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女性患者,主诉体弱纳差,抽动症状持续1年,表现为挤眉眨眼、摇头耸肩,不能自控。面色白而无华,精神疲乏,性情急躁,喉中痰声作响,声音低弱,纳食差,大便时干时溏。舌淡苔白,脉细弱。中医诊断为抽动-秽语综合征,病机属肝木乘土,脾虚气弱,肝亢风动痰生。四诊显示面色白、舌淡苔白、脉细弱,痰声作响,纳食差,大便不调。
抽动秽语综合征脾虚气弱肝木亢逆风动痰生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女性。主诉子宫肌瘤3年。月经量中色鲜红,有血块,经行腰酸伴轻微腹痛。舌澹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弦。诊断为症瘕(子宫肌瘤),证属气虚血瘀。舌边尖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脉细弦数。脉弦数。血压130/80mmHg。
气虚血瘀子宫肌瘤阴血不足脑失濡养
查看详情 →
患者73岁,女性,主诉左侧肢体麻木乏力1天。中医病名中风-中经络,证型气虚风痰阻络。主要症状包括左侧肢体麻木乏力、咯吐痰涎、恶心欲吐、耳鸣、纳欠佳。舌黯淡,苔白腻,脉弦滑。病程为1天。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
气虚风痰阻络中风中经络痰湿内阻舌黯淡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6岁,男性。主诉口渴欲饮7年,胸闷3个月。中医病名消渴、胸痹,证型阴虚燥热、气虚络瘀、心神失养。病因病机为消渴日久,气阴亏虚,心脉瘀滞,心神失养。望诊舌质稍红黯苔薄白,切诊脉细。现症包括口渴欲饮、胸闷、心悸、疲倦、睡眠不好、手麻。血压130/84mmHg,空腹血糖7.8mmol/L,心电图ST-T改变提示心肌缺血。
气虚络瘀消渴胸痹阴虚燥热
查看详情 →
男,60岁,肥胖,神疲困倦,行走困难,左上肢抬举不起,左手色紫肿胀发凉,左下肢软弱无力,舌强语謇,喉间痰鸣,舌红暗,苔黄厚腻,脉弦滑,肌力左上肢Ⅰ级,左下肢Ⅱ级,痛温觉迟钝,血压140/90毫米汞柱,中风后遗症,证属气血两虚,痰瘀阻络,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挟痰浊,兼肝肾两亏。
中风后遗症气血两虚痰瘀阻络肝肾两亏
查看详情 →
15岁月经量多2年,经量偏多伴轻微腹痛,经后头晕神疲。舌质红,苔薄少津,脉细,右弦数。中医病名月经过多,证型肾气虚弱,肝旺血热。舌质红,苔薄少津,脉细,右弦数。
肾气虚弱月经过多肝旺血热阴血亏耗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5岁。主诉头昏眼花、头痛、肢体麻木无力、浮肿。病程自2008年起,持续约3年。中医病名为脑膜瘤,证型为肝肾亏损,气虚血结。病因病机为肾精亏损,髓海空虚,湿邪蒙蔽清窍。望诊见面部浮肿,舌红苔薄黄。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头痛、头胀、视物模糊、肢体麻木、下肢无力、恶心干呕、纳少便干。切诊见脉细弱无力。
气虚血结红斑狼疮肝肾亏损肾精亏损
查看详情 →
女性,28岁,右上睑下垂1个月,晨轻晚重,不耐久视。舌澹胖,苔薄白,脉细。中医辨证为中气不足,脾阳不升兼血亏。睑裂宽度右眼6mm,左眼10mm,疲倦试验后右睑裂3.5mm,新斯的明试验后增至9.3mm。
上睑下垂中气不足脾阳不升血亏
查看详情 →
蔺某,女,48岁。头痛伴多汗1个月,左鬓角牵急而痛,寤则大汗淋漓,醒则湿透被褥,白天稍动则汗出。舌质澹苔薄,脉弦弱而缓。体质平素体弱多病,恶寒喜热,疲乏无力。中医诊断为头痛(阳虚头痛),自汗(表气不固)。病机为阳虚气弱,表气不固。
气虚阳弱更年期综合征心阳不振表气不固
查看详情 →
8岁男性,反复眨眼、嘴角抽动年余,纳食差,腹胀,脾气大,面色无华。舌质澹红,苔花剥,脉弦。中医诊断为慢惊风,证型为脾虚肝亢。病程年余,主诉为反复眨眼、嘴角抽动。查体见面色无华,舌质澹红,苔花剥,脉弦。
慢惊风脾虚肝亢风邪夹湿
查看详情 →
