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气血亏虚

25岁男性,主诉渐进性四肢麻木伴双下肢无力50天。四肢麻木,双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双下肢肌力Ⅳ-级,腱反射减弱,腓肠肌压痛,跟-膝-胫试验阳性。双下肢对称性袜套样针刺觉减退,温、触觉正常。面色少华,舌淡少苔,脉细。中医诊断痿证,证型气血亏虚。
气血亏虚痿证四肢麻木双下肢无力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产后身痛恶风6月余。全身恶寒、疼痛,伴出汗增多,面色萎黄晦暗,精神萎靡,乏力,睡眠一般,饮食差,小便清冷,大便溏薄。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质淡、苔水滑。脉细弱。中医诊断为产后风,病机为气血亏虚,风寒湿入中经络。
气血亏虚产后风风寒湿邪经络痹阻
查看详情 →
68岁女性,两手掌皮肤干燥、皲裂,指掌半屈不伸,病程6个月。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为皲裂、烂疮(气血不足)。病因病机为年老体衰,肝肾亏虚,阴虚血燥,气血不足,陈腐难祛,新肉不生。既往有右侧小腿内踝长期不愈合伤口,皮硬隆起,有清黄色液,伴下肢静脉曲张。
气血不足血虚风燥肝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诉头昏头晕,甚则晕厥,病程10年。中医病名晕厥证,证型中气不足,清阳不升。病因病机为产后体虚,气血不足,复加劳累过度。望诊见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神疲乏力,少气自汗,胃纳差,消化延缓,直立时或久站后易致晕厥。切诊见脉细弱。血压偏低,伴有脱肛、子宫下垂和胃下垂等内脏下垂体征。
气血亏虚晕厥证中气不足清阳不升
查看详情 →
男性,60岁,周身震颤6年,双下肢瘫痪,不能自行站立。颤证,肝风内动,筋脉失养。面色晦暗,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细。肢体震颤,筋脉失养,气血不荣,肝肾亏虚,风动筋挛。
气血亏虚颤证肝风内动筋脉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4岁,女性。主诉月经不调伴崩漏7年。月经周期37天,行经5~7天,自1992年起月经延后,最长6个月来潮1次,经期淋漓不尽,伴大血块。面色萎黄,头昏头痛,心悸不宁。脉象细数,舌苔黄微腻。中医诊断月经不调、崩漏。病因病机为情志抑郁,肝郁气滞,脾失健运,冲任失调。
气血亏虚月经不调崩漏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女,57岁,反复右侧头痛半年余。少阳头痛,气血虚型。舌质澹,苔薄,脉细数。头痛反复,劳累后加剧,休息可缓解,伴头晕、心悸气短,精神稍倦,纳可,眠一般,二便调。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少阳头痛气血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头痛、咳嗽、发烧、不自主抽搐、四肢不协调运动。病程自1995年10月起。中医病名为小舞蹈病,证型为卫阳不固,风寒入络。舌质澹,苔薄白,脉虚浮而缓。体征表现为体质虚弱,发作频繁,头及上肢不协调运动明显。病因病机为感受风寒,卫阳不固,风寒入络,气血亏虚,筋脉失养,内风引动肝风。
气血亏虚小舞蹈病风寒入络肝虚风动
查看详情 →
患者66岁女性,主诉右胁肋及右胸刺痒痛,病程1年。中医诊断蛇串疮,证型气虚血瘀。舌质暗红,苔白腻,脉弦。局部有带状瘢痕及色素沉着,触痛明显。精神欠振,纳食尚可,夜寐欠安,大便欠畅。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气血凝滞,痹阻经络。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虚血瘀型刺痛瘙痒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女性,月经后期反复发作2年,月经延后,2~3个月1次,量少色澹红,伴腰酸、下腹隐痛、关节酸楚,面色无华,纳少,寐欠安。舌白,脉细。中医诊断为月经后期,证属气血两虚、冲任失调。病位在子宫,病因病机为禀赋不足,流产之后气血两虚,冲任失调。
