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半百,主症为跌仆成中,舌强不语,神识似明似昧,嗜卧不醒,右手足不用。舌强不语,苔白腻,脉尺部沉细,寸关弦紧而滑。中医病名为中风,证型属风痰阻络,病因病机为阳气虚衰,风邪乘虚而入,痰湿内蕴,闭阻经络。望诊见舌强,舌象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神识不清,嗜卧;切诊脉尺部沉细,寸关弦紧。
中风阳气虚衰痰湿阻络风痰闭窍
查看详情 →
年逾古稀,陡然跌仆成中,舌强不语,人事不省,左手足不用,舌质灰红,尺部沉弱,寸关弦滑而数,按之而劲。水亏不能涵木,内风上旋,挟痰热蒙蔽清窍,痰热阻于廉泉,风邪横窜经腧。高年荣阴亏耗,风自内起,风扰于胃,津液变为痰涎,上阻清窍,横窜经腧。证型为中经兼中腑之重症。
中风中脏腑肾阴虚肝阳上亢痰热阻窍
查看详情 →
54岁男性,高血压多年,常伴头晕目眩。突发右侧眼目动,口眼㖞斜,舌强语蹇,右半肢体不遂,神志昏迷。面红易躁,体格肥盛,素嗜高脂厚味,舌黄厚腻,脉弦滑,血压170/104毫米汞柱。风阳挟痰火上扰清空,走窜经络。
中风高血压肝火上炎痰热内阻
查看详情 →
65岁男性,右侧半身不遂,舌强不语,口流涎沫,病程三天。长期头痛、头晕、心悸、失眠。面部潮红,神志模糊,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有力。血压210/150毫米汞柱。中医诊断中风症,证属肝阳上亢,风痰上扰,蒙蔽清窍。
中风症肝阳上亢风痰上扰清窍蒙蔽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3岁。主诉右侧头面部及肢体麻木,手足活动不灵便,手指如带皮手套,下肢从足趾麻至膝盖,语言不利,晨起面部浮肿,胸闷气短,心慌,口干不饮,大便溏软。中医诊断为脾虚胸痹合并中风。证型为脾阳不振,痰湿阻滞。望诊见舌体稍觉灵活,舌苔薄白。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胸闷气短,口干不饮,大便溏软。切诊见脉濡细滑。
中风舌强语謇脾虚胸痹
查看详情 →
年甫半百,舌强不语,神识似明似昧,嗜卧不醒,右手足不用。阴霾弥漫,阳不用事。舌苔白腻,脉尺部沉细,寸关弦紧而滑。风性上升,痰湿阻于廉泉,肾脉络舌本,脾脉络舌旁,痰阻心脾之络。阳气早亏,贼风入中经腧,营卫痹塞不行,痰湿稽留,宗气不得分布。
中风舌强阳虚痰湿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男性。左半身不仁不用,左手肿胀,舌强言涩,二便调。中医病名中风,证型气血亏虚,瘀阻脉络。舌苔薄白,脉沉细缓。面色无华,舌质红,脉沉细弦。心烦少眠,言语迟涩,喉中有痰。左上下肢疼痛,活动不灵,夜眠不安。
脑血栓形成气血亏虚瘀阻脉络痰浊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男性。主诉右侧上下肢偏瘫,病势渐重。病史中有眩晕、右手麻木两年余,近一周出现舌强语涩。检查见口眼歪斜,神志不清,面色苍白,痰鸣漉漉,四肢厥冷,手撒,自汗,舌不能伸出,脉细弱,血压220/150毫米汞柱。诊断为中风(脱证),辨证属阳虚脱证。望诊见面色苍白,舌不能伸出。闻诊见痰鸣漉漉。问诊见神志不清,舌强语涩。切诊见脉细弱。
中风脱证阳虚脱证肢厥自汗神志不清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主诉舌强、语言不清、痰涎多黏稠,病程自1973年2月起。中医病名中风,证型风痰阻络,病因病机为风痰壅盛,痰湿内盛。望诊见舌胖大,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痰涎多黏稠,舌强,语言不清。切诊见左弦滑、右沉滑有力。
中风舌强痰浊阻滞风痰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9岁。主诉中风不语,口歪,语言不清,右半身不遂,心烦不眠,右半身不用,下肢痛,口干思饮,小便多而黄,大便干燥。血压170/100毫米汞柱。舌苔白厚中间带黑,脉寸关弦,尺脉弱。辨证为下虚阳亢,血络壅阻,心脑失养,郁而生热。舌象白厚中间带黑,脉寸关弦,尺脉弱。
中风后遗症下虚阳亢血络壅阻心脑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半百,主要症状为跌仆成中,舌强不语,神识似明似昧,嗜卧不醒,右手足不用。中医病名属中风,证型为阳气早亏,风痰阻络,病因病机为贼风入中经腧,营卫痹塞,痰湿稽留,阴霾弥漫,阳不用事。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见神识异常、舌强不语、嗜卧,切诊脉尺部沉细,寸关弦紧而滑,苔白腻。
