,大便溏薄,精神不振,面色苍白,舌质淡有齿痕,苔极薄,心气不足,胸阳不振,气失摄血,血滞心脉,思虑不节,劳心伤神,心气不足,气虚失摄。
气滞血瘀心悸自汗冠心病劳力性心绞痛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0岁。主诉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后背及肩胛骨痛,早搏频发两月余,近半月加重。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为气阴两虚,气滞血瘀痰阻证。舌苔薄白,脉沉缓无力。
气滞血瘀自汗胸痹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男,72岁,阵发性心慌10余年,加重1个月,心慌、自汗、双臂沉困、脘腹胀满、失眠、纳差,面色㿠白,舌质暗澹,舌体胖嫩,苔薄腻根部偏厚,脉象沉细促,胸痹心悸,眩晕,证属肝郁脾虚,湿阻心脉型。
胸痹心悸肝郁脾虚心气虚湿阻心脉
查看详情 →
38岁女性,反复心慌伴手抖1年,偶有心慌,乏力明显,自汗,急躁易怒,纳眠可,二便正常,月经正常。舌质黯红,舌体有齿痕,舌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瘿病,阴虚阳亢,气虚痰结证。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肝肾阴虚气阴两伤痰浊瘀血
查看详情 →
76岁男性,阵发性左侧胸痛2年,加重1周。胸痹,证属心气不足,瘀血痹阻。胸部憋痛,向左肩背放射,伴有灼热感,自汗,口干,睡眠欠佳。舌质病黯,苔薄白,脉沉涩。
气滞胸痹心气不足瘀血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女性。主诉胸闷气闭、干咳一月余。病程一年,肺癌术后,病情加剧。中医诊断肺积,证型肺阴亏虚,肺气不足。舌红,苔薄白。脉细。病因病机为肺气虚弱,肺阴不足,气机不调,干咳、纳呆。
肺积肺阴亏虚肺气不足干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女性。主诉心慌心悸2个月,加重2天。症状包括心悸不安、动则加重、气短、自汗、口干少津、心烦不安、头晕耳鸣、体虚胖、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而代。中医诊断心悸,证型气阴两虚。病因病机为心阴血不足,气滞血瘀。
自汗心悸气阴两虚脉细数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女性。眩晕20余年,加重月余。高血压病史27年,伴左房轻度增大,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右侧大脑中、前动脉血流速度增快。眩晕时作,伴有呕吐、胸闷、汗出、早醒、腹中冷气作胀、心悸。舌暗红,有齿痕,苔少干。脉弦滑,偶有一止。辨证为气阴两虚,肝气逆上。
自汗眩晕气阴两虚肝气逆上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男性。主诉心前区憋闷疼痛2年余,伴心悸气短。主要症状包括胸闷气短、自汗心悸、心前区隐痛、失眠烦躁、神疲乏力。舌象澹紫,苔薄白。脉象弦细,偶有结代。中医病名为胸痹,证型为心气不足,心失所养。病因病机为心气不足,心失所养,属本虚标实之证。
胸痹心气不足心失所养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3岁,女性。主诉发作性胸闷、心慌1年余,加重伴自汗10余天。病程1年余。中医病名胸痹心悸,不寐,自汗。证属气阴两虚,湿热内阻型。面色晦黄,舌质红偏暗,舌苔厚腻,脉象弦细结。刻下症见胸闷、心慌、气短、自汗、失眠、全身乏力、精神倦怠。体态偏胖,声音清晰。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湿热内阻。
自汗不止胸痹心悸气阴两虚湿热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女性。主诉左侧乳房胀痛数月。中医病名乳癖,证属气滞痰瘀互结为主。主要症状包括左侧乳房胀痛、头晕头痛、自汗、咽痛咽痒、痰黏。体征见舌淡红,苔黄,脉细弦。辅助检查示左乳房结节,双乳退化不全。
气滞痰瘀自汗乳癖头晕头痛
查看详情 →
73岁男性患者,主诉心脏术后呕吐,不欲食,食入难化,呕吐酸腐臭物,脘腹痞闷,口苦,倦怠乏力。面色少华,舌淡红苔薄黄,右脉细滑,左脉细。辨证脾胃虚弱。二诊见舌红少苔,脉细数,辨证脾不健运,心气虚。三诊面色白,舌澹红苔薄白,脉细,辨证脾胃虚弱,心脾两虚。四诊舌澹红苔薄白,脉细,辨证脾胃虚弱,气滞。
气滞心脏术后呕吐脾胃虚弱心气虚
查看详情 →
61岁女性,发作性胸闷胸痛伴气短乏力1年余,加重10余天。面色晦暗,舌质暗澹,舌苔薄腻,脉弦细。胸痹心痛,证属心脾虚弱,肝郁气滞。主症为胸闷胸痛、气短乏力、头晕头痛、烦躁失眠、畏寒自汗。病程长,情志不畅,劳倦伤脾,肝气郁结,气血不畅,心脉瘀阻。
肝郁气滞胸痹心痛心脾虚弱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7岁,女性。主诉产后20多天,腰酸痛,小腹胀,恶露淋漓不止,自汗出,纳食少,睡眠差,梦多,小便色黄,口干,喜饮水。中医病名产后恶露不绝,证型血热气滞,冲任亏损。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纳食少、睡眠差、梦多、小便色黄、口干、喜饮水,切诊未提及。
血热气滞自汗出产后恶露不绝冲任亏损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