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30岁,男性。主诉胃胀痛6天,伴随口干苦、食纳差、胸痛、大便干、尿黄。中医病名胃胀痛,证型肝胃不和,肝郁化火。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肝热胆火上乘。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显示症状及病史,切诊见舌红苔黄、脉沉弦。
头昏胃胀痛肝气郁结肝郁化火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男性,反复发作四肢抽搐、口吐涎沫2年余,加重2个月。头昏沉重如裹,精神不振,肢倦乏力,咯吐痰涎,纳谷不馨,腹胀恶心,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薄略腻,脉沉缓。中医病名为痫证,证型为痰涎壅盛、蒙蔽清窍。病因病机为脾虚生痰,痰随肝风上扰清窍。望诊见舌质淡,苔白薄略腻。闻诊未见特殊。问诊见头昏、痰涎、纳差、腹胀。切诊见脉沉缓。
头昏癫痫痰涎壅盛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患者20岁,男性。便前流精症,病程10个月,大便色黄成条,间隔3~7天一行,伴食减肌瘦、神疲肢倦、头晕。脉象细弱。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气味未提及,病史中有受惊史。中医诊断为便前流精症,病因病机为受惊伤肾,气虚精滑。
头昏便前流精肾气不足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心悸、头昏、胸闷、出汗、四肢厥冷、发麻。病程近数月。中医病名属心病,证型为阴阳两虚。舌质暗红,脉沉细,后转为弦细。心脏听诊心律整齐,心率由56次/分增至72次/分,血压正常。患者有肝炎史,面色不华。
头昏心悸胸闷四肢厥冷
查看详情 →
女,47岁,阴道出血月余未净,月经先期,经期长达半月,量多,腰酸痛喜按,左下腹痛,头昏,心慌,怕冷,四肢酸软乏力,时汗出,纳少乏味,口干喜冷饮,大便两日一行,睡眠差,两目干涩而胀,双下肢浮肿,舌澹胖,脉沉细,子宫稍大,小便有蛋白、红细胞少许,气血两虚,脾肾不足,病程长,月经失调,失血后气血虚证。
头昏更年期月经失调气血两虚脾肾不足
查看详情 →
女,55岁,高血压病史1年,甲状腺瘤手术史1年,脑梗死右侧面神经瘫痪后遗症1年。右面部麻木疼痛,颜面及肢体肿胀,手足冰冷,手脚不敢伸入冷水,遇阳光则拘孪不适,头部重闷感,口有咸味,夜寐不安。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涩。寒凝经脉,气血不畅。
头昏高血压寒凝经脉气血不畅
查看详情 →
女,78岁,主诉头胀,鼻塞,身热,大便干结,病程一周。中医病名阴伤之证,证型肝阳上越,病因病机阴虚外感。望诊舌色澹黄,闻诊未提及,问诊有头胀、鼻塞、身热、大便干结,切诊脉弦数而劲。
头昏肝阳上越阴伤之证肠燥便秘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6岁。下肢及面部浮肿1月余。下肢凹陷性水肿,面部浮肿,活动后心慌、胸闷,头昏沉,眼干涩,视物模煳,大便干。面色㿠白,面色晦暗,精神欠佳,言语声低无力。舌质暗,苔白润,脉滑。中医诊断水肿,病机为肝脾肾功能失调。
头昏糖尿病肾病脾肾阳虚肝脾肾功能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6岁。主诉头昏,全身肌肉颤动,病程一个月。中医病名白细胞减少症,证型脾虚肝郁,肺胃不降,内脏失调。病因病机为脾虚肝郁,气血失调。望诊舌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有头昏、肌肉颤动、多梦、耳鸣、腿麻、舌尖疼痛、乏力、易感冒等症状。切诊脉象细濡、关寸较大、沉涩。
头昏白细胞减少症脾虚肝郁肺胃不降
查看详情 →
田某,63岁,项强不遂,头昏,头痛,口干,失眠,视物不清,大便数日不解,尿不利。舌红无苔,右数左沉伏。中医病名属肝阳夹痰浊上蒙,证型为肝阳上亢,病因病机为肝阳上扰,痰浊上蒙清窍。望诊见舌红无苔,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多项症状,切诊见脉右数左沉伏。
