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46岁,主诉术后头昏头痛,经期及阴雨季节加重,头顶如锥刺。舌澹、苔白腻,脉沉细弦。中医病名属头痛,证型为肝脾虚寒,寒湿阻络。望诊见面色少华,舌象澹红苔白腻。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提示经期头痛、月经延期量少色暗。切诊脉沉细弦。
血虚肝寒子宫肌瘤术后寒湿阻络月经延期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女性,主诉双下肢红疹1年余,左前臂、双下肢红疹发作4天。舌质澹暗,苔少,脉细缓。中医诊断为气血两虚,余热未清紫癜病。病因病机为余热未清,耗气动血,脾虚不统血,气血虚亏。
脾虚不统血过敏性紫癜气血两虚余热未清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阳痿不举1年余,症状加重半月。性欲澹漠,阴茎勃起困难,伴心烦、夜寐不宁、多梦遗精、精神萎靡、胸闷胁胀、嗳气、食欲减退、四肢疲乏。舌尖红,薄黄苔,舌质略红,脉细弦。病机为肝郁脾虚,郁而化火兼肾虚精关不固。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宗筋失养,致阳痿不举。
肝郁脾虚阳痿不举肝经郁火肾虚精关不固
查看详情 →
24岁男性,头晕、耳鸣、腰酸腿软、活动后心跳气短、疲乏无力,病程两年。面色㿠白,舌质淡白,舌苔薄腻,脉沉细弦。血虚为主,涉及心、肝、脾、肾诸经。
血虚脾虚肾亏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3岁。右胁胀痛4月余,因情志不舒而加重,伴胸脘胀闷、纳差嗳气、厌食油腻、身倦乏力、大便溏薄。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质澹,舌体白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脾虚肝郁,湿邪内蕴之胁痛。病因病机为情志不舒致肝脉不畅,气滞血瘀,木郁克土,脾虚失运,气机失调。
脾虚胁痛肝郁湿蕴
查看详情 →
男,51岁,主诉胃痛胃胀1个月,舌澹,苔薄白,脉细滑,证属脾胃虚寒。男,45岁,主诉胃痛胃胀3个月,舌尖稍红,苔薄白,脉弦,证属脾虚肝郁。男,52岁,主诉胃病史,苔薄白,脉细滑,证属脾胃虚弱,气机不畅。女,65岁,主诉慢性胃病30年,苔薄白,脉弦滑,证属脾虚气滞,阴液不足。中医病名慢性胃炎,证型包括脾胃虚寒、脾虚肝郁、脾胃虚弱、脾虚气滞。病因病机涉及脾虚、肝郁、气滞、阴液不足。望诊舌象薄白、澹、舌尖红;闻诊未提及;问诊涉及胃痛、胃胀、畏寒、反酸;切诊脉细滑、弦、弦滑。
脾虚肝郁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5岁男童,双眼视力急剧下降70天,病程较长。主诉为双眼视力急剧下降。初诊见右眼眼前手动,左眼约80cm指数,瞳孔对光反应迟钝,视乳头色淡,黄斑部异常,脉细数,舌质红苔薄。辨证为血虚肝郁型。二诊见视力有所改善,脉稍数,舌苔薄腻中有剥苔。三诊见视力基本正常,脉细,舌稍红。末诊见脉细数,舌正中有剥苔,辨证为久病气阴两虚,饮食不节伤脾胃。
血虚肝郁脾虚胃弱视神经萎缩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2岁,女性。主诉失眠20余天。主要症状包括夜不能寐,辗转反侧,心烦不舒,神疲头晕,脾气暴躁,注意力不集中,纳少便溏。舌质红,苔薄,脉弦。中医诊断为不寐,证型为肝郁血虚生热。病因病机为邪热扰心,肝气郁结。
肝郁血虚生热失眠心烦脾气暴躁
查看详情 →
女,52岁,眩晕反复发作十余年,头晕目眩,耳鸣,恶心呕吐,不能坐立,房屋旋转,动则加重,食少,便溏,倦怠乏力,神疲懒言,面色萎黄浮肿,舌体微胖,舌质淡,脉细弱。证属脾虚饮泛,清阳受阻。
脾虚饮泛脾虚湿困眩晕面色萎黄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右侧小腹部窦道,周围皮肤糜烂,隐痛,脓液稀薄,精神不振,头晕,声低懒言,体倦无力,纳谷不香,时有低热。舌胖有齿印,脉沉细数。诊断为肠痛,证属脾胃气虚,元气不足,生肌托邪外出无力。
气血虚衰肠痛脾胃气虚窦道不愈
查看详情 →
36岁女性,经血淋漓不尽,腰痛,面色萎黄,精神不振,口唇干燥,消化不好,泄泻,头痛,睡眠欠佳。两尺沉弱,两关弦大,舌中心黄腻。气血失调,脾胃不和。
