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内热+湿热内蕴+脾胃虚弱

患者61岁,男性,腹水7个月。纳呆便粘溏,面色晦黄,目黄,两颧及鼻准部布满血缕,常有鼻衄,口干,形体消瘦,皮肤灼热。舌质红绛,边有瘀斑,舌苔厚腻稍黄。脉细弦。辨证为阴虚,湿热交阻。
湿热内蕴阴虚内热脾胃虚弱肝硬化腹水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夜眠不宁、多梦易醒、全身红色风团、瘙痒。现症见皮疹散发、瘙痒、胸中闷热、汗出不畅、口苦、咽干、腹痛、大便干。舌淡红边有齿痕,苔稍厚腻,脉浮弦数。病程反复,症状以下午为重。中医病名为荨麻疹,证型属外感风邪、内有湿热,病因病机为风邪袭表、湿热蕴结、气机不畅。
湿热内蕴阴虚内热脾胃虚弱荨麻疹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4岁。主要症状包括呕血、便血、少气乏力、面色苍黄、胃脘阵痛、四肢浮肿、小便短赤。慢性病容,巩膜黄染,剑突下包块8cm×10cm,按之坚硬、表面不光滑、触痛。舌质澹边有齿印,苔黄腻而厚,脉弦细如线。中医诊断为胃脘痛(胃癌)。舌象澹苔黄腻,脉细数而涩,后转为舌光无苔,脉细涩,最终舌澹苔白,脉细缓。
湿热内蕴脾胃虚弱阴虚内热胃癌
查看详情 →
患者16岁,男性。恶寒发热40余日,体温39℃~40℃,日轻夜重,汗出热退。咽痛、左膝关节及全身肌肉酸痛,红色皮疹,腹泻,混有黏液。发热持续65天,热前稍有恶寒,胸闷神清,鼻衄,纳少,脉滑,舌红润,苔薄白。去岁夏秋恣食生冷。诊断为温病伏邪。望诊舌红润,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发热、咽痛、肌肉酸痛、皮疹、腹泻、纳少、鼻衄。切诊脉滑。
脾胃虚弱湿热内蕴阴虚内热温病伏邪
查看详情 →
张某女,78岁。自觉发热20天,伴头痛、胃胀、嗳气、泛恶、心慌、食欲不振、夜寐不安、大便稍黏。舌暗红,苔后部黄腻,中无苔,脉两关浮滑。内伤发热(湿热内蕴兼阴虚内热)。湿热之邪侵入体内,困脾生湿化热,脾胃升降失司,胃气上逆,脾虚生湿。
湿热内蕴阴虚内热脾胃虚弱内伤发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5岁,女性。主诉胃病16年,经多方治疗不愈。形体消瘦,两胁攻胀,烦躁易怒,胃脘隐隐作痛伴灼热感,嘈杂胀满,纳呆欠馨,晨间症状加重,神疲肢倦,大便溏薄。舌红苔黄腻,脉濡细而数。中医诊断为脾胃阴虚,湿热蕴结,肝用有余。
脾胃阴虚湿热蕴结肝用有余胃阴不足
查看详情 →
32岁男性,主诉结婚5年同居未育,精液量5mL,灰白黏稠,液化时间>2小时,精子数少,活力差,白细胞(++)。头晕重,四肢乏力,性欲澹漠,勃起不坚,早泄,心悸气短,腰背酸痛,胃脘胀痛,嗳气泛酸,胃纳呆滞,会阴不适,多汗,排尿不畅,烦热,肛门痒,大便干结,口苦,眠差易醒,手心多汗。舌红苔白厚,脉弦细数。诊断为肝气犯胃,湿热内蕴脾胃。
湿热内蕴脾胃虚弱阴虚内热不孕症
查看详情 →
男,36岁,腹泻,腹痛,大便夹脓血或紫黑色血块,里急后重,病程3天,既往有类似发作。舌暗红,有紫斑,脉细弦。诊断为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证属瘀阻肠道。
湿热内蕴痢疾瘀阻肠道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张某,女,24岁。反复口腔溃疡7年,伴头身疼痛1年。满月脸,面色晦暗有瘀斑,舌瘦、舌质红绛、苔薄少,脉沉弦小数。辨证为心脾积热。病史中见外阴溃疡,发热,月经前后头痛,双膝以下无力,夜眠欠安,尿急失禁,大便干。病机属心脾积热,湿热内蕴。
湿热内蕴脾胃虚弱阴虚内热白塞病
查看详情 →
新生儿,18天,皮肤及巩膜中度黄染,呕吐、腹胀、吃奶少、大便干、尿黄,脐部红肿渗脓液,肝肋下可及,总胆红素升高,白细胞增高,感染性黄疸,病因病机为感染所致,舌象、脉象未提及,精神欠佳,发育营养一般。
湿热内蕴脾胃虚弱阴虚内热迁延性黄疸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女性。常发口腔、咽喉、肛周、外阴溃疡多年。现代医学诊断为白塞氏综合征。左腕关节痛。脉缓。舌苔白略厚。中医诊断为狐惑病。病因病机未明确描述。
脾胃虚弱湿热内蕴阴虚内热狐惑病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男性,主诉大量吐黄痰半年。中医诊断支气管炎,病程半年。主要症状为大量吐黄痰,咯吐费力,腹痛、腹泻、肠鸣,咽中如脔,动则气喘,心悸,平卧左侧胸部疼痛。舌澹红,苔白腻,脉弦滑软小数。病史包括乙肝大三阳、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早泄、阳痿、外痔。病因病机为湿热内蕴,阳明不降,虚实夹杂。
脾胃虚弱阴虚内热支气管炎痰热壅肺
查看详情 →
女,51岁,胁肋胀痛反复五六年,口干苦,大便不成形不畅,睡眠欠佳,易外感。中医病名:胁痛。证型:肝气郁结,湿热内蕴。病因病机:肝气郁结,脾虚湿困,郁而化热。舌略红,苔黄略腻,脉滑。
脾胃虚弱湿热内蕴阴虚内热胁肋胀痛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主诉包括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动则肝痛、静则痛止、掌如涂朱砂、蜘蛛痣较多、寐差、精神委靡、眼花、口苦口干、尿频色清、大便溏软时多而硬结时少、胃纳尚可。舌面大部分光剥,有大裂沟痕。脉细而数。
阴虚内热脾胃虚弱湿热内蕴慢性肝炎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年龄未提及。主诉暑热外感。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外感暑热。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为暑热外感。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暑热外感症状。切诊未提及。
湿热内蕴阴虚内热脾胃虚弱暑热外感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