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寒+便血+脾虚

患者57岁,女性,反复大便带血4年余,加重半年。大便带血,色鲜红,每日10余次,腹隐痛,腹泻,大便结燥,血与便混合而下。舌淡红,苔白腻厚,脉沉细。中医诊断便血(脾肾阳虚)。脾肾阳虚,肾阳虚则脾土不温,脾虚失统血,形成远血证。脾虚失运化,故纳呆,脘痞。
便血脾肾阳虚脾不统血舌淡红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3岁。皮肤紫斑,牙龈及鼻出血、便血三个月。低热,全身无力,头晕,心跳,食纳不佳,四肢颤抖,腰腿酸痛,夜寐不实,面色黄白,精神萎靡。舌质淡、有紫色斑点、苔薄白、根稍灰。脉沉细无力。中医辨证为气血两亏,脾肾不足。舌象见淡紫斑点,脉象沉细无力。
再生障碍性贫血气血两虚脾肾不足瘀血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男性,便血10年余。排少量血便,色鲜红,有时呈喷射状,大便每日2次,质不稀。上腹正中至脐上2cm有一条索状物,左少腹叩击呈鼓音,中脘及左天枢压痛。溃疡性直肠炎,辨证为脾虚血瘀证。舌淡,脉细弱。便血反复,伴大便性状改变,腹痛不明显,睡眠佳。
便血脾胃虚寒脾虚血瘀证黏液便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主诉胃酸过多、胃痛、大便燥结、劳累后大便潜血。舌淡苔白,脉沉弦而细。诊断消化性溃疡,肾虚。病程未明确。面色未提及,舌象舌淡苔白,脉象脉沉弦而细。病机未明确提及。
胃阳虚寒脾虚气滞便血虚寒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女性。主诉下腹部疼痛不适,疼痛部位喜暖怕冷,疲乏困重,大便溏稀伴血便,便血呈鲜红色,次数多,无黏液,无排便不适感。病程6小时。中医诊断便血,证型脾胃阳虚。望诊舌质澹,苔薄白。闻诊无特殊。问诊有下腹部疼痛、疲乏、食欲及睡眠欠佳。切诊脉沉细。
便血虚寒便血脾胃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腹痛、便血、发斑,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脾虚寒证,证型脾虚寒证,病因病机为脾阳素虚,中气不足,寒凉伤中,统摄无权。面色苍白,舌澹胖无华,苔白薄而润,脉弦缓无力,腹部拘急冷痛,四肢内侧有密集紫斑,食不得入,口干喜热饮食,自幼食少便溏,形瘦乏力,因食冰棍诱发发病。
脾虚寒证便血脾阳不足发斑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腹胀、腹痛、肛门坠胀,大便变细、色黑、排便不通畅,夹有黏液或脓液样便。中医辨证为气血双亏,瘀毒内结。望诊见慢性病容,体虚无力,舌淡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腹部疼痛至腰骶尾部,纳少。切诊见脉细弱无力。
直肠癌气血双亏瘀毒内结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主诉胃出血、吐血、大便黑色1周。胃烧痛,面色苍黄,舌暗红苔白,脉沉弦细无力。中医病名胃痛出血,证型脾胃虚寒,脾不统血。病因病机为胃热过盛,脾不统血,脾虚血郁,气血虚。望诊面色苍黄,舌暗红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胃烧痛、吐血、大便黑色。切诊脉沉弦细无力。
脾虚血郁胃痛出血脾不统血胃热过盛
查看详情 →
男,69岁,反复腹泻10个月。腹泻每日2~3次,质稀、欠通畅,伴有不消化食物,腹胀攻窜里急,肛门不适,纳差乏力,口干欲饮,喜温,畏冷,汗出,夜寐不安。唇色暗,舌澹质胖,苔薄黄有裂纹,脉弦。既往脑出血病史,遗留右侧肢体活动欠利、半身怕冷,急躁易怒,烘热汗发。中医诊断泄泻,辨证脾虚湿盛,气机不畅。
脾虚湿盛泄泻气机不畅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女性。主诉胃脘疼痛7日,黑便3日。病程10年,反复发作。中医诊断胃痛(脾胃虚寒)、便血(脾不统血)。主要症状包括胃痛喜暖喜按,口淡不渴,畏寒怯冷,黑便如柏油,体倦乏力,动则气短,少气懒言,不欲饮食,脘腹胀满,大便溏薄,夜寐不安,形体消瘦,面色苍白。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脾胃虚寒便血胃痛脾不统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8岁,男性。主诉餐前腹痛,突发晕厥。病程近两年。中医病名便血。证型中虚气弱、胃寒肝热。病因病机脾失统血,血不循经,血溢胃肠。望诊面色萎黄。闻诊未提。问诊有胃脘隐痛、喜温喜按、反酸泛恶、嗳气纳呆、便黑色软便。切诊脉舌同前。
