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某,女,46岁。面部痤疮半年,经前痤疮明显,急躁易怒,大便干,月经提前,经量少,色暗,无血块,神疲乏力。面色暗,舌暗红,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细。痤疮色暗,口干,喜食凉食,大便头干,月经提前,经量少,色暗无块。舌暗红,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稍腻,脉弦细。
血瘀痤疮肝郁气滞脾虚
查看详情 →
34岁女性,月经量少,腰酸便溏,神疲乏力,面色晦暗,喜熬夜,舌暗红苔薄腻,脉弦细。复发性流产,病程较长。肾虚偏阳,阴亦不足,心肝气郁,夹有血瘀。基础体温黄体期呈犬齿状,孕酮偏低。妇科检查未见异常,封闭抗体阴性,TORCH、ACA、ASAb、EMAb均阴性,甲功正常,抗核抗体阴性,D2聚体正常,男方精液正常。病机为肾虚冲任不固,夹有血瘀。
血瘀复发性流产肾虚偏阳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诉经闭一载,纳少形瘦,临晚寒热,咳嗽痰沫甚多。病程一载。中医病名经闭,证型肝气郁结、肝肾阴虚、血海干枯。病因病机情志不适,气阻血瘀,土受木克,胃乏生化,无血以下注冲任。望诊舌光无苔。闻诊未提及。问诊纳少形瘦,临晚寒热,咳嗽痰沫。切诊脉左虚弦右濡涩,复诊脉左弦右涩。
经闭肝气郁结脾胃虚弱血室干枯
查看详情 →
女性,32岁,痛经10余年,近1年进行性加剧,畏冷,大便欠实,经行量尚畅有块,腹痛较剧,足冷。脉细略数,苔薄质微红,边有齿印。诊断为痛经,证属宿瘀内结,B超提示子宫腺肌病可能。
气滞血瘀痛经宿瘀内结子宫腺肌病
查看详情 →
30许,经行腹痛10余年,经水量少,色紫暗,有血块,恶寒,腹冷如冰,喜热喜按,微有胀坠感,呕吐清涎,不能食,便溏,日更衣二三行,经水后期。中医病名:经行腹痛。证型:脾肾阳虚,寒凝血少。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迟。恶寒,腹冷如冰,喜热喜按,呕吐清涎,便溏,日更衣二三行。脉沉迟。
血瘀经行腹痛脾肾阳虚寒凝血少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8岁。右上腹不适1年。胆囊结石0.56cm。舌苔薄白,脉弦滑。中医病名属胆石证,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肝郁气滞,胆气不舒,湿热内蕴。望诊舌苔薄白,闻诊未见异常,问诊示右上腹不适,病程1年。切诊脉弦滑。
气滞血瘀胆胀胁痛黄疸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男性。主诉胸闷、咳嗽、胸痛、咯少量白色黏液痰、体力衰弱、头晕、出汗多。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为肺经气滞血瘀,痰浊阻滞。面色紫暗,舌色绛紫,脉细滑略数。
气滞血瘀未分化型肺癌痰浊阻滞胸膜增厚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男性,主诉尿血反复发作,病程自1962年开始,每5~6个月发作1次,近期加重,尿血色鲜红,红细胞满视野,尿蛋白(卌)。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尿血症状及病史,切诊未提及。
血瘀尿血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0岁,男性。右肱骨髁上骨折术后2个月,右肘部中度肿痛,活动明显受限。舌澹红、苔薄白,脉弦。右肱骨髁上骨折术后,骨折端对位对线可,骨折线模煳,肘关节间隙正常。诊断为右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关节僵硬。辨证为筋脉瘀滞。
气滞血瘀肱骨髁上骨折筋脉瘀滞关节僵硬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女性。主诉月经不调,经期提前,血块多,腰酸腹胀,近2个月因情绪不畅致不寐,入睡易醒,彻夜不眠,多梦易疲,饮食无味。脉弦,左关独盛。辨证为肝郁气滞,血瘀经乱。舌象未提,面色未提,声音未提,气味未提,病史包括情绪因素及月经异常。
血瘀经乱月经不调肝郁气滞不寐
查看详情 →
