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18岁。月事周期或先或后,经行色暗红夹瘀块,延绵淋漓半月方净,白带如注,五心烦热,夜寐露睛,动则心悸自汗,面晄少华,头晕腰酸,胸痞胁胀,纳差便溏。舌红少苔,中起裂纹。脉细濡,左部弦数。证属脾肾内亏,气滞血虚,肝失疏达,湿热互蕴不清。
气滞血虚心悸自汗月事不调脾肾内亏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女性。主诉长期胸闷、心悸、气机不畅、胆郁痰扰。现症见胸闷如压石,心烦,背胀,心悸连及后背,夜寐不安,多梦,口干欲饮,月经先期,量少。舌紫黯无苔,脉细。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属气机不畅,胆郁痰扰。病因为情志不遂,气机郁滞,胆失疏泄,气郁生热,痰热上扰心神。
心悸胆郁痰扰气机不畅痰热上扰
查看详情 →
男,20岁,多饮、多尿、多食1年余,头晕,血糖升高,尿糖(卌),酮体强阳性,糖尿病酮症。阴阳两虚兼血瘀型。饥饿感强,口微渴,乏力,气短,自汗,唇暗,舌紫、舌下静脉青紫,苔白微腻。脉象未提及。
自汗糖尿病酮症阴阳两虚瘀血阻滞
查看详情 →
54岁男性,颈腮及颌下肿胀,头颈活动受限,吞咽及呼吸困难,胸闷,心慌、气短,夜间不能平卧,自汗、口干涩、全身无力,病程7个月。面色灰黑,舌质紫暗,苔白厚,脉弦数,声暗嘶哑。肝气不舒,疏泄失常,气寒血壅,湿聚痰凝,热盛津亏。甲状腺癌纵膈淋巴结转移。
气滞血壅甲状腺癌肝气不舒湿聚痰凝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7岁,男性。右侧肢体瘫痪,不能动,自汗,说话不清,口角㖞斜,口角流涎,面色灰黯。舌质紫苔腻,血压165/92mmHg。中医诊断中风后气虚血瘀,络脉痹阻。证型为气虚血瘀,痰瘀阻络。病机为气滞血瘀,痰湿壅盛。脉象未提及。
自汗中风后气虚血瘀痰瘀阻络半身不遂
查看详情 →
男,39岁,右下腹痛10天,病程较长。腹痛(气滞血瘀),气滞血瘀。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及,声音正常,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包括右下腹隐痛,活动加重,轻度恶心,大便稍干。腹柔软,下腹右侧麦氏点压痛。脉象未提及。血常规白细胞升高。慢性阑尾炎病史2年,曾有急性阑尾炎发作史。
气滞血瘀慢性阑尾炎气虚血瘀腹部不适
查看详情 →
男,20岁,右胁下隐痛,腹时微胀,右胁下可触及肿块,质不甚硬,舌上有淤斑,苔白润,脉弦,证属肝郁气滞,膈下血淤。男,48岁,右胁痞块于肋缘下2厘米可触及,隐隐作痛,时有刺痛,头晕目眩,微觉心悸,气短乏力,神疲自汗,纳差腹胀,舌质紫暗,苔白,脉弦细无力,属症积气血不足证。
肝郁气滞气滞血淤神疲自汗膈下血淤
查看详情 →
滞下后气滞未调,脾虚湿盛,滑泄身冷腹痛,潮热自汗,病程较长。脉滑大而弦数。面色萎黄,舌苔白腻。腹痛,自汗,湿气内蕴,正气不足,病机属脾虚湿滞,气机不畅。
潮热自汗滞下湿气盛脾家未复
查看详情 →
女,53岁,主诉失眠、多汗3年,病程3年。绝经前后诸证,气血不和。舌黯,苔白,脉弦细。绝经后天癸竭,冲任虚损,气血不足,心血亏虚,心神失养,阴虚火旺,心气不固,肝气犯胃,脾虚水湿内停。
肝胃气滞绝经前后诸证气血不和心血亏虚
查看详情 →
70岁女性,主诉发作性胸闷心慌伴乏力3年,加重3天。刻下症见胸闷气短、心慌乏力、纳差乏味、睡眠欠佳。面色晦黄,舌质暗有瘀斑,舌苔薄腻,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胸痹心厥,证属气虚血瘀,肝郁气滞型。病程3年,病因病机为劳累思虑过度,心脾虚弱,气滞血瘀,痰阻心脉。
