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20岁,女性。主诉起病忧思。病程3年。中医病名气鼓。证型肝郁气滞血瘀,脾虚胃实,湿热蕴结。面色黯红,形体丰满,消谷善饥,口苦咽干,腹胀如臌,腹皮臌急,按之不硬,大便燥结,三日一行。诊脉沉弦而细,舌质红,苔薄白。
脾虚胃实臌胀肝郁气滞血瘀湿热蕴结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人工流产后感染,小腹痛,带下甚多,夹赤色,溷浊有臭气,低热,五心烦躁,小腹坠胀,小便刺激痛,大便燥结。面色有火气,口唇干燥,神情烦躁,舌红,苔腻根厚,脉弦略数。湿热蕴蒸于下焦,冲任带脉受累,邪郁蓄毒,热迫血行。
湿热下注带脉受损冲任失调下焦湿热
查看详情 →
57岁男性,主诉头晕、乏力二年余,高脂血症病史五年,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六年,形体肥胖,面色黯红,舌质黯红,舌体胖大,苔白浊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痰浊、肝痞、消渴,病因病机为肝失疏泄、痰浊内蕴、络脉瘀阻,舌象黯红胖大,苔白浊腻,脉弦滑。
高脂血症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发作性两目发直、眼前发黑、视物不清,伴肢体抽搐、神志不清,每日发作多次,生气、感冒或阴雨天加重。烦躁易怒,睡眠不宁,大便偏干。面黄体瘦,精神不振,气短,舌苔黄,脉弦细。中医病名为痫病,证型为肝肾虚弱,痰火气郁,阻闭清窍。
癫痫肝阳上亢肝肾阴虚痰火气郁
查看详情 →
患者女,34岁。皮肤瘙痒,夜间加重,皮肤划痕试验阳性,皮疹色白,基底部略红,月经量少,色淡,舌质淡苔白,脉右弱。血虚生风,气虚受风。面色淡,舌质淡,脉弱。皮肤干燥,肌肤湿度、弹性良好。头晕目眩,耳鸣,舌苔白,脉沉细无力。阴寒内盛,肝肾两亏,下元不足。面色晦暗,舌苔白,脉弦沉。阴部红肿、糜烂、渗液,痒甚,舌苔黄腻,脉弦滑数。胃脘疼痛,胀闷不舒,食后加重,嗳气恶心,脉沉弦。腹泻,腹痛,排便后痛减,脉弦。胁肋胀痛,胸闷,纳食不香,脉弦。发热发黄,巩膜及全身黄染,恶心呕吐,大便干或灰白,小便黄赤,脉弦滑,苔黄腻。
皮肤瘙痒血虚生风肝阳上亢肝火为患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便秘、腹胀5年。病程5年,长期工作紧张,性格急躁易怒。症状包括便秘、腹胀、胁肋胀闷、心烦、口苦、纳差、脘腹痞闷、善太息、眠差。舌红,苔薄黄,脉细弦。中医诊断为便秘,证型为脾虚肝郁。病因病机为情志失调,肝气郁结,肝失疏泄,脾失转输,导致便秘。
脾虚肝郁便秘腹胀心烦
查看详情 →
患者66岁,男性,主诉脑梗死,半身不遂,长期便秘。舌红少津,苔薄黄,脉弦。辨证为肠燥便秘。舌澹红,苔薄黄,脉弦。
脾虚气滞脑梗死半身不遂肠燥便秘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3岁,男性。主诉便秘10余年,停药后大便秘结,长达14~15日1次,脘腹饱胀隐痛,心烦不安,不思饮食,夜寐多梦,小便黄。舌质红有裂纹,舌苔黄厚,脉缓弱。辨证为脾虚热结。体征见痛苦病容,腹平软,剑突下及左下腹压痛,肠鸣音减弱。三诊后舌澹红,苔薄白,脉缓,腹平软,无压痛,肠鸣音存在。
脾虚热结老年性便秘津伤蕴热腹部不适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3岁,女性。主诉颜面部及背部暗红色结节及瘢痕,伴前额粉刺1年余。症状包括易感冒、怕冷、面色晦暗、面部及背部丘疹、结节、囊肿,大便溏。舌质淡,苔滑,脉濡滑。中医诊断为粉刺,证型为脾虚痰凝、先天禀赋不足,病因病机为苦寒伤脾,脾伤不运,聚湿成痰,痰阻气机,肺气不宣,毛窍闭塞。
脾虚痰凝痤疮先天禀赋不足苦寒伤脾
查看详情 →
4岁女童,消瘦肚膨4个月余。先天不足,后天失调,饮食伤脾,大便飧泻,渐见精神困顿,消瘦肚膨,腹痞便溏。舌质澹红、苔薄白,肝肋下3cm,脾肋下4cm。由实而虚,虚实夹杂,正虚瘀结之证。
脾虚疳证积滞虚实夹杂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5岁,女性。主诉便秘20年,常7~8日大便1次。症状包括大便干燥、面色皖白、身体疲乏、纳食不馨、饥不欲食。舌质澹,苔薄,脉弱细。辨证为脾虚不运,不能为胃行其津液。
