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对鸡血藤、雷公藤,鸡血藤性温,归肝、肾经,功效活血舒筋,养血调经;雷公藤性凉,归心、肝经,功效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药对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骨痿弱,具有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之效。药对鸡血藤配雷公藤可减其苦寒之性,增强疗效,降低毒副作用。药对澹附子、桂枝,澹附子大辛大热,归心、脾、肾经,功效回阳救逆,温肾暖脾;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脉。药对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脾肾阳虚之证,具有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之效。药对茯苓、薏苡仁,茯苓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功效健脾渗湿,宁心安神;薏苡仁性凉,归脾、胃、肺经,功效健脾渗湿,除痹清热。药对用于脾虚湿盛,水肿,风湿痹痛,具有健脾渗湿,除痹消肿之效。
气滞血瘀风湿痹痛气血不足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女性,主诉近3~4个月月经先期,约半月行经1次,经量少,色黑暗,有血块,无痛经,伴纳食差,乏力,面色萎黄。舌红,苔黄稍腻,左脉弦,右脉细滑。中医诊断为月经先期,证型为肝郁脾虚。病因病机为肝郁气滞,脾虚血少,气血不畅,故经色黯有血块。舌红,苔薄黄或白,脉弦滑或细滑。
血瘀血热月经先期肝郁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6岁,女性。经期延长2年,初潮年龄11岁,月经周期紊乱,经闭或经行量多不止,淋漓不净。舌红苔薄,脉沉细,面色偏黄。辨证为肝肾不足,冲任失调。舌象舌尖偏红,苔薄,脉细。辨证补益肝肾,固冲调经。辨证补肾调冲。舌红苔薄,脉细。
月经不调崩漏肝肾不足冲任失调
查看详情 →
杨某,女,36岁。颜面发红、反复起疹近4年。颜面潮红不退,伴丘疹、脓疱,毛细血管扩张,自觉烧灼感。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经前乳房胀痛,月经先期、量少,口干,心烦寐差。诊断为酒渣鼻(玫瑰痤疮)。证属肺胃蕴热,外感毒邪,郁结血分。
血热郁结血瘀凝结酒渣鼻肺胃蕴热
查看详情 →
女,34岁,月经提前4~5天,病程5年。月经量多,色暗,有血块,伴经期少腹胀痛及两乳胀痛。舌红,脉弦。两乳可触及肿块。中医诊断为月经不调(肝经郁热)。气滞血瘀、血热之象。
月经不调气滞血瘀肝经郁热乳中胀痛
查看详情 →
陈某,女,28岁。主诉面部痤疮样皮疹半年余,肩背部亦有散发,睡眠差,易惊惕,月经不规律,时有痛经,经量尚可,易于腹泻。舌红苔白稍腻,脉沉滑弱。辨证为湿热内蕴,瘀阻血络。舌红,苔白,脉沉弱。
月经不调血热痤疮脾虚
查看详情 →
29岁女性,婚后8年未孕,月经周期3~7/29~35天,平素腰酸痛。子宫大小正常,子宫后倾。肾气不足,冲任虚损,子宫发育不良,肾中精气亏乏,气血不足,胞宫阴血不旺,血瘀痰浊阻滞胞宫,影响排卵。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沉细。腰酸痛,月经不调,子宫后倾。脉沉细。
血瘀血热不孕症肾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月经不调伴崩漏7年。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多而淋沥不尽,伴大血块,头晕头痛,心悸不宁。面色萎黄,舌苔黄微腻,脉细数。诊断为崩漏,证属肝郁气滞,脾失健运。病因为情志忧郁,肝气逆乱,冲任失调,血海蓄溢失常。
血瘀崩漏肝郁气滞脾失健运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8岁,女性。主诉面部痤疮样皮疹半年余,肩背部亦有散发,睡眠差,易惊惕,月经不规律,时有痛经,经量尚可,易于腹泻。舌红苔白稍腻,脉沉滑。辨证为湿热内蕴,瘀阻血络。患者舌红,苔白,脉沉弱。主诉面发粟疮,以下颌为着,月经前提,白带量多色黄,行经有血块,大便不爽。舌红,苔白腻,脉沉滑。辨证为湿热内蕴。