脾虚便血胃寒肝热
查看详情 →
4个月男婴,大便带血1月余,便稀日2次,精神略烦躁,肛周红,舌红苔白略黄腻,指纹紫。中医诊断便血,证型湿热蕴肠。主诉便血,病程1月余。舌红,苔白略黄腻,指纹紫。便血,大便稀,纳眠一般,小便调。肛周红,腹软,叩诊鼓音。便常规潜血(+)。
便血湿热蕴肠大便稀便稀腹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9岁,男性。主要症状为长期咳嗽、气累神倦、不能作重体力劳动,近月咳喘加重,不能平卧,双下肢浮肿,食欲不振。中医病名为咳喘,证型为肺脾肾气虚,病因病机为肺虚及脾,子夺母气,痰结气窒,气血循环不健,三焦水道不利,脾气久虚不能统摄血液。望诊见面色窘白,唇舌指甲青紫,苔白滑。闻诊言语无力。问诊提示咳痰白粘,腹稍膨,无明显压痛。切诊脉沉弱数。
脾虚虚寒咳喘心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大便下血,时发时止,病程四五年,近期发作剧烈,血色鲜红,量多,日五六次,伴肛门坠脱、头晕眼黑、气短心跳、食不甘味、面色苍白、身疲神倦,脉微无力。中医诊断为直肠、肛门出血,病因病机为身体素亏,气血运行不周,胃肠郁热,大便燥结,粪毒无由排泄,迫血下行,瘀潴肠内,灌注既满,一泻而下,反复出血。望诊见面色苍白,舌象未提及。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症状复杂,病史较长。切诊见脉微无力。
便血脾虚气血不足肠热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主诉胃痛反复发作十年,近因受寒诱发,伴呕血、黑便。胃脘隐隐冷痛,喜温喜按,面黄肌瘦,精神紧张,畏寒肢冷,腹胀食少,泛吐清水,呕血,大便溏泻色黑。舌淡苔白,脉沉细弱。证属虚寒胃痛合并呕血、便血。胃镜检查示多发性溃疡,可疑恶变。
虚寒便血脾虚胃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6岁,女性。脘腹隐痛,大便带血,病程两个月。中医诊断为中焦虚寒,运化无权。病因病机为脾虚失统,血不归经。面色苍白,舌薄白,脉芤迟。体倦明显,形寒畏冷,下肢浮肿。
便血中焦虚寒脾虚脾气虚损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9岁,男性。主诉腹泻5年余,近1年伴有周期性便血。病程较长。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气虚下陷,脾阳不振,血失统摄。面色㿠黄,舌淡白,苔白润,脉细缓。倦怠乏力,头晕心悸,语声低微。
脾虚气陷肠风下血脾不统血中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腹痛反复发作年余,寒热不已,大便或泄或干,便血,纳谷不佳,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脉虚软,舌淡无苔。中医诊断太阴虚寒,营卫失和,脾不摄血,中下虚寒,营卫失调。四诊见面色萎黄,舌淡无苔,脉虚软、沉、细。
脾虚阳弱脾土虚寒便血营卫失调
查看详情 →
女性,56岁,主诉腹泻史3年,腹痛绵绵,下利坠胀,形成血痢。近期症状包括大便脓血,日行15次以上,食纳减少,蜷足卧床,无汗,腹中冷痛,便血色紫黯,小腹坠胀,气短息微,面色白,不发热,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诊断为虚寒下痢。病机为花甲之年,正气素虚,得暖则舒。
虚寒下痢脾虚统血便血紫黯中虚脾湿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便血1个月。大便色黑,食欲不振,倦怠乏力,语声低微,手足浮肿,少寐多梦,形体消瘦,面色萎黄。便血(中焦虚寒,脾不统血)。中气虚衰,脾失统摄,血不循经。面色萎黄,双手及双下肢水肿,舌象未提。脉象未提。
便血中焦虚寒脾虚脾不统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