脾虚血虚崩漏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月经量多4个月,伴疲倦无力,气短懒言。月经周期规律,经期3~7天,量中,色暗红,痛经(+)。舌澹,苔薄,脉弦细而沉。面色澹白,眼睑结膜及甲床色澹。中医诊断月经量多(气虚证),虚劳(气虚证)。病机为气虚冲任不固,血失统摄。病因包括思虑过度、饮食失节,导致脾虚中气不足,气血俱虚。
月经量多气虚证继发性贫血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4岁。主诉阵发性咳嗽3个月,频繁干咳无痰,常于睡前、夜半或晨起发作,咳甚时胸闷气紧,咽干口干,不欲饮水。舌红、苔薄黄少津,脉细数。中医诊断为咳嗽,证属风热伤肺,肺失宣降。病程3个月,有类似发作史,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咳嗽变异性哮喘风热伤肺肺失宣降阴虚肺火
查看详情 →
女,经行乖乱年余,汛期常提前且经期延长,经净后复至,少腹右侧疼痛,脉濡弦。中医病名属月经不调,证型为奇经不固,病因病机为气血失调、冲任不固。面色苍白,舌质淡,脉濡弦。少腹右侧疼痛,经血量多且经期延长,劳累后症状加重。
血虚脾虚经行乖乱奇经不固
查看详情 →
10岁女性,鼻塞、流涕、咽痛2天,平素体弱易感冒。体瘦弱,面色无华,咽部充血,舌质澹红,苔薄黄,脉浮细数。证属体虚风温感冒,风热之邪客于卫表。
脾虚肺弱气血虚少普通感冒风热感冒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2岁,女性。主诉头痛时轻时重,时时昏晕,面色发黄,睡眠、饮食不佳,心烦,耳鸣,心悸。中医病名头痛,证型心脾气虚。病因病机为血虚清窍失养,心血不足,脾虚化源不足,气血亏虚。望诊面色发黄,舌淡苔薄。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头痛、昏晕、睡眠、饮食、心烦、耳鸣、心悸。切诊脉象沉细微数。
头痛心脾气虚心悸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2岁,女性。主诉为两胁胀痛连及脘腹,叹息则舒,面色晦暗,面颊黄褐色斑块,心慌、眠差、乏力、纳呆、大便不调,月经量适中而色暗。舌尖红,苔薄黄,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肝郁化火,克脾犯胃。证属肝郁化火,克脾犯胃。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忧思劳伤。望诊见舌尖红,苔薄黄。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胁痛、烦躁、心慌、头晕、乏力、月经异常等。切诊脉弦细。后续复诊中舌脉同前,证属阴血亏虚,肝阳偏亢,血虚气亏,肝阳偏亢。
血虚气亏黄褐斑肝郁化火克脾犯胃
查看详情 →
女,40岁,面部黄褐斑20余年,伴月经量少。黧黑斑,气血虚滞。情志抑郁,肝郁化火,脾虚失运,血弱不华,瘀滞面部。面色暗红,舌质暗红,苔白,脉弦缓。月经量少,行经腹痛,血块,小便黄,急躁易怒,食辛辣易上火。子宫肌瘤病史。
气血虚滞脾虚黄褐斑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女性,主诉乏力8年,双手雷诺现象6年,全身浮肿1个月。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病史,现病史示尿量减少,全身浮肿,腹泻。体征示血压180/90mmHg,球结膜水肿,腹水,双下肢可凹性水肿。舌淡红,苔水滑,脉弦细。后期舌略红,苔黄略腻,脉沉细滑,脉弦数略滑。耳穴三焦、脾、肾压痛明显。
脾虚血虚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
查看详情 →
患者饮食后因怒致呕吐,复怒后吐痰甚多,狂言热炽,胸胁胀痛,手按少止,脉洪大无伦,按之微细。辨证属肝脾二经血虚。舌象、面色、声音、气味未提及。问诊提示情志不节,病程反复。中医病名为呕吐,证型为肝脾血虚,病因病机为情志不节,肝经火郁,脾虚水津不运。
血虚饮食伤脾肝经火郁痰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