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岁男性,头皮麻木1年余,加重1周,伴有面部发胀、全身乏力、精神不振。面色无华,舌质暗,舌苔薄白,脉缓。中医诊断为头皮麻木,证属心脾两虚,血脉瘀阻。望诊见面色无华,舌质暗,舌体正常,舌苔薄白。闻诊声音清晰。问诊见全身乏力,精神不振,纳可眠宁。切诊脉象缓。
血虚脾虚头皮麻木心脾两虚
查看详情 →
27岁女性,自然流产3胎,末次流产发生于2007年2月29日。月经周期16天,量少,面色萎黄,精神不振,舌淡苔薄,脉细弱。滑胎(习惯性流产),气血虚弱型。证因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冲任不固,导致胎元失养。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细弱。
气血虚弱习惯性流产
查看详情 →
女,54岁,右少腹痛6年,心烦心悸5年,右胁下、胃脘疼痛,纳差,失眠,胸满,头晕,大便稀溏,小便频数,浮肿,脘腹压痛。舌苔白,脉沉弦。证型为肝郁血虚,寒积不化。辨证为肝胃不和,木邪犯土,肝郁血虚,久病入络,久病入肾,脾虚失运,寒热错杂。
肝郁血虚肝旺脾虚脾虚失运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男性,主诉腰痛伴双膝、肘、腕、指关节肿胀疼痛,麻木酸楚,疼痛游走不定,晨起关节僵硬,恶寒喜暖,天阴加重,纳少不香,疲倦乏力。中医诊断为痹证,证型为血虚生风,气虚血瘀,肝肾不足。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关节肿胀疼痛、麻木酸楚、晨僵、恶寒喜暖、纳少不香、疲倦乏力,切诊未提及。
血虚生风痹证气虚血瘀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主诉颈背部疼痛伴头晕、恶心1周。舌澹苔白腻,脉弦数。颈椎弧度变直,X线片示颈椎退变,MR示C3~C椎间盘轻度突出。中医诊断颈性眩晕,证型属痰湿阻滞。病因病机为脾虚生痰,痰湿阻滞,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脾虚颈性眩晕痰湿阻滞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经行50余日不止,经色紫黑,小腹胀痛,腰膝酸软,下肢浮肿,四肢乏力,纳食较差,睡眠不佳。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缓。辨证为气血不足,脾虚气滞。
脾虚气滞气血不足经漏腰酸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7岁。主诉头晕目眩一年余。现症头晕目眩,阵阵心悸,面色无华,体倦乏力,眠差入睡难,月经先期、量多淋漓。舌澹苔薄有齿痕,脉细。血压86/54mmHg。中医诊断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病因病机为思虑劳倦,内伤心脾,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低血压心脾两虚心悸失眠
查看详情 →
女,82岁。智能减退,善忘,行动迟缓,表情淡漠,气短,胃部嘈杂,口干,腰膝酸软,面色白而无华,纳差,寐差,便溏。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属脾肾两虚,气血不足,痰瘀互结。舌淡白,有齿痕,苔白,脉细弱。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体质辨识为气血虚痰瘀质。
气血不足智能减退善忘行动迟缓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7岁。主诉白细胞减少1年余。精神差,面色萎黄,倦怠乏力,纳食较少,经年畏寒,易汗出,夜寐较差,肢体麻木,大便偏干。舌质红,苔少,舌面有裂纹。脉沉弱细数。中医诊断为虚劳,脾肾虚弱,生化无权,气血两虚。病因病机为脾肾两虚,气血不足,脾虚则气血无以生化,肾气不足则髓海不充。
白细胞减少症脾肾虚弱气血两虚面色萎黄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7岁。双上肢无力,左侧明显,肩部肌肉萎缩2年,动作强无力,夜寐不佳。舌淡红,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痿证,证型气血亏虚。病机为气血亏虚,筋脉肌肉失濡养。望诊舌淡红,苔薄白。闻诊未见异常。问诊见夜寐不佳,纳谷如常。切诊脉细。
