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男性,反复皮肤红斑、小便异常2年,复发10天。面色萎黄,舌质红,苔白,脉弦数。紫癜病,脾胃湿热;风热乳蛾。皮肤紫癜,咽微痛,红,乳蛾稍大,小便黄,蛋白(+++),红细胞(-)。舌体大小正常,舌底脉络暗红,脉弦数。血常规示白细胞升高,尿常规示蛋白(+++)。中医病名紫癜病,证型脾胃湿热,病因病机脾胃虚弱,饮食积于中焦化热,灼伤血脉,血溢脉外。
气虚血瘀血瘀紫癜病风热乳蛾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男性。主诉形体中等,面泛潮红,翕然如醉状,常年久居寒凉之所,体力下降,活动后胸部刺痛,持续数分钟,伴汗出乏力气短,晨起寒凉或劳作后诱发。平素怕热,纳眠可,二便调。心电图示房颤律,ST-T段缺血性改变。既往有血脂异常及多年吸烟史。初诊见舌绛,苔薄黄,脉三五不调。辨证为心阴虚损、气阳不足、心血瘀阻。复诊辨证为心气阳虚、心血瘀阻。
心血瘀阻冠心病心阴虚损心气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男性,主诉满头顶反复长疙瘩流脓2年多。病程较长,症状包括头顶脓疙瘩、溃破流脓、疼痛作痒、头皮下空腔、紫褐色改变。舌苔薄白,舌质正常,脉沉弦。中医诊断为蝼蛄疖,证型为湿毒蕴结于肌肤。病机为湿毒蕴结,气血凝滞。
湿毒蕴结气血凝滞瘀血不去头皮下空腔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4岁,女性。主诉月经后期10年,2~3个月一潮,6~7天净。经量正常,色红,夹大量血块,伴下腹痛,带下色白,纳可胃胀便秘。舌象澹红,苔薄白,脉细。中医病名月经后期,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面色未提及,舌象澹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月经情况、带下、纳差、胃胀、便秘。切诊脉细。
血瘀月经后期气滞阴虚
查看详情 →
25岁女性,产后双下肢疼痛2月余,伴有肿胀、疼痛、行走困难,自觉筋短作抽,食欲不佳,口渴思饮,大便干,尿少色黄。舌质红,苔白腻,脉沉弱。辨证为湿热阻络,气血瘀滞。西医诊断为产后双下肢栓塞性静脉炎。
气血瘀滞产后双下肢痛湿热阻络筋短作抽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主诉衄血、腰酸、经来少腹刺痛、形肉消削、胃纳日减、骨蒸潮热、夜间盗汗、少寐心悸、头目昏眩。中医诊断为血瘀实证之痛经,瘀热互结,蓄结胞宫。望诊见舌偏红,边布瘀点;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经期努力伤络、瘀血停聚胞宫;切诊脉细数,重按带涩。
血瘀痛经瘀热互结肾中真阴耗骨蒸潮热
查看详情 →
38岁,两侧小腹疼痛反复发作3年,劳累后加重,腰骶酸痛,肛门坠痛伴里急后重感,白带增多,经前乳房胀痛,经量多,经色暗夹血块,情志郁闷,烦躁易怒。舌暗紫苔薄白,脉弦。盆腔淤血综合征。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气机不利,血行不畅,不通则痛。
气滞血瘀盆腔淤血综合征经量多经色暗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女性,经行腹痛20余年,加重3年,经行第1~3天腹痛剧烈,经血色暗有血块,月经周期提前,平素怕冷。舌质略暗苔薄黄白,脉沉弦。中医诊断为瘀阻胞宫之痛经,病机为瘀阻胞宫,气血运行不畅。舌象略暗,苔薄黄白,脉沉弦。
气滞血瘀痛经瘀阻胞宫寒凝胞宫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6岁。主诉头痛月余,痛甚则昏厥,伴心烦易怒,睡眠不安,饮食欠佳。舌质红润无苔,脉弦有力稍兼涩。辨证为气滞血瘀,脉络不通。头痛、青筋显现、舌红无苔、脉弦有力稍兼涩。脉弦有力稍兼涩。
气滞血瘀颞骨炎肝肾阴虚脉弦数
查看详情 →
女,32岁,失眠伴月经不调1年。面色晦暗,眼周发黑,情绪低落,精神少气懒言,失眠午后及夜间潮热汗出,月经量少色黑,经期延后,小腹刺痛,口干苦不欲饮,大便干结,舌质淡胖有齿痕瘀点,脉细涩。中医病名:失眠、月经不调。证型:气虚血亏,瘀血内停。病因病机:气血亏虚,瘀血内阻,房室不节,心阴暗耗,心阳浮越,气血不畅,魂魄不藏。