中风阳气衰弱痰湿内阻阴盛阳衰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2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口舌歪斜、左侧肢体不遂、抬臂不能平肩、手胀麻、指略可屈伸、不能持物、下肢无力、挽行不能抬足、舌强、语言不清、流涎、饮呛、嗜睡。舌淡黯,苔白腻满布。脉沉弦细紧涩。中医诊断为中风—中经络,证型为风寒夹痰,痹阻经络。病因病机为风寒夹痰,痹阻经络。四诊信息包括舌淡黯、苔白腻满布、脉沉弦细紧涩。
中风后遗症风寒夹痰痹阻经络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主诉舌强、语言不清、舌胖大、痰涎多黏稠。病程自1973年2月起,复发于1974年4月1日。中医病名属中风,证型为风痰阻络。病因病机为湿痰壅盛、风痰阻络。望诊见舌体肥大,苔白腻。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提示痰涎多、进食费力。切诊脉象左弦滑、右沉滑有力,后转为沉滑、滑而沉取见缓。
中风舌强风痰阻络痰涎壅盛
查看详情 →
冯右,骤然手足偏左不遂,口眼歪斜,言謇舌强。痰火风从内扰,神灵之府为之摇撼。心中烦懊,烙热如燎,时索凉物,神识时清时昧,呃忒频频,脉弦大而数,舌苔白腻。神迷转清,烦懊较定,痰得咯吐,脉弦滑,舌苔厚浊,眩晕不能转侧。心中热炽,舌强短缩,已能伸出牙关,身体转动略为轻便,呃忒亦减。头昏眩晕,略一转侧辄昏昏欲厥。糜腐较化,多言妄笑稍定,食入中脘作痛,脉细弦转大。口糜大退,口舌作痛,脉细弦。眩晕、多言妄笑、舌强、发厥诸症次第而退。中脘渐舒,至暮辄作呛咳,肝气逆而犯肺。得食则呃,胃火与食相激。胃纳稍起,呃逆亦减。平素偶服参苓,胃纳加增,神情振卓。偏左不遂,肩胛作痛。
中风舌强痰火肝风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左侧半身不遂,上下肢疼痛,左手肿胀,言语迟涩。病程2个月。中医病名中风,证型气血亏虚,瘀阻脉络。舌苔薄白,脉沉细缓。
中风后遗症气血亏虚瘀阻脉络痰浊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男性。主诉突然昏倒,醒后左侧半身不遂2天。中医诊断中风(脑血栓),证型肝阳亢盛型。体征见颜面潮红,精神苦闷,脉象沉弦劲,舌质红苔厚腻,血压24/13.3kPa(180/100mmHg)。病因病机为肝阳上亢,阳动化风,上扰清窍,挟痰走窜经络。
中风舌强语蹇脑梗肝阳亢盛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右侧肢体软弱、口眼㖞斜、语言不利、溲赤便难。中医病名属中风,证型为肝阳升动内风,兼夹湿热蕴于肠胃。望诊见舌红苔薄黄,切诊见脉弦滑。问诊提示头晕痛、右侧肢体完全瘫痪、大便难。病程属恢复期。
脑出血肝阳上亢风动湿热舌红苔黄
查看详情 →
71岁男性,主诉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言语含混、头晕头痛,病程3个月。中医诊断为中风(中经络),证属肝肾阴虚,水不涵木。主要症状包括肢体活动不便、舌强语涩、头晕目眩、头胀且痛、腰痠膝软、耳鸣。舌紫黯,苔黄腻,脉细滑。病机为肝阳上亢、痰浊痹阻、血脉瘀滞。
中风舌强语涩肝阳上亢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中风,肝阳素旺,外寒诱发,猝然目定唇牵,舌强不能语,喉间痰涌,神志不清,脉浮迟。面色晦暗,舌强,痰多,脉浮迟。四肢沉重,口唇仍牵,脉浮软带弦。内蕴湿邪,血不荣筋络,四肢不能自然。
中风肝阳上亢湿邪内蕴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男,59岁,突发头晕、意识模糊、牙关紧闭、左半身瘫痪、口眼歪斜。肝阳上亢,痰浊内阻。面色晦暗,舌红苔腻,脉弦滑。高热,血压升高,神志模糊,嗜睡,双侧瞳孔不等,对光反射减弱。左侧肢体瘫痪、失语、口角流涎、二便闭。神志略清醒后舌强语謇,大便干,小便黄。神清后仍口角流涎,左侧肢体活动不利,脉弦滑,舌红苔腻。血压下降,精神胃纳正常,记忆力差。
中风肝阳上亢痰浊内阻肾阴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