月经不调痤疮湿热内蕴瘀阻血络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月经量多,淋漓十余日,色或深或淡,月经周期紊乱,心悸,睡眠不安,面色萎黄,贫血貌,动则气短,头目昏花。证属血虚肝旺,肝血失藏,脾不统血。面色萎黄,舌偏淡,脉细弱。心悸,睡眠不安,月经量多,周期紊乱。脉细弱。
月经不调血虚肝旺肝血失藏脾不统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2岁,女性。主诉口唇红肿、燥痛发痒,溃烂、干裂结痂、脱皮10余年。舌质澹、苔黄腻,舌体胖大、齿痕,舌脉瘀阻。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脾虚湿阻、积热火毒之唇风(唇炎)、痛经、崩漏证。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节,积热火毒内蕴,外感风热燥邪,引热上蒸。
血瘀唇风脾虚湿阻积热火毒
查看详情 →
14岁女性,主诉月经前后心烦失眠1年余,伴紧张、心慌、注意力不集中、颤抖,月经量少。舌红,苔薄黄,脉细数。辨证为肝郁血热,后转为肝郁日久,气滞血瘀。舌澹红,苔薄黄,脉弦细。诊见舌红,苔薄黄,脉弦细。病因病机为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郁化火。
月经不调肝气郁结心烦失眠注意力不集中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经血淋沥不断,病程1年余。中医病名为血瘀经漏,证型为血瘀气滞,病因病机为肝气郁滞,血行瘀阻。面色萎黄,舌质澹红胖嫩无苔,脉象沉弦。主要症状为经血淋沥、量多色紫黑、倦怠乏力、短气懒言。
气滞血瘀功能性子宫出血不孕症瘀血不去
查看详情 →
女,32岁,主诉自然流产3次,末次流产2016年7月,月经35~42d一行,量少色暗,夹血块,经行腹痛,腰膝酸软,面色晦暗,情绪低落,乳房胀痛,腹痛隐隐,纳食欠佳,夜寐易醒,舌质紫黯,脉细弦,中医诊断堕胎,肾虚血瘀证。
肾虚血瘀血热夹瘀月经不调复发性流产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为人工流产后出现黄褐斑,逐渐扩大,颜色加深。面色晦暗无华,面部色素沉着广泛,以下眼睑部为重,口唇澹暗。伴有乏力、腰酸、心烦、口干、失眠,月经经期提前,量少有血块。舌象澹暗,苔白腻,脉象沉涩无力。中医病名为黄褐斑,证型为肝肾阴虚,血虚血瘀。病因病机为肝肾阴虚,血虚血瘀,气滞血瘀,肾阴不足,火燥血热。
血瘀月经不调黄褐斑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6岁。主诉面部丘疹、粉刺十余年。症状包括面部小脓疱反复发作,月经前加重,伴面色萎黄,情志抑郁,心烦易怒,纳差,胸胁少腹胀痛,善太息,乳房胀痛,痛经,月经不调。舌苔薄白,脉弦。辨证为肝郁脾虚,瘀热内蕴。二诊见舌质红,苔黄腻,脉弦。病机为肝经郁热,血热互结。
月经不调面部痤疮肝郁脾虚瘀热内蕴
查看详情 →
女,44岁,鼻翼周边红色小疙瘩,瘙痒,抓后有血痂,面部油重,易长小脓疱,鼻部潮红,皮脂溢出,毛孔扩大,毛细血管扩张,红色小丘疹,唇干舌燥,小便黄,脉细滑带数,舌质红,苔微黄,酒渣鼻,肺经血热,血瘀凝结
肺经血热血瘀凝结酒渣鼻舌质红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6岁,主诉月经不调2年,月经淋沥不断20天。月经不规则,经期长短不一,经量多,色暗红,质稠,有血块,伴头晕乏力,腰膝酸软。舌澹白,苔薄白,脉沉弦细无力。中医诊断崩漏,证型脾肾气虚。病因病机为脾肾气虚,冲任不固,血海蓄溢失常。
月经不调崩漏脾肾气虚继发性贫血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女性,月经提前,量多,淋漓不尽10余天。面色苍白,脉沉弦。中医诊断为血热或血瘀证。主诉为月经异常,病程10余天。舌象未提及,声音与气味未描述,病史中提及月经规律。
月经不调血热血瘀
查看详情 →
女性,35岁,反复起疹5年,加重1月。胸闷气短,月经提前色深、血块多,纳差腹胀,入睡困难。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血热血瘀证,气分有湿热弥漫,气分湿热和血分瘀热并存,病位为气分与营血分并病。
血热血瘀证月经不调银屑病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