月经后期气血两虚冲任失调
查看详情 →
20岁男性,失眠、头胀痛3个月,烦躁易怒,记忆减退,口苦,胸胁满闷。舌红,苔薄黄,脉细数。中医诊断不寐,辨证为肝气郁结,郁久化火,火热上炎,扰乱神明。
气血亏虚失眠肝郁化火心神不安
查看详情 →
40岁女性,主诉服氯霉素后出现全身出疹,翌日出现不完全肢体瘫痪。神志清,形体虚胖,面色灰暗无华,语言低沉,心悸,眩晕。血压90/60mmHg,四肢皮肤微凉,肌张力明显减退,肢体不能自主提举,皮肤感觉存在,未发现病理性反射。舌澹,苔薄白,脉沉细。诊断为痿证。
气血亏虚痿证肝肾阴虚脉沉细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男性。主诉头晕、目眩、昏迷、心悸、胸闷胀痛、左侧上下肢酸软无力、麻木、手无握力、不全瘫痪、活动不利、步履艰难、言语不流利、舌强、嘴歪、口角流涎。中医诊断中风(中络、阴虚阳亢)。病因病机为阴虚阳亢,肝阳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隧。望诊见嘴歪于右侧,口角流涎。舌象见舌强。脉象未明确提及。
气血亏虚中风阴虚阳亢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产后二日未解小便,少腹胀甚。精神欠佳,面色苍白,舌质澹,苔薄白,脉沉无力。睡眠不安,食纳差,大便未解。辨证为产后气血两亏,膀胱气化不利。
产后尿潴留气血两亏肾气不足膀胱气化不利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9岁,男性。主诉鼻衄反复发作3日,伴睡眠不佳、疲劳乏力。面色微赤,舌质红,有黄腻苔,脉弦数,大便3日未解。中医诊断为阳明胃热证候。病因病机属胃热炽盛,薰灼阳络,迫血妄行。
鼻衄阳明胃热肝火偏旺肺热盛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女性。头晕伴耳鸣3年,再发加重1个月。面色白,神疲乏力,倦怠懒言,耳鸣、心慌、胸闷、颈强不适、腹胀、饮食欠佳。舌澹,苔薄白,脉细弱。颈椎生理曲度变浅,水平眼震(+),颈5、颈6棘间压痛(+)。中医诊断眩晕,证属气血亏虚。辅助检查提示颈椎退行性改变,右侧椎动脉供血不足。
气血亏虚眩晕心脾两虚耳鸣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3岁。主诉双手阵发抽搐10余年。病程漫长,起始于产后受凉。症状包括两手麻木抽搐,伴疼痛,严重时影响生活。体征示面色少华,舌质澹,苔白腻,脉弦细。中医诊断为鸡爪风,证属气血两虚型。病因病机为产后气血亏虚,筋脉失养,复受惊扰致气机逆乱。
鸡爪风气血两虚筋脉失养血钙不足
查看详情 →
女,43岁,心烦失眠,多思善虑,病程1年。心脾两虚,气血不足。面色无光,神疲面容,舌质澹,苔薄白,脉细缓。善太息,心悸,神思恍惚,善悲易哭,少寐易醒,多梦,胆怯,头晕,健忘,倦怠乏力,纳差便溏。膻中穴压痛。
气血亏虚心血不足心脾两虚心烦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2岁,男性。主诉头痛、头晕、头沉、记忆力明显减退,病程月余。中医病名脑挫裂伤后遗症。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为外伤致脑髓受损,血络瘀阻,脑失所养。望诊见表情澹漠,舌红苔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痛、头晕、头沉、记忆力减退。切诊脉弦。
气血亏虚脑挫裂伤后遗症瘀阻脑络记忆减退
查看详情 →
睡眠障碍 入睡困难 睡眠不深 多梦 易醒 早醒 通宵不眠 睡眠规律倒置 病程持续1个月以上 心脾两虚证 阴虚火旺证 心胆气虚证 肝郁化火证 痰热内扰证 瘀扰心神证 面色苍白 舌红少苔 脉细弱 脉弦 脉数 脉沉 脉虚 脉涩 症状描述包括难以入睡 易醒 多梦 早醒 醒后不易再睡 醒后感不适 疲乏 白天困倦 睡眠不足5小时 反复发作史
睡眠障碍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胆气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