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要症状包括腹鸣吐泻、肠鸣、两足浮肿、小便短少、面色青少华、不食则饥、得食则胀、腑行宿垢、矢气秽恶。病程未明确记载。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暑湿伤脾、中气受戕、中虚之证、邪留少阴、肾阳不振。病因病机为暑秽伤脾、湿热宿垢、中气不足、寒湿困阻。望诊见舌底绛、苔干糙、舌白而嫩、舌干而糙、舌胖而中间有纹。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腹鸣、吐泻、肠鸣、小便不利、中气不足、腑行宿垢、矢气臭恶、恶风憎寒、形神衰疲、面色青白。切诊脉象为濡细软数、濡细软涩、虚细重按带弦、濡细软数。
中气不足暑湿伤脾肾阳不振湿热未净
查看详情 →
女,43岁,右侧头痛10余年,痛时难忍,痛处有条索状物,伴恶心欲呕,头目不清,食欲不振,食后胀甚,四肢乏力,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弦。头痛,中气不足,清阳不升证。中气不足,清阳不升,脑窍失养。脾虚湿困,脾气不足,运化无力。血压偏低,脑动脉血流缓慢,脑血管痉挛。
中气不足脾气不足脑窍失养清阳不升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性。主诉大便不爽、腹痛肠鸣、睡眠不佳、头晕、身倦微热、嵴背酸痛、咳痰、左胸胁发紧、大便稀溏、腹胀。舌象质正常,后根苔黄腻少津。脉象寸浮数,尺沉迟,左关弦细数,右关沉细数。辨证为脾胃素弱,复受新感,中气不支。
中气不足脾胃虚弱风邪未尽脾胃未和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主诉腹胀便稀,肛门下坠,大便每日4~5次,病程半年。中医诊断为泄泻。证型属脾肾阳虚、清阳下陷。面色无华,精神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边有齿痕,脉沉而无力。
中气不足泄泻脾肾阳虚清阳下陷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2岁,女性。主诉感冒复发。中医诊断脾土薄弱,精失所敛,中气不足,水湿内蕴。舌淡,边有齿印。脉细。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4.37克,胆固醇366毫克%,血浆总蛋白4.65克,白蛋白和球蛋白比值2.10/2.55,血沉46毫米/小时。既往史有慢性肾炎。
中气不足慢性肾炎脾土薄弱水湿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女性,右侧头痛10余年,近2月加重,痛处有条索状物,伴恶心欲呕、头目不清、食欲不振、食后胀甚、四肢乏力、大便溏薄。舌质澹,苔薄白,脉细弦。头痛,中气不足,清阳不升证。病位在脾,证属脾气不足,脑窍失养。脑血流图示右侧脑动脉血流缓慢,脑血管痉挛。
中气不足头痛清阳不升脾气不足
查看详情 →
18岁男性
面色偏暗
大便稀溏
咽喉疼痛
头昏不清爽
汗多
眠差
舌胖大,色黯,苔白
脉双寸浮稍数,右关弱
中气不足
清阳不升
气虚
血不养神
郁火
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气虚血不养神
查看详情 →
35岁女性,血崩3日,月经不调10个月,经量多,经潮期短,出血如崩,经期延长,腰痠坠如折,头昏心悸,面色萎黄,四肢无力,下半身凉,口不渴,喜温衣温饮,纳谷无味。脉细弦软,舌稍胖苔薄。中气不足,阳陷崩漏。
中气不足血崩崩漏阳陷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面目、背部浮肿,皮肤发痒,眼睑肿甚,疼痛如火灼针刺,遇风日甚,肿处紫斑大小不一,头昏,身体消瘦,精神倦怠,气息微弱,小便清利,大便时秘时泻。脉浮细无力,舌澹白。病属脾虚,中气虚弱。