痿证气血亏虚肝肾阴虚肌肉萎缩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岁,主诉梦游3~4月。睡时露睛,烦躁不安,食欲不振,二便尚调,面色黑晦,形体消瘦,舌红苔白,脉滑数。中医病名梦游,证型脾胃虚弱,神不安守。病因病机为脾虚气弱,胃肠宿滞,郁火扰神,神魂不守。望诊见面色黑晦,形体消瘦,舌红苔白。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提示食欲不振,睡眠不安。切诊脉滑数。
脾虚不运气血不足肝血虚梦游
查看详情 →
女,36岁,经行腹痛1年多,月经色澹,量一般,时头晕心悸,耳鸣如蝉,小腹绵绵作痛喜按,腰酸痛,经色澹红,量偏多,头晕、心悸、少寐,食不甘味,面色萎黄有褐斑,大便2日一行,血压100/60mmHg,舌苔薄白,舌质澹胖有齿痕,脉弦细弱,气血不足,胞宫失养。
气血不足脾虚血虚痛经
查看详情 →
男,47岁,咽中异物感1个月余,乏力、咽干加重2天。咽部异物阻塞,频频清嗓,咽之不下,咯之不出,畏寒,易感冒,神疲乏力,语声低微,时有汗出,心悸,面色萎黄,饮食较少,大便溏薄。舌苔白润,脉象细弱。中医病名:咽部异物感,证型:心脾气血两虚,病因病机:脾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气血虚弱,心脉失养。
脾虚气血不足咽干咽部异物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诉背部及多关节疼痛半年余。中医诊断为痹证,证型为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病程半年。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四诊合参,辨证为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之证。
气血不足痹证肝肾亏虚关节痛
查看详情 →
38岁,女性,崩漏年余,经水超前,血色紫红后转澹,质稀薄如清水,头眩目花,嗜睡乏力,面目浮肿,潮热,面色萎黄,唇色澹白,两目虚肿如卧蚕,时常眼前发暗,头晕腰酸,精力不支,脉细软,舌苔薄白,证型为肝肾虚亏,固摄无权。
气血不足脾虚崩漏肝肾虚亏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1岁,女性。长期失眠,伴有头昏心悸,神疲乏力,口干欲饮,夜间尤甚,下肢浮肿,面色萎黄。中医病名失眠,证型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病因病机为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不能奉养心神,血虚不能上荣于面,脾虚运化失健,津液不能上承,水湿停滞。望诊面色萎黄,舌淡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头昏心悸,神疲乏力,口干,下肢浮肿。切诊脉弦细。
气血不足失眠心脾两虚面色萎黄
查看详情 →
男,37岁,心悸1个月。舌质澹红偏暗,苔黄稍厚,脉细。心脾两虚,瘀血内阻。心悸,心阳不振,阴血亏虚,心无所主。夜间阳入于阴,心阳不足,血滞脉络,心神失养。血虚生风,手抖,四肢倦怠。2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房性期前收缩(偶发)。
气血不足脾虚心悸心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失眠、右手及面部发麻、午后双上肢不能高抬、夜间盗汗、发作性意识模糊、口鼻干燥、大便干硬。病程较长,有肝硬化病史,脾切除术后出现神经精神症状。中医诊断为肝性脑病,证型为气血两虚,肝胆余热未清,湿痰蒙窍。望诊见舌苔薄白,切诊见脉沉滑。病机为肝脾运化失司,痰湿内生,气血大伤,痰随火升蒙闭清窍。
脾虚肝性脑病气血两虚湿痰蒙窍
查看详情 →
女,25岁,食欲减退,疲乏无力,胁肋疼痛,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湿阻,证型湿热中阻,肝郁气滞。舌苔白薄,脉弦。肝区叩击痛,肝右肋下触及1cm。
脾虚气血不足湿阻湿热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眩晕、耳鸣、耳聋、心悸怔忡、面色皖白、气短失眠。唇舌澹白,六脉细弱。中医诊断为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病因病机为心神过劳,心脾受损。望诊见面色皖白、唇舌澹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眩晕、耳鸣、耳聋、心悸怔忡、气短失眠。切诊见六脉细弱。
气血不足眩晕耳鸣耳聋心悸怔忡面色皖白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