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参+气滞血瘀

患者72岁,女性。主诉胸闷、心痛,病程10余年,近2个月发作频繁,每次持续约40分钟。舌紫黯,苔黄腻,脉细弱,有歇止。中医诊断胸痹心痛,证型气滞血瘀痰阻证。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痰热内蕴。
气滞血瘀冠心病痰热舌紫黯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花甲外,病程三十载。主诉腹痛、呕吐、便秘。中医病名属瘕,证型属肝气郁结,病因病机为气聚于腹,肝阴受损,风阳内煽。望诊见舌痿难伸,切诊见脉弦无胃。问诊见素多郁怒,病史明确。
气滞血瘀肝气郁结津液枯竭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8岁,男性。主诉胸左侧疼痛,痛甚彻背,发作频繁,伴胸憋气短、头晕耳鸣、食少倦怠、腰酸软乏力、怔忡心悸不寐。舌质紫暗,脉结细弱。中医诊断为阴阳两虚,气血亏损。病程6年,有冠心病病史。
冠心病胸痹阴阳两虚气血亏损
查看详情 →
王某女33岁,主诉少腹痛。舌红略干,脉稍细弦。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见舌红略干,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少腹痛,切诊见脉稍细弦。
气滞血瘀少腹痛阴虚内热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女,65岁,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咯痰,痰多而黏,疲乏,下肢浮肿,小便急,大便干结。舌红,苔薄干,脉细弱。既往中风病史,遗有肢体活动不利。中医诊断为咳嗽,证属肺肾两虚,痰瘀互结。肺肾两虚,痰瘀互结,脾肾两虚影响肺气宣肃及水液输布,痰湿内盛,阴虚血瘀,气血俱虚。
慢性支气管炎肺肾两虚痰瘀互结气血俱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外感症状,病程未明确。舌苔白满,脉寸浮。外感风寒,湿邪内蕴,肺卫失宣,湿阻气机。
气滞血瘀外感湿气重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男性。神疲乏力,进食欠佳,口澹无味,上腹部胀痛不适,口干咽燥,大便干结。舌红,边有瘀点,苔薄,脉细数。中医诊断为肝气犯胃,气阴亏虚,瘀毒互结。
气滞血瘀肝癌肺癌鼻咽癌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主诉月经延期,经前腹痛,小腹胀坠,情绪急躁,胁肋胀满,腰酸。中医病名为闭经,证型为肝气郁结,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气郁血滞。舌体瘦,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白带量略多,色清冷,无异味。舌脉同前,舌质黯滞,苔薄白,脉沉弦。
气滞血瘀闭经肝气郁结腰酸
查看详情 →
张某,女,49岁。少腹疼痛,头晕乏力,纳差,面色苍黄,夜寐不安,神怠,行走乏力。正气亏虚,邪毒内滞。舌苔白腻,脉虚。
卵巢癌直肠癌正气亏虚邪毒稽留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8岁。主诉剑突气升咽喉有濒死感,后背怕冷10余年,畏寒腰酸,耳鸣目干,夜尿频,动则头晕,面色黄白,口唇发绀,大便秘结。舌体胖大质紫暗有瘀斑,苔腻,舌底静脉曲张。脉沉迟结代,两尺脉伏。中医诊断胸痹,证属心肾阳虚,气滞血瘀。病机为阳虚血瘀,气血亏虚。
气滞血瘀胸痹心肾阳虚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女性,36岁,右腰腹部绞痛反复发作,病程3天。右肾区绞痛,痛势难忍,向右下腹放射性痉痛,小便欲解不得,尿中挟血。舌苔薄黄,脉弦小。西医诊断为右输尿管结石,中医诊断为石淋,证型为湿热蕴结,结石阻塞肾的通道,气滞不能宣通。
