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血瘀+肝气郁结+痛经

患者年龄12岁,主诉痛经5年,病程较长。主要症状为经前乳房胀痛,经行第一天小腹剧痛拒按,经量稍多,色黯红,夹块。舌质淡红,尖有瘀点,苔薄白,脉细弦。中医诊断为痛经,证型为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冲任气血郁滞,经血不能畅行。四诊信息包括舌象、苔象、脉象及症状描述。
痛经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女性,主诉经行腹痛1年,加重半年。月经周期6~9/30d,经量中等,色暗红,偶有血块,行经第1~2天下腹痛,腰骶部坠胀,伴腰背酸痛,甚则冷汗、呕吐、腹泻,热敷可缓解。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初诊诊断为原发性痛经。病机属肝郁肾虚、气滞血瘀。
痛经气滞血瘀肝气郁结肝郁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0岁,女性。经行腹痛6年,加重1年。经期小腹冷痛坠胀,喜温喜按,伴腰背酸困、双膝关节冷痛,严重时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细。情绪易波动,手足不温,小腹偏凉,受凉后下肢疼痛。中医诊断为痛经,辨证为肾虚寒凝血瘀证。病因病机为肾阳不足,寒凝血瘀,胞宫失养,气血不畅。
痛经肾虚寒凝血瘀证血瘀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27岁女性,自16岁月经初潮即痛经,经期疼痛剧烈,伴紫块,周期提前,喜热熨。经血及周期正常,病程长达11年。中医病名痛经,证型寒凝血瘀,病因病机为寒邪内侵,气血运行不畅。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沉涩。
痛经血瘀肝气郁结血虚
查看详情 →
痛经 气滞血瘀 少腹、小腹胀痛 经行不畅 血色紫黯夹块 舌边尖有瘀点 脉沉涩或弦细 寒湿凝滞 少腹、小腹抽痛 得热则舒 经色紫黯夹块 肢冷畏寒 苔白腻 脉弦或沉紧 湿热蕴结 少腹、小腹绵绵作痛 经行超前 量多色红或紫质稠秽 带下量多色白黄 舌苔黄腻 脉弦数或濡数 气血两虚 少腹、小腹绵绵作痛 经色淡而稀 面色苍白 舌质嫩 苔薄白 脉虚细 肝肾亏损 少腹、小腹隐痛 得温得按则舒 经行前后不一 量少色淡 腰膝酸软 头晕耳鸣 舌质淡红 苔薄白或少苔 脉沉细或虚迟
痛经气滞血瘀肝气郁结寒湿凝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2岁,女性。主诉痛经,经前腹痛,畏寒欲暖,腹痛拒按,气上逆,欲作呕吐,乳胀,胸胁痛,不欲饮食,食入作胀,常欲太息。月经周期尚准,经血紫暗,量少,经后渐增。面色晦滞,形体较瘦,脉细而弦,舌色暗,苔腻。中医病名痛经,证型寒凝脉络,气滞血涩,少阳厥阴俱病。望诊面色晦滞,舌色暗,苔腻。闻诊未提及。问诊有畏寒、腹痛、呕吐、乳胀、胸胁痛、食欲差。切诊脉细而弦。
痛经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血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