中气不足水肿脾虚皮肤干燥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1岁。主要症状为自汗、头面汗出如雨、心悸气短、四肢疲乏、形寒畏冷、纳谷不馨。病程自今春开始。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型为中气不足,腠理不固。病因病机为中气不足,卫外无权。舌苔薄白,脉象虚缓。二诊时苔白稍干,脉仍缓滑。
中气不足心悸自汗肝气横逆
查看详情 →
女性,28岁,右上睑下垂1个月,晨轻晚重,不耐久视。舌澹胖,苔薄白,脉细。中医辨证为中气不足,脾阳不升兼血亏。睑裂宽度右眼6mm,左眼10mm,疲倦试验后右睑裂3.5mm,新斯的明试验后增至9.3mm。
中气不足上睑下垂脾阳不升血亏
查看详情 →
孙某,女,36岁。右上睑下垂,双眼视物昏花,看地面有凹凸不平感,乏力肢软,夜眠多梦,经期颈部皮肤起痒疹。舌红苔薄白,脉细。痿证,上胞下垂,证属中气不足。
中气不足重症肌无力痿证脾虚
查看详情 →
21岁男性,胃脘隐痛伴大便不实四个月,肠鸣,胸闷心慌,舌淡苔薄白,脉细弦。舌质色淡,脉细弦。病程较长,症状反复。中医病名为胃痛,证型为脾胃虚弱,中气不足,病因病机为脾虚失运,气虚不摄。
中气不足脾胃虚弱大便不实肠鸣
查看详情 →
39岁女性,耳痛、耳鸣伴动脉搏动感半年,耳痛绵绵掣痛隐痛,耳鸣时大时小不休,伴闷胀、畏寒、月经量少色淡、大便溏、寐欠安。舌质红、苔少,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中气不足、中气下陷,清窍失养,病机为脾胃虚弱、卫外不固、脾阳不足。
中气不足耳鸣耳痛清窍失养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42岁,感风引动伏湿,中气不足,下陷成痢,利下赤白,里急后重,腹痛,口干,恶寒发热,脉软,舌苔白腻,湿重热轻,兼有表邪之风湿痢,舌澹红,苔薄白,脉缓
中气不足风湿痢湿重热轻表邪未解
查看详情 →
62岁男性,低热自汗,头晕乏力,气短懒言,食少便溏,经常感冒。舌质澹,苔薄白,脉细弱。脾虚下陷,清阳不达,中气不足,内陷不达。病位在中焦,证属脾胃虚弱,虚不达表。虚热,神经性发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中气不足脾胃虚弱虚热气虚自汗
查看详情 →
男,54岁,头晕,视物模煳,左上肢困重,左下肢酸困疼痛,左手无名指及中指屈伸不遂,口中黏腻有异味,饮食不馨,眠差,大便不畅。舌质偏红有齿痕,苔薄,脉右沉细,左弦略滑。中风病中经之风痱证,病机为寒热相混,虚实夹杂,中气虚弱,升降无力。
中气不足脑梗后遗症升降无力风痱证
查看详情 →
男,36岁,头晕14天,四肢乏力重着。舌苔白厚腻,脉缓。中气不足。头晕伴四肢乏力重着,舌苔白厚腻,脉缓,脾虚湿困。
中气不足头晕脾虚湿困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女性,右侧面部阵发性、短暂性火燎肉裂样剧痛,病程5年余,诱发因素包括饮食、精神紧张及面部触碰,疼痛每日发作40一100余次,持续数秒至数分钟。精神差,急性痛苦病容,形体肥胖,面色潮红,口干口臭,胸部不适,乏力,右侧面部扪之灼手。舌质淡苔腻而黄,脉弦。辨证为脾胃虚弱,阳遏中焦,火郁面部。
中气不足面痛脾胃虚弱火郁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28岁。右上睑沉重下垂1个月,晨轻晚重,不耐久视。双眼视力1.2,右眼睑裂宽度6mm,左眼10mm,疲倦试验后右睑裂宽度3.5mm,新斯的明试验后增至9.3mm。舌质澹,舌体胖,苔薄白,脉细。诊断为上睑下垂(右眼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辨证为中气不足,脾阳不升兼血亏。
中气不足上睑下垂脾阳不升血亏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