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48岁,心悸、心慌、乏力、气短促、胸部隐痛、闷胀、畏寒、四肢厥冷、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睡眠差、小便短少。面色淡白、少神,舌淡胖、苔水滑、舌边有齿痕,脉沉细微。诊断为少阴病,阳气式微,气虚血瘀,浊水停滞之证,证从寒化。
心悸气短气虚血瘀少阴病阳气式微
查看详情 →
患者月经量多伴经期延长6个月,月经第四天量多色暗红有血块,心悸气短,全身乏力。舌澹紫,苔薄白,脉沉涩细。子宫前壁肌层见稍强回声,边界清,部分突出于黏膜。中医病名属月经失调,证型为气虚血瘀,病因病机为气血劳伤,痰瘀阻滞胞脉,血不归经。舌澹紫,苔薄白,脉沉涩细。
气虚血瘀心悸气短月经量多痰瘀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9岁,男性。主诉心口满闷隐痛,活动后心悸气短,双下肢午后微肿。病程多年,反复发作。中医病名胸痹,证型气虚血瘀,痰瘀互阻。望诊面色少华,舌澹红,苔白腻。闻诊无特殊。问诊有心胸满闷隐痛,动则心悸气短,下肢浮肿。切诊脉弦细而时乍数。
气虚血瘀心悸气短痰瘀互阻胸痹
查看详情 →
男,76岁,心慌间作10余年,双下肢浮肿2年。心阳不振,气虚血瘀,风湿瘀滞于肌肉关节经脉。唇舌发绀,按脉虚弱,参差不齐。自觉身重,汗出恶风,稍有感寒过劳即发,发则心悸,额出冷汗,端坐呼吸,小便少,面睑肿。心率106次/分,心律不齐,有双期杂音,房颤律。
心悸气短心阳不振气虚血虚风湿瘀滞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心慌、胸闷、活动后气短乏力。中医病名属心系疾病,证型为气虚血瘀,心阳不足。望诊见舌胖紫暗苔白,舌胖紫暗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心慌、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切诊见脉细弱数,细弱,沉细。
心悸气短气虚血瘀胸闷心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主要症状为胸闷、心前区刺痛,含服硝酸甘油可稍缓解,心悸气短,平地步行即感心累,面足浮肿,小便短少,大便溏,饮食少味,时有晕眩,手足麻木,口渴不欲饮。舌质澹胖苔白润,脉细涩而参伍不调,夹杂屋漏之象。辨证为气虚血瘀、心阳不振,夹杂水湿浸渍。
气虚血瘀心悸气短冠心病心绞痛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心前区憋闷、隐痛,病程自1994年春起。中医病名属胸痹,证型为气虚血瘀,心阳不振,夹痰瘀及水湿浸渍。望诊见面白浮肿,唇色浅紫,两足轻度浮肿。舌质澹胖,苔白润。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心悸气短,面足浮肿,小便短少,大便溏,饮食少味,眩晕、手足麻木,口渴不欲饮。切诊见脉细涩而参伍不调,夹杂屋漏象。
气虚血瘀心悸气短冠心病心绞痛心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女,29岁。下午劳动后突发口唇青紫、心慌,每日下午发作,发作前背部恶寒,四肢发冷,指甲青紫,手心手背发紫,全身血管青紫,心悸气短,全身酸痛、窜痛、痛处跳动,头晕目酸,面色苍白,欲便不出,纳差,口渴欲饮。舌澹、苔白,脉沉弦涩。中医诊断为全身青紫疼痛,证属气虚血瘀。病因病机为气虚致血行不畅,瘀阻经络。
气虚血瘀心悸气短全身青紫唇青紫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胸闷痛、心悸气短、乏力汗出、手足凉畏寒、小便清长、排便无力有时便秘。舌质暗澹有瘀点瘀斑,舌苔白,脉沉细涩。证属阳虚血瘀。
心悸气短阳虚血瘀胸闷痛乏力汗出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男性,主诉冠心病心绞痛,近3个月胸闷憋气,心前区隐痛,头晕急躁,心悸心慌,活动易汗,气短乏力。舌质澹暗,苔薄白,脉细弦。辨证为心肝失调,气虚血瘀之候。
气虚血瘀心悸气短冠心病心绞痛心肝失调
查看详情 →
女,47岁,主诉心悸气短,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双下肢浮肿,尿少腹胀,病程较长。心肾阳衰,水湿停蓄,气虚血瘀。面色紫暗,指甲青紫,口唇紫绀,畏寒肢冷,脉涩有结象。
气虚血瘀心悸气短风湿性心脏病心肾阳虚
查看详情 →
男,76岁,心慌气短,憋闷汗出,身重,汗出恶风,感寒过劳即发,病程10余年。风心病、阵发性房颤、心功能不全。心悸,额冷汗,端坐呼吸,下肢肿,小便少,面睑肿,唇舌紫绀,脉虚弱、参差不齐。风湿舍心,心阳不振,气虚血瘀,风湿瘀滞于肌肉关节经脉。
气虚血瘀心悸气短风心病心阳不振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