肝郁气滞心肌梗死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郭×,男,40岁。主诉肝区痛,胸痛,水肿,体重减轻,胸胁剧痛,眩晕耳鸣,气紧心悸,疲乏自汗,腹胀胃痛,善饥,大便溏稀,小便澹黄,量多。脉弦紧兼涩,舌苔黄腻而厚。诊断脾肾阳虚,气滞浮肿夹瘀。舌质润,苔薄,脉微弦。病程未明确提及。
水肿气虚胸痛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女性,主诉情志抑郁、烦躁易怒、胸胁满闷、双侧头痛、自汗、食欲不振、睡眠多梦、易于惊醒,病程一年余。面色时而皖白,时而潮红,精神恍惚,思绪不定,月经先后不定期。中医诊断为脏躁,证型为肝郁气滞,心脾损伤。病因病机为思虑过度致肝郁气滞,心脾受损,血不养神。舌红苔白,脉弦细。
肝郁气滞脏躁心脾损伤思虑过度
查看详情 →
女,43岁,精神紧张,情绪低落伴浑身冰凉怕冷1年。情绪低落,极易紧张,时有乏力,自汗,胸胁、脘腹胀满不适,舌体胖大,苔白腻,脉沉细。郁病,证属肝郁气滞,肾阳不足。
肝郁气滞自汗抑郁症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男,54岁,呃逆5日,面色少华,手足不温,舌澹苔白,脉濡细,脾胃阳虚证呃逆。
呃逆脾胃阳虚舌淡苔白脉沉细
查看详情 →
女,57岁,自汗1个月,伴头晕,前额及两太阳穴附近疼痛,高血压病史5年,BP170/94mmHg。舌淡红,苔白略厚,脉弦微数。证属气滞痰阻。
自汗气滞痰阻头晕高血压
查看详情 →
男性,38岁,自汗出,遇劳加重,持续半年。四肢无力,困倦,食少,脘腹痞满,嗳气稍缓,大便微溏。舌淡有齿痕,苔白,脉弦缓。中医诊断:自汗出,脾虚卫气不固。病史有乙型肝炎多年,因劳动汗出过多,导致症状加重。
自汗出脾虚卫气不固食少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女性。主诉心悸、胸闷、憋气、自汗、五心烦热、烦躁易怒、夜间心悸致醒。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中医诊断心悸,证型肝郁气滞。既往史无特殊。辅助检查示二尖瓣返流(轻度),偶发房性早搏。
肝郁气滞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素体阴虚,主诉环跳穴痛,痛感向下蔓延至双腿,两足转筋,上冲于腹,或痛自乳起,下注于髀,日夜呼号,肢冷自汗,略难反侧。诊脉弦软微滑,畏热知饥,溲赤便坚,舌红不渴。中医诊断为阴虚而痰气滞于厥阴。病因为素体阴虚,肝阴不足,不能濡润经筋,痰热内生,滞于厥阴,致筋痛加重。
坐骨神经痛肝阴不足痰热内生筋痛加重
查看详情 →
女,17岁,月经先期一年,间断性皮肤瘙痒、气喘十余年。特应性皮炎,血虚风燥,脾虚,肝郁气滞。身形矮小,神情抑郁,舌质红少苔,舌上布朱点,脉缓。自汗,四肢厥逆,口干喜冷饮,多梦易醒,便硬腹胀,皮肤广泛苔藓化斑块,面唇干燥。
肝郁气滞特应性皮炎血虚风燥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女性。主诉胸闷、心悸易惊、气短汗出、心前区疼痛、周身乏力、头晕、肢颤、手脚寒冷。中医病名心悸,证型肝郁气滞,血行不畅,心神不宁。舌质澹,苔薄黄而腻,脉细数。
肝郁气滞心悸血虚心神不宁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