失眠月经不调气虚血亏瘀血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男性,主诉右侧肢体颤抖、发僵、行步困难,病程自1999年8月起。中医诊断为颤证,证型为肝肾阴虚,血瘀风动。体征包括表情呆板、反应迟钝、面具脸、颈背前倾、言语构音不清、右手握物不稳、右上肢震颤轻微、右下肢震颤幅度中等、肌张力增高呈铅管样强直、巴宾斯基征阳性。头颅CT提示左侧基底节区腔隙性梗死。
血瘀风动帕金森综合征肝肾阴虚肢体震颤
查看详情 →
49岁女性,经后小腹坠胀伴腰困1年余,神倦乏力眠差梦多记忆力差,纳少知饥,少食即饱饥时心慌,月经量少色暗有少量血块,形瘦长面黄少泽,情绪抑郁。脉小软而短,舌胖有齿痕。中医病名属妇科病症,证型属气虚血瘀,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气机不畅、痰凝血瘀。望诊见面黄少泽、舌胖有齿痕,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情绪抑郁、症状持续,切诊脉小软而短。
气滞血瘀子宫肌瘤脾虚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73岁,女性,主诉两胁下硬满刺痛难忍5月。慢性肝炎病史10年,右肘关节手术后出现两胁持续性针刺样疼痛,痛处固定。面色黧黑无华,舌质淡有瘀斑,脉弦混。两胁下按之硬,明显触痛。中医诊断积证,证型为肝气郁结瘀血停着,病位在血分、五脏,病因病机为肝病日久,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脏腑功能失调。
肝气郁结瘀血停着积证肝硬化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主诉头晕胀、右半身麻木、语言謇涩、口向右歪、右下肢沉重,病程自今年2月起。中医病名中风、震颤,证型气滞血瘀阻经络,复受寒袭,久而体虚。舌薄白苔,脉右沉细欲无,左沉缓细,右手凉。体征见右半身感觉及运动障碍,肌张力增强,腱反射迟钝, Babinski征(±)。患者22岁,男性,主诉四肢无力、蹲下站起困难、手颤抖、脱发,病程自今年9月底起。舌质暗苔薄白,脉弦细数。体征见四肢近端肌力弱,肌电图示神经原性损害,双肱二、三头肌桡骨膜反射减弱,双膝反射消失。
气滞血瘀中风震颤体虚
查看详情 →
25岁女性,产后双下肢疼痛2月余,两腿疼痛、肿胀,右腿尤重,行走困难,筋短作抽,食欲不佳,口渴思饮,大便干,尿少色黄。舌质红,苔白腻,脉沉弱。中医诊断产后身痛,辨证湿热阻络,气血瘀滞。
气血瘀滞产后身痛湿热阻络舌苔白腻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女性,经行腹痛6年,进行性加重,月经不规则,经量多,有大血块,痛经(+++),下腹隐痛,腰部酸痛。舌质紫暗,舌苔薄白,脉弦。诊断为痛经(子宫腺肌病),辨证为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肝气郁滞,胞宫胞脉气滞血瘀,胞宫蓄血留瘀日久成症瘕。
气滞血瘀痛经子宫腺肌病下腹痛
查看详情 →
樊某,32岁,女性。主诉月经量逐渐减少,腹痛,乳房胀痛。病程一年。中医病名:腹痛。证型:气滞血瘀。病因病机:气滞致血瘀,血瘀日久成“蓄血”之证。舌质暗红,舌下静脉青紫迂曲,苔薄少略干,脉沉涩。小便黄,大便干。
气滞血瘀月经量减少腹痛拒按经色紫暗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小腹胀满、硬痛3天。舌红,苔薄黄,脉滑。腹痛。血瘀证(类“蓄血证”)。月经延期未至。舌澹,苔薄白,脉小滑。小便妊娠试验阴性。
血瘀证蓄血证月经延期小腹胀痛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女性,主诉撞伤后神志昏迷、左手及两下肢不能活动,病程24天。中医病名属伤瘀,证型为血瘀阻络,病因病机为头脑受伤,瘀热凝阻。望诊见舌苔干腻,后转澹黄腻,再转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神志昏迷、头痛烦躁、便秘腹痛、幻觉胡言、胸闷胁痛、腹胀满、不思食。切诊脉弦数、弦小数、弦小滑、小滑、细小。
血瘀阻络脑外伤痰湿热中焦湿热
查看详情 →
女,42岁。间歇性双膝关节肿痛5年余,活动受限,疼痛累及左踝关节。舌质淡红而暗,苔薄白。脉沉涩。中医病名顽痹。证型气血亏虚,气滞血瘀,络脉失养,卫阳不固,寒留成痹。舌象淡红而暗,苔薄白。脉象沉涩。
气滞血瘀顽痹气血亏虚络脉失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