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血虚+气血不足+脾虚

20岁男性,头痛、头晕、心慌、衄血、全身无力四年,病程较长。面色面白不泽,舌无苔质澹,脉细数。主证为头晕头痛、周身无力、心慌气短、鼻衄齿龈出血、眼底出血、午后低烧、食纳少、大便干、胃脘时痛。辨证为阴阳两虚,阴不敛阳,虚阳上亢。体检见皮肤紫癜、心界扩大、肝大、下肢浮肿。血红蛋白2.2克,红细胞计数86万,血小板计数6,000/立方毫米,骨髓象符合“再障”。
再生障碍性贫血血虚脾虚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6岁。乏力,伴牙龈出血一年余。气短乏力,心慌失眠,牙龈出血,双下肢有出血点。舌质澹红,舌苔薄白,脉象沉弱。中医诊断为髓劳,辨证属脾肾亏虚,气血不足。病因为脾虚则气血生化乏源,肾虚则水火不济,气血亏虚导致诸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气血不足脾肾亏虚
查看详情 →
12岁男性,进行性脸色苍白1个月,疲倦无力,少食懒言,鼻出血,下肢及腹部出血瘀斑。再生障碍性贫血。面色苍白,重度贫血面容,两下肢及躯干皮肤散在出血点及瘀斑,心率增快,血红蛋白30g/L,红细胞91万/立方毫米,白细胞3200/立方毫米,血小板2万/立方毫米,网织红细胞0.2%,骨髓增生极度低下,粒细胞系及红细胞系明显减低,巨核细胞少见,出血时间延长,束臂试验阳性。
再生障碍性贫血气血不足血虚生热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3岁,女性。主诉头晕6个月。病程半年。中医病名眩晕,证型气血不足,脾肾亏虚。舌质澹嫩,苔薄而腻,脉右弦左虚,面色萎黄,唇甲澹白。症状包括头晕眼花、心悸气短、活动后眩晕加重、恶心呕吐、脑内空虚、腰膝酸软、视物模糊、耳鸣耳聋。病史有高血压8年,素食为主,身体瘦弱。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计数3×10⁹/L。
气血不足眩晕脾肾亏虚痰湿内阻
查看详情 →
8个月男婴,纳差、呕吐、腹泄、面色萎黄、神差、烦躁、睡眠不足。不寐,证型为肝旺脾虚,气血不足,升降失调。精神萎靡,面色萎黄,唇淡,时烦躁啼哭,微咳,食少,大便微溏,指纹微青,舌淡,苔薄黄而润。
肝旺脾虚气血不足脾虚不寐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4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面色苍白无华,出血点、瘀斑,头晕心悸,气短懒言,疲乏无力,畏寒肢冷,自汗,腰酸软,少腹拘急,纳差,午后潮热,小便清长。中医病名虚劳,证型肾阳虚衰,气血不足。舌澹胖,苔薄白,脉沉细。
再生障碍性贫血气血不足贫血肾阳虚衰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月经量多8年,阴道流血10天。月经周期26~30天,经期持续10余日,量多色澹红,无血块,无腹痛。面色苍白,口唇爪甲黏膜苍白,神软乏力,头昏欲仆,口干。诊断为月经过多(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证属气血亏虚。病机为月经量多耗伤气血,气虚不摄血,冲任不固,血虚不能上荣。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脾虚气弱月经过多气血亏虚阴虚火旺
查看详情 →
37岁女性,主诉疲乏无力、头晕目眩、食纳差,病程约1年。头晕肢倦,气短出汗,食欲不振,两目干涩,视物模糊,面色苍白,爪甲淡白,舌淡苔白,脉虚软。辨证为脾虚气弱、肝虚血亏。
再生障碍性贫血脾虚气弱气血不足肝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诉劳累受凉后恶寒发热、全身乏力、纳差、心慌气短,病程半年。双下肢瘀斑,尿色深红。体格检查示贫血貌,巩膜及皮肤轻度黄染,淋巴结肿大,心率增快,肝大,双下肢水肿。中医诊断为血证,证型为脾虚气弱,阴火内扰。望诊见贫血貌,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示乏力、纳差、心慌气短、尿色深红。切诊示脉象未提及。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脾虚气弱气血不足血虚发热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持续性尿血2年。主诉为肉眼血尿。中医诊断为尿血,证型为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病因病机为脾失统血,气血化源不足。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无力。病程2年,血常规示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降低,尿常规示血尿及蛋白尿。
血虚气血不足脾虚尿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