气滞血瘀石淋湿热蕴结腰腹绞痛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少寐多梦,梦呓喃喃,面苍不华,耳鸣,神萎,房事索然,胃呆口臭,血糖偏高,脂肪肝。脉弦细,舌紫苔腻。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痰浊内生,脏腑失衡。
气滞血瘀肝胆不和荣卫乖违痰瘀交困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男性。主诉为慢性乙型肝炎病史,肝功能异常,腹水,呕血便血,咳嗽。体征包括四肢消瘦、腹部膨隆、肝脾肿大、下肢水肿、舌苔白、舌色澹红、脉细。中医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症积、臌胀、脾不统血。病机为湿热毒邪久羁,肝气失于条达,横克脾土,日久及肾,肝脾肾俱损,气滞血瘀,瘀阻肝络。
气滞血瘀肝硬化症积臌胀
查看详情 →
63岁女性,主诉冠心病史3年,阵发性心前区绞痛,多发于夜间,伴嗳气、口中无味、纳差、眠差。舌红苔薄,脉沉细。中医病名心绞痛,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描述。
气滞血瘀冠心病心绞痛心血不足
查看详情 →
叶某,36岁,面部黄褐斑,乏力、腰酸、心烦、口干、失眠,月经量少有血块。面色晦暗无华,口唇澹暗,舌澹暗,苔白腻,脉沉涩。辨证为肝肾阴虚,血虚血瘀。
肝气郁结肝肾阴虚血虚血瘀面色晦暗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8岁。右腋下淋巴结肿大4个月,右胸胁外侧刺痛1个月。面色萎黄,舌苔薄白略腻,脉虚。证型为正虚邪毒内着证。中医病名为纵隔淋巴肉瘤。病因病机为正虚邪毒内着。
纵隔淋巴瘤正虚邪毒内着腰背牵掣右腋淋巴结肿大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反复阴道流血2个月。素嗜生冷,平素饮食不节,生活无规律。刻诊见肢软乏力,头晕。脉细数。舌澹胖,边有齿印,苔白。中医诊断虚劳,证型气滞血瘀,热毒内蕴。病机因素嗜生冷,饮食不节,生活无规律,耗伤气血,气滞血阻,脉络不和,积而成块。
气滞血瘀虚劳肝肾阴虚热毒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6岁,男性。主诉中上腹疼痛3日。现病史提示近3日食用大量高脂食物,突感中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出冷汗、便干溺赤、口干不欲饮。体征显示上腹部压痛及轻度腹肌紧张,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中医诊断为胰瘅,证型为肝胆气郁、脾胃湿热。病因病机为肝胆气郁、脾胃湿热,外感风热。四诊信息包括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以及上腹部压痛、腹肌紧张。
胰瘅肝胆气郁脾胃湿热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女,48岁,颜面及双下肢浮肿8年,加重伴恶心呕吐、周身乏困3个月。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史8年。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唇甲色澹,面肢浮肿,腰痛腿软,恶心呕吐,小便不利,大便不干。舌质澹苔白润,脉弦细。中医辨证为水肿日久并发关格重证。西医诊断为慢性肾衰竭(衰竭期)。
气滞血瘀慢性肾衰竭肾气不足脾虚湿阻
查看详情 →
刘某,男,48岁,头晕胸闷,胸痛掣背,心悸时烦,动则气短,形体瘦削,面色黯红,睡眠欠佳,口唇微紫,舌质澹红,苔薄白润,脉沉细涩。张某,男,39岁,疲乏无力,睡眠欠佳,口唇微黯,舌质黯红,苔薄白,脉细涩。李某,男,40岁,胸闷、气憋、心悸,咳吐黄稠痰,口唇微青紫,舌质黯红,苔薄黄腻,脉细濡数。中医病名包括胸痹、心悸、眩晕,证型为气阴两虚,痰瘀凝滞,心肝失调,气滞血瘀,胸阳不振。望诊见面色黯红、舌质澹红、黯红、红,苔薄白、薄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胸闷、心悸、气短、头晕、咳吐黄痰。切诊见脉沉细涩、细数、细濡数。
胸痹心痛气阴两虚痰瘀凝滞心肝失调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