蜣螂+气滞血瘀

65岁老贫农,主要症状为吃东西后呕吐、11天未大便,中医诊断为关格证,病因病机为阴阳俱盛不得相荣。面色晦暗,舌苔厚腻,脉沉迟。患者高烧39℃,气喘不止,口渴引饮,痰黄稠,中医辨证为重症风温,病机为外感风热,肺热壅盛。患者热度38℃,胸肋作痛,咳铁锈色痰,痰黄厚,西医诊断为肋膜炎。年三十余,高热39℃,腰痛如折,周身络脉失和,中医辨证为急性肾盂肾炎,病机为湿热下注,肾气受损。
气滞血瘀关格证脾胃虚弱肺热壅盛
查看详情 →
患者89岁,女性,呕吐间作2月余。胃脘痞胀隐痛,畏寒喜暖,饮食渐少,呕吐频发,进食即吐,精神萎靡,卧床不起。面容萎黄,两目无神,消瘦,皮肤干,胃脘部按之有水声振响,脉细重取无力,舌质淡红,苔薄白。中医诊断为幽门管狭窄,病机为中阳不振,痰饮内停,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幽门管狭窄中阳不振痰饮内停
查看详情 →
72岁女性患者,主诉颈前右侧包块,质中等硬,随吞咽活动。形体偏瘦,舌淡白,脉沉弦细。中医诊断为瘿,病机为肝郁气滞,痰浊内盛,气郁痰结。望诊见舌淡白,切诊脉沉弦细。
气滞血瘀甲状腺囊肿肝郁气滞痰浊内盛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男性,主诉上腹绞痛时作近4月。病程起于1990年10月,诱因为饮食荤腻。主要症状为心下疼痛甚剧,冷汗出,痛位在心下及偏右胁下,胸脘痞闷胀,得嗳气则舒,饮食减少,口不干渴,大便通畅。体征见舌苔薄白,舌下脉络微有紫瘀,两脉细弦,关部弦象较显。诊为胆石症,病位在肝、胆与胃,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络脉瘀阻、胆腑湿热。
气滞血瘀胆石症胆腑湿热肝胆胃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主诉咳嗽吐痰、腰间络脉作痛、腹中攻痛、筋松痛舒,病程数月。中医病名属络脉病,证型为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气窜于络,瘀阻不通。望诊未见明显描述,闻诊未见明显描述,问诊提及咳嗽、吐痰、腰痛、腹痛、筋痛,切诊见按压痛,气聚不散。
气滞血瘀诸痛之症络脉阻滞痰凝经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男性。主诉夜尿增多半年,伴小便不通。中医诊断为癃闭,证型为肝肾失调,气滞血瘀。舌象苔薄黄,脉弦缓。前列腺如鸡卵大,质微硬。
气滞血瘀癃闭肝肾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9岁,男性。主要症状为久疟,左胁下痞块渐大,时发胀痛,揉之有声,腹皮绷急,青筋暴露,两胁痛引小腹,小溲短,茎痛。中医病名为鼓胀,证型为肝气郁结、脾虚气结。病因病机为疟疾传肝,肝病传脾,脾虚气结。望诊见舌苔灰白带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久疟、痞块、胀痛、小溲短、茎痛。切诊脉象左关弦结,右偏濡弱。
气滞血瘀久疟肝病传脾脾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男性。脘胁胀闷不舒,饮食减退,面色灰滞。弥漫性肝癌,证属肝郁气滞血瘀。舌澹苔白,脉弦迟。复诊见肝区隐痛,食欲不振,苔白腻,脉弦动。三诊时甲胎蛋白下降,肿瘤缩小,体重增加,精神好转。舌澹苔白,脉弦缓。四诊时面色红润,精神饮食正常,脉弦缓。
肝癌复发肝郁气滞血瘀甲胎蛋白高
查看详情 →
男,40岁,腹痛反复发作多年,发时腹中如绞,腹胀板急,额汗淋漓,周身拘挛,不能动弹。肠粘连腹痛。腹痛阵发,腹中有气块,上下窜攻,不能触摸,额汗肢凉,身体蜷曲,不能伸展,大便不行,小便亦少,脉细弦紧,舌暗,质萎嫩,苔薄滑腻。
气滞血瘀肠粘连腹痛营络脉急气血痹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