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证+血瘀+气滞血瘀

男,60岁,反复胸闷5个月。胸闷遇情志不畅加剧,气短懒言,神疲乏力。舌质暗澹有瘀斑,苔薄白,脉细弦。中医病名属气滞血瘀型。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气机不畅,胸阳不宣。
气滞血瘀胸闷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2岁。肝癌肝动脉结扎术后1年余,肝区隐痛,低热,口苦,食欲不振,舌苔白,脉细弦。辨证为脾虚湿困,气滞血瘀。舌苔白,脉细弦。四诊示舌苔白,脉细弦。肝郁脾虚,热毒内蕴。舌苔黄腻,脉弦。烦热口干,舌苔黄腻,脉弦。潮热盗汗,咽干口燥,舌苔黄腻。
气滞血瘀肝癌肝郁脾虚热毒内蕴
查看详情 →
李某,女,40岁。颜面部逐渐出现色素斑,伴手足心热、夜寐不安、失眠多梦、月经后错量少有血块色暗红。两颊部可见境界清楚的澹褐色斑,额、颞部散在小片色素斑呈花纹状。舌质暗苔白,脉弦缓。中医诊断黧黑斑,证型肝肾阴虚,气血失和,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黄褐斑肝肾阴虚气血失和
查看详情 →
乔某,女,28岁。面颊蝶形红斑,关节酸痛,下肢浮肿,腰酸,尿少。病程未明。系统性红斑狼疮。热耗肾阴,真阴亏损,精不化血,脾乏元阳蒸腾,肾阳匮乏,水液代谢失调,肾气虚怯,开合失权。面色苍白少华,头晕,肢酸乏力,食欲不振,下肢浮肿,压之陷指。尿蛋白(卅),红细胞20~25个/高倍镜,血沉70mm/h,胆固醇480mg%,血压200/150mmHg。
血瘀水停系统性红斑狼疮肝肾亏虚气血失调
查看详情 →
女,40岁,腰痛伴镜下血尿2年,近日加重。腰酸痛,乏力,畏寒,月经减少,夜尿频多。舌暗边有齿痕,苔薄,脉沉细。腰痛,脾肾两虚,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慢性肾炎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54岁女性,主诉子宫肌瘤切除术后4年,出现面部乍赤、上半身乍热汗出、双目胀痛、恶心、颈部疼痛。脉弦数,苔白薄。面乍赤,乍热乍汗,身乍寒,目胀,恶心,颈部疼痛。相火冲击,少阳、厥阴之象。
气滞血瘀绝经前后诸症肝胆火郁血热络瘀
查看详情 →
陶某,50岁。主诉咽喉部不舒服9个月,伴痰中带血,多言或高声后疼痛。左声带后1/3处见鲜红肉芽样组织,舌薄苔,脉平。左声带鳞状上皮增生伴急慢性炎。左声带后端赘物,充血,舌边有齿痕,脉细。声带息肉伴血管内皮增生。左声带后壁见翳样物,色微红。右侧声带吸气时充血。舌少苔,质红,脉细弦。气滞血瘀,气血循环失畅,痰浊内蕴。
气滞血瘀声带息肉痰浊阻络虚火扰动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女性。月经后错半年余,周期28-60天,带经7天,血量偏少,色鲜红,有血块,伴腰酸乏力、汗出较多。舌红苔白,脉沉细。B超示子宫内膜0.8cm,双卵巢多囊样改变。辩证为痰湿血瘀。
痰湿血瘀肾虚证月经后错肝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女性。主诉为反复发作的喘嗽、憋闷,病程20余年,伴有咽喉痒、痰多、气短、胸闷、汗出、不能平卧。体态丰腴,面色晦暗,唇色暗红,舌质暗红,苔薄白少津,脉弦滑数。中医病名为哮证,证型为痰热蕴阻,肺失宣肃。病因病机为痰热内蕴,肺气失于宣降,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过敏性哮喘痰热蕴肺肺失宣肃
查看详情 →
魏某,42岁,女性。主诉胃胀反复发作一年,加重一个月。中医诊断痞满,证属脾胃虚弱,肝气郁结。病程一年。舌质澹,苔薄白,脉细弦。辨证脾失健运,气机阻滞,肝气郁结,肝横逆犯胃。舌质暗澹,脉弦细。