头昏脑动脉硬化肝阳上亢痰浊上蒙
查看详情 →
18岁女性,月经不调,量少,3月未转,头昏纳少,精神疲倦,白带多而稀。脉细,舌苔薄白。中医病名:月经不调。证型:脾虚。病因病机:思虑劳倦伤脾。舌有红点,苔薄。脉细带弦。
头昏月经不调脾虚带下过多
查看详情 →
24岁男性,水肿1年,腹胀膨大,小便量少,面浮,下肢按之凹陷,口干不欲饮,脘腹嘈杂,时泛黏液,大便溏薄,腹围93厘米。舌苔白腻,脉弦滑。中医病名肝络瘀阻,证型肝络瘀阻,病因病机肝络瘀阻。面色浮肿,舌苔白腻,脉弦滑。症状包括水肿、腹胀、小便量少、口干、脘腹不适、大便溏薄。
头昏慢性肾炎肝络瘀阻腹水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8岁,男性。主诉包括头昏、肢软、行走恍惚、气短、动则出汗、失眠、怕冷。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虚劳,证型气血亏虚。病因病机为失血导致气血两虚。望诊面色不华,舌苔薄白,质澹。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头昏、心慌、体力恢复、自汗。切诊脉沉细,二诊脉和缓有力。
头昏失血性贫血气血亏虚体力虚
查看详情 →
女,71岁,失眠4年,入睡难,夜眠4~5小时,多梦。胃中空感,喜冷食,头汗多,喜叹息,心烦,口渴,小便不利,大便干。舌红,苔白腻少津,脉弦滑。辨证为少阳郁热,诊断为失眠。
头昏失眠少阳郁热阴虚
查看详情 →
苏某,男,42岁。腰困痛、背胀、头昏、口干1个月余。中医诊断:腰痛,头昏。证属肾阴不足,脾胃虚弱。面色淡黄,舌淡胖有裂纹,苔剥脱,舌下静脉未见充盈。脉沉细。病程1个月余。尿蛋白(++),尿素氮、肌酐、尿酸升高。辨证分析提示肾精亏虚,胃阴不足,脾气亏虚。
头昏腰痛肾阴不足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女,52岁,头昏,面赤,目蒙,眩晕,目流涎,腰疼,膝痛,大便结,小便黄,睡多梦,失眠,舌红,苔黄,脉弦数,眩晕,肝风内动,肝肾阴虚阳亢,肝风阳证,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头昏眩晕肝风内动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5岁。主诉心胸部堵塞感,四肢厥冷,周身瘫软无力,冷汗自出,心胸闷乱,舌头强硬,不能言语。病程6年,3年前加重,近来发作频繁。中医诊断痰厥,病位在心胸,病本在脾胃,病机为痰湿阻塞心胸,阴阳气不相顺接。望诊颜面苍白,舌体强硬,舌质澹,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有心胸部堵塞感、四肢厥冷、冷汗、心胸闷乱、舌强不能言语。切诊脉虚软,两尺甚虚。
头昏痰厥心胸堵塞四肢厥冷
查看详情 →
患者71岁,男性。初诊时症状为目黄、身黄、尿黄,上腹部胀痛。现症见头昏、全身乏力、尿频、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细。腹部B超示胰头低回声包块,B超提示胰头癌并腹腔淋巴结肿大。二诊舌质澹红,舌苔白,脉细。三诊舌红,舌苔黄厚腻,脉细弦。四诊舌质澹红,舌苔白腻,脉弦细。五诊舌暗红,舌苔黄腻,脉弦细。诊断为胰腺癌,中医病名属症积,证型为气血双虚、热毒交阻,病因病机为气血亏虚、瘀毒交阻。
头昏胰腺癌气血双虚热毒交阻
查看详情 →
女性,59岁,失眠10余年,加重1年。主症为入睡困难、噩梦纷纭、易醒、日间精力差、情绪低落、烦躁易怒、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易疲乏、寒热不调、头昏沉、两颧潮红、胸闷善太息、不思饮食、夜尿频多、大便质干。舌质暗淡,苔少,脉沉细弦。中医诊断为不寐病,阳虚肝郁证。
头昏失眠阳虚肝郁抑郁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女性。主诉胃脘疼痛不适反复发作2年。主要症状包括胃胀、嗳气、反酸、进食后不适、大便干、腹部怕凉、心烦急躁、汗出多、饮食不慎则腹泻、消瘦、头昏胀。面色萎黄。舌质黯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胃痛,属脾虚肝侮,肝胃不和。
头昏胃痛脾虚肝侮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