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47岁,眩晕、头昏、易倦乏力、月事衍期、量少、面色淡白、大便干结、纳谷不多、胃脘不适。中医病名眩晕,证型气血不足、肝肾气血不足、虚体感邪、肺咽不利。舌质淡红,苔薄,脉细弦、细、重按无力。血压偏低,低血压多年。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清空失养,肝肾气血不足,虚体感邪,肺咽不利。
气血不足眩晕低血压面色淡白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男性,主诉头晕乏力、心慌。病程2月余。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肝胆郁热,气机阻滞。病因病机为肝胆郁热,气机阻滞。面色白,头目眩晕,周身乏力,心慌气短,动则汗出,心烦急躁,失眠梦多,舌红苔白腻,脉沉弦细数,血红蛋白6g/dl,红细胞3.0×10^6/mm³,血压80/60mmHg。
心悸气血不足贫血肝胆郁热
查看详情 →
女性,49岁,长期经血量多,子宫肌瘤术后未复元,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心悸,失眠,四肢欠暖。面色稍苍白,脸部虚浮,舌苔薄白,质澹润,脉缓重按乏力。中医诊断为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心悸失眠精神萎靡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女性。主诉胸闷气短4~5年,近1月加重。高血压病史10余年。舌澹白,苔薄黄,脉沉细。面色萎黄,形体肥胖,双下肢浮肿(++)。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早搏,左室高电压。辨证为胸痹心悸,气虚血弱,心脉失养证。病位在心脾,证属气血不足,心失所养。
胸痹心悸气血不足失眠气虚血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8岁,女性。主诉头昏、眩晕、心慌、纳谷不香、夜寐欠佳。病程约1个月。中医诊断为气血亏虚证。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心脾失养,脑府失荣。望诊见舌苔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纳谷不香、夜寐欠佳。切诊脉细。
失眠眩晕气血亏虚心脾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女性。主诉反复头晕2年,加重半月。症状包括头晕、心悸、记忆下降、失眠、神疲懒言。病史示食欲减退,面色萎黄,月经量少色澹。舌质澹,苔薄白,脉细弱。中医病名心脾两虚,证型心脾两虚,病因病机为思虑过度,劳伤心脾,饮食失调致心血脾气亏耗。望诊示面色萎黄,舌质澹。闻诊未见异常。问诊示症状及病史。切诊示脉细弱。
气血不足心脾两虚心神不宁脾不升清
查看详情 →
心悸、胸闷胸痛、自汗盗汗。心虚证候,痰火瘀血阻滞心脉,气血运行不畅。面色无华,舌肿大,脉细弱。心主血脉,心神失养,情志思维异常。与小肠、肺、脾、肝、肾功能密切相关。
心虚证候心悸失眠怔忡
查看详情 →
57岁女性,主诉心慌1月余。心慌、口干、倦怠乏力、腰酸、胸闷。舌体胖大、苔薄,脉沉细。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中医诊断心悸,证属心肾亏虚。病因病机为心肾气阴亏虚,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失调,心神失养。
心悸心肾亏虚心慌口干
查看详情 →
24岁,初产无乳,乳房胀闷,病程未明。乳汁不出,心烦不安。脉沉弦。产中惊恐、怒气。肝郁气结,乳腺不畅。实证。面色正常,舌象未述。声音正常,气味未述。症状描述包括乳房胀闷、乳汁不出、心烦不安。脉来沉弦。
气血不足产后缺乳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74岁,女性,主诉心悸、怔忡半年余。既往有冠心病、心律失常病史。辨证为气阴两虚,心神失养。舌暗红,少苔,脉弦滑;后转为舌红,少苔,脉滑数。症状包括失眠、纳差、口干、自汗、盗汗、动则汗出甚。
心悸怔忡失眠气阴两虚自汗盗汗
查看详情 →
24岁女性,面部红斑,全身不适,乏力,手足干热,心烦少寐,月经提前,脸部瘙痒,周身关节疼痛。红斑狼疮。火热为患。形体消瘦,唇色深红,舌质暗红,脉弦而有力。手足干热,心烦少寐,月经提前,脸部瘙痒,周身关节疼痛。形体恢复,唇色红,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而无力。形体恢复,唇色红润,舌薄白,脉和缓。
虚证已显气血不足红斑狼疮手足干热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