杨某,22岁,主诉经期少腹胀痛,痛引两胁及腰部,经量少,色黯红,伴有紫色血块,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气血瘀滞挟有寒邪。望诊见舌质边紫,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经期下水游泳史,经期症状明显。切诊脉象沉细。
寒滞血瘀痛经
查看详情 →
女,39岁,左侧巧囊术后2年,复发7天。左侧巧囊术后,双侧巧囊复发,月经周期4/26~28天,量中,色暗,有血块,痛经,VAS:7分,得热痛减,经前乳胀。左下腹坠胀不适,伴腰骶冷痛,形寒肢冷,舌黯红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滑。子宫内膜异位症,气滞血瘀证,瘀血内阻,气机不畅。面色正常,舌黯红有瘀斑,苔薄白,脉弦滑。
气滞血瘀血瘀卵巢囊肿经血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0岁。主诉间发中上腹部疼痛7个月余。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既往有桥本甲状腺炎病史。辅助检查示脾静脉栓塞,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门静脉主干栓塞,脾脏肿大。中医病名为瘀血内阻之腹痛,证型为瘀血内阻。病因病机为瘀血内阻,气机不畅。舌象红,苔薄黄,脉弦。
气滞血瘀瘀血内阻腹痛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女性,主诉产婴后出现少腹不适、月经不规则、腰困、白带多而有异味、乳房胀痛、落发增多。体征见面色白,舌质红、苔白光,脉觉无力。中医诊断为腠理不密,风寒客于胞室,邪与血滞结为痞块。辨证见舌红、苔白光、脉无力。病机为风寒乘隙而入,血瘀气滞。
血瘀成块产后受惊气血亏损风寒客于胞室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主诉经行腹痛10年,加重4年,经量少,色黑不畅,伴腰痛、头痛、恶心、便溏。舌质澹红,边有瘀斑,脉细滑。中医病名属痛经,证型为气滞血瘀,寒凝胞脉。病因病机为寒湿侵袭,脾肾受损,气机不畅。望诊见舌有瘀斑,切诊脉细滑。问诊见经期腹痛、腰痛、便溏、白带多、神疲乏力。
气滞血瘀痛经寒凝胞脉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要症状包括经行后期、量少色淡、经闭不行、月经前后诸症、经期或前或后、量多少不一、面色苍白或晦暗、头晕耳鸣、小腹不温而坠痛、腰膝酸软、婚后多年不孕、经行衍期、性欲淡漠、卵泡发育不良、孕后胎元不固、流产频频、头晕目眩、困倦乏力、纳食不香、膝软腰酸、耳鸣、崩漏、痛经、产后恶露不绝、性交涩痛、小腹不温、腰膝疼痛加重、小便清长、产后风症、子宫肌瘤。中医病名包括月经病、崩漏、痛经、产后恶露不绝、性交涩痛、产后风症、子宫肌瘤。证型包括血虚偏寒、肝肾亏虚、宫寒不孕、习惯性流产、瘀血。病因病机包括血虚、肝肾亏虚、宫寒、瘀血。望诊包括面色苍白或晦暗。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症状描述、病史。切诊包括脉象未提及。
血虚偏寒肝肾亏虚宫寒不孕习惯性流产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面部痤疮2年余,近4个月因饮食不注意,过食辛辣,面部出现大量丘疹,以唇边显著,有瘙痒感,呈进行性加重。舌质暗红,苔少,脉沉弱。中医辨证为痤疮,湿热证。病机为阳不化湿、湿遏热伏。
痤疮湿热证阳虚湿遏热伏
查看详情 →
患者66岁,男性,主诉右髋肿痛、活动受限1天。右髋肿胀、压痛,伤肢呈外旋短缩畸形,大转子叩击痛,纵轴叩击痛明显,功能活动受限。X线片示右股骨转子骨折,顺转子间型,远端向外上方移位。诊断为右股骨转子骨折。
血瘀股骨转子骨折气滞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女性,主诉经行腹痛3年,加重2个月。月经初潮12岁,18岁始发痛经,近期经期淋雨后症状加剧,伴肢冷畏寒、面色苍白、头晕呕吐、月经量多夹血块。体检见面色不华,形体偏瘦,舌质澹红,苔薄白,脉迟细软。中医诊断为痛经(寒凝血瘀型)。病机为寒凝血瘀,病位在子宫、冲任。
寒凝血瘀痛经肾阳不足经血不畅
查看详情 →
女,22岁,月经淋漓不断2年,色澹红,时有腹隐痛,乏力、头晕、头痛、口干、纳差、心烦、手足心热,舌苔薄白,舌质澹红,脉沉细。辨证为血虚、血瘀,脾不统血、肝不藏血、肾不摄血、气衰血脱。
血瘀月经不调血虚脾不统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