气滞血瘀胃胀脾胃虚弱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女,29岁,失眠伴右腹疼痛9个月余。多梦、晨起困乏、头胀痛、右腹部疼痛按压缓解、腰部酸困休息后缓解、纳差。舌质红,舌体胖大,苔少,脉沉弱。脾气差,易生气。不寐。痰瘀互阻,气虚血瘀,肝郁化火。舌质红,舌体胖大,苔少,脉沉弱。
气虚血瘀失眠肝郁化火痰瘀互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女性。主诉心慌心悸2个月,加重2天。症状包括心悸不安、动则加重、气短、自汗、口干少津、心烦不安、头晕耳鸣、体虚胖、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而代。中医诊断心悸,证型气阴两虚。病因病机为心阴血不足,气滞血瘀。
心悸气阴两虚脉细数心烦不安
查看详情 →
55岁男性,乏力、口渴10年,腰酸乏力,目胀,咽干,有时胸闷疼痛,小便调,大便稀。舌红暗,苔白腻,脉弦。消渴病,气阴不足,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气阴不足消渴病冠心病
查看详情 →
女性,58岁,乏力,腹胀,间断咳嗽,纳食不香,舌淡暗、苔白略厚,脉细沉,脾肾亏虚,痰瘀互结,气滞、血瘀、痰凝聚于下焦。
气滞血瘀脾肾亏虚痰瘀互结少腹为病位
查看详情 →
男,46岁,左侧胸壁疼痛4个月,疼痛拒按,痛如针刺,触之加重。舌边红,脉弦涩。毒热未清,气血凝滞。辨证为气滞血瘀,病程迁延,疼痛持续,局部色素沉着,无疱疹。
气滞血瘀带状疱疹毒热未清气血凝滞
查看详情 →
陈某,男性,65岁,偏头痛间作5余年,发作无明显规律,左侧头部疼痛连及眼部眼胀、耳根不适,右侧头部搏动样疼痛,怕光,夜寐欠安。舌质偏红,苔薄腻,脉滑。证属肝阳上亢兼夹痰。病因病机为肝阳上亢,痰湿内蕴,上扰清窍。
气滞血瘀偏头痛肝阳上亢痰浊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男性。肝区隐痛伴大便溏薄1年,脘腹怕凉,手足心汗多如水洗样2年。胁痛,气滞血瘀,脾肾阳虚证。面色晦暗,舌质暗,脉弱。肝区时有隐痛,偶有刺痛,大便溏薄,每天4次,脘腹怕凉,手足心汗多。脉弱。
气滞血瘀胁痛脾肾阳虚便溏
查看详情 →
女性,30岁,月经后期,量少不畅,颜色紫黑,夹血块,少腹胀痛拒按,下肢窜痛,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紧,证属气滞血瘀,阻于经脉
气滞血瘀月经后期冲任不畅血块排出
查看详情 →
患者右胁疼痛、纳差、乏力半月。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中医病名胁痛,证型肝郁脾虚证。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湿热疫毒隐伏,气机阻滞,脾失健运,气血不足。望诊见舌质偏红,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纳差、乏力、精神疲惫。切诊见脉沉细。
肝郁脾虚证气滞血瘀慢性乙型肝炎肝血不足
查看详情 →
女,75岁,右胸背部疼痛1个月余,心烦易怒,口苦咽干,夜间痛甚,食纳不香,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质暗红,苔黄,脉弦滑。中医诊断蛇串疮,证属气滞血瘀,余毒未清。右胸乳至后左背部见深褐色色素沉着,呈带状分布。
气滞血瘀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余毒未清心烦易怒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