男性,48岁。左手发麻,上肢肌肉抽动、震颤,手指搓动,左脚发麻、沉重、发抖,渐及右手,持物肌力差,全身抖动,脚心发木。病程6年。中医病名:震颤。证型:气虚血瘀。望诊:舌质黯。闻诊:未提及。问诊:症状包括肢体震颤、发麻、无力。切诊:脉虚大,后转小滑。
气虚血瘀帕金森病肝肾不足瘀血
查看详情 →
女,68岁,口干、多饮、尿频、乏力4个月,心前区痛半月。消渴,胸痹,眩晕,证属心肾阴虚,肝阳上亢。面色稍白,舌质紫色,苔少,舌中有裂缝,脉沉细弦,两尺脉弱。BP 195/105mmHg,HR 80次/分,S1弱,可闻及S4,A2>P2,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病机为肾阴亏虚,肝阳上亢,心失所养。
消渴胸痹眩晕心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男性。主诉头晕,颈项及双手震颤,表情呆板,四肢动作笨拙,行走呈慌张步态,睡眠不安,干咳。震颤麻痹。气虚血瘀。长期思虑过度,伤及心脾,气血失养,血虚生风,肝风内动。面色少华,表情呆板,舌暗红,苔薄白。脉沉细。
气虚血瘀震颤麻痹肝风内动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女性。主诉反复头痛2年。中医病名头痛,证型肝肾亏虚,痰瘀互结证。舌淡红,苔白稍厚,脉细缓。病程2年。头痛、尿不畅、心悸、寐不佳、疲乏无力、易疲倦。舌淡红,苔薄,脉弦细。诊断为心脾两虚,阴不制阳证型。
脑梗死肝肾亏虚痰瘀互结头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4岁,女性。主诉头晕10天,加重2天。病程10天。中医病名眩晕,证型气虚血瘀,肝风上扰。望诊舌质稍红黯,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头晕、走路不稳、耳鸣、睡眠欠佳、腰痛、夜尿频多、疲倦乏力。切诊脉细。血压150/60mmHg,有高血压病史30年。病机为年老体衰,肝肾亏损,气虚血瘀,瘀阻脑络,肝风上扰。
气虚血瘀眩晕肝风上扰肝肾亏虚
查看详情 →
女性,71岁,发作性头晕、心悸4个月,头晕、头重如裹、心悸、紧张、恐惧、自汗、目涩。中医病名属肝肾阴虚,证型为肝肾阴虚,风阳上扰。病因病机为肾阴不足,肝阳上亢夹风痰上扰,热扰心神,神不守舍,肝阴不足,目失所养,舌红苔薄黄,舌黯有齿痕,脉细滑数。
头晕心悸失眠多梦
查看详情 →
男,成年,主诉拟诊可逆性脑卒中、高血压、动脉硬化,症状笑时口角向左歪斜,右侧上、下肢乏力,血压180/110mmHg,脉沉濡。中医病名可逆性脑卒中,证型肝阳上亢,兼气虚血瘀,病因病机肝阳上亢,风痰瘀阻。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含高血压、动脉硬化、口角歪斜、肢体乏力、口干欲饮,切诊脉沉濡、濡弦、弦稍数。
气虚血瘀可逆性脑卒中高血压动脉硬化
查看详情 →
患者66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左上肢麻木无力、左下肢酸软乏力、语言謇涩、口唇麻木、头胀、大便干。血压190/106 mmHg。诊断为脑血栓形成。中医病名中风。证型未明确提及。病程短。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症状及血压。切诊脉象细弦。
气虚血瘀中风肝阳上亢痰浊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主诉右半身不遂1年余。右手指活动不灵活,语言欠流利,记忆力及计算力减退,心烦,入睡困难。舌黯红、苔厚腻,脉沉细。中医诊断为中风,证属气阴两虚,痰瘀阻络。舌象黯红、苔厚腻,脉象沉细。
脑梗死后遗症气阴两虚痰瘀阻络心烦
查看详情 →
黄某,男,67岁。左侧半身不遂7天,伴有高血压及肺气肿病史。烦躁多言,对外界反应冷漠,口角向右歪斜,左上下肢不完全性瘫痪,感觉迟钝,咳嗽有痰,色黄白而稠,7天来仅1次排少量大便。舌质红,苔白润,脉稍弦滑。血压218/100mmHg,左眼睑稍下垂,左鼻唇沟稍浅,肺气肿,两肺满布干湿啰音,左侧上下肢肌力减退。中风(中脏腑),肝风内动夹痰。病机为风阳夹痰上亢,痰气交阻,营分郁热,脾肾气虚,水饮不化。
脾肾气虚中风肝风内动痰饮蕴肺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