脾虚不运便秘面色皖白身体疲乏
查看详情 →
60岁女性,便秘2年,伴腹胀、头昏沉、口黏。舌体胖,质暗,边有齿痕,苔薄白腻,脉沉弦小滑。辨证为脾气亏虚,湿浊内停,气机阻滞。舌质暗红,苔薄,脉沉弦。病机为脾虚湿盛,气机阻滞,导致肠道传导失职。
脾虚湿滞便秘气机阻滞肝胆疏泄不利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女性。主诉排便困难10年余。大便干结,6~7日1次,排出困难,腹胀不适。舌质紫暗,苔薄白,脉弦。结肠镜示结肠黑变病,乙状结肠管状腺瘤。血压120/85mmHg。上腹正中及剑突下有条索状物,压痛。左天枢(+)、胆明(+)。病程10余年。
脾虚便秘结肠黑变病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女性。双眼视物不清、眼痛1个月。双眼结膜充血,角膜后壁KP,房闪阳性,虹膜纹理不清,花边脱落,晶状体前囊点状色素环,瞳孔药物性散大。舌苔薄白,脉弦。诊断为双眼瞳神干缺症(双眼虹膜睫状体炎)。复诊时出现多汗、心悸,脉沉无力。裂隙灯检查示双眼结膜不充血,角膜透明,虹膜纹理尚清,瞳孔圆,对光反应灵敏,晶状体前囊有色素环。
脾虚瞳神干缺症肝火上炎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女性。主诉便秘20年,常七八天大便一次。大便干燥无结块,面色皖白,身体疲乏,纳食不馨,饥不欲食。舌澹苔薄,脉象弱细。中医病名属便秘,证型为脾虚不运,病因病机为脾虚不运,不能为胃行其津液。
脾虚不运便秘
查看详情 →
76岁男性,反复呃逆3月余,伴大便干结,老年性痴呆病史,性情急躁。舌质红,苔黄厚,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肝胃不和,肝郁脾虚。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肝木克脾,脾虚肝郁,肝气犯胃,胃气上逆。望诊见舌质红,苔黄厚;闻诊无特殊;问诊见呃逆、大便干、自汗、失眠;切诊见脉弦细。
肝郁脾虚脾虚呃逆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岁,主诉食纳欠佳、夜寐不宁、大便溏薄完谷不化、小便短黄。营养发育极差,肌肤不丰,毛发干枯,面色苍黄,头大项细,肋骨串珠。血红蛋白6.3g/L,红细胞4.5×1012/L,白细胞15×109/L。中医辨证为脾疳。病因病机为脾气亏虚,运化失职,统血功能失调。舌象未明确描述,脉象沉细。
脾虚脾疳血亏运化失常
查看详情 →
患者小腹患虱瘤,脓水淋漓。瘤生颊间,痒不可忍,火烘炙可暂时缓解。背痒,隐起如覆盆,饮食日减。额角患瘤,剖之得黑石棋子。中医病名为虱瘤,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为体内寄生虱子所致。面色未提及,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包括痒、脓水、饮食减退,脉象未提及。
脾虚虱瘤肾虚肝火
查看详情 →
7岁男童,面黄肌瘦,低热,皮肤干燥,毛发焦枯,脘腹胀大,青筋外露,腹痛,精神困倦,食欲减退,大便时泻时止,小便黄赤,舌干少津,苔微黄,脉细弱无力。中医病名脾疳,证型脾虚气弱,病因病机为素体不足,脾胃虚弱,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脾失健运。望诊见面色萎黄,舌干少津,苔微黄。闻诊无特殊。问诊见食欲减退,大便不调,精神困倦。切诊脉细弱无力。
脾疳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要症状为腐处渐红、颧上余硬略软、胃复、沉迷嗜卧、腹膨有形。病程未提及。中医病名为走马疳。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阴胃两伤,脾土不运,余毒结于阳明不化。舌红。脉细数。
脾虚走马疳阴伤余毒结于阳明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