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年龄56岁,月事两旬有余,尚淋漓不断。舌尖红。脾肺虚弱而挟痰湿,心火盛而阴虚血瘀阻,肾气虚寒,肝气虚而血瘀。脉象未提及。
血瘀阻滞月事淋漓脾肺虚弱痰湿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6岁,女性。主诉心烦、易哭、失眠、多疑。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脏躁,证型阴虚血瘀。病因病机为阴虚火旺,心气阴亏耗,虚火上扰心神。望诊面黄消瘦,舌红少苔。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心烦、易哭、失眠、多疑、多梦、醒后疲乏。切诊脉弦细。
脏躁阴虚火旺心气阴亏心火旺盛
查看详情 →
陈某,男,58岁。右眼视力突然下降20天,双眼胀痛,神疲乏力,纳不香。右视瞻昏淼(右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脾虚气亏证。舌质澹,舌体胖,苔薄白。脉中取弦细。四诊信息显示右眼视力下降,眼底视盘充血,静脉怒张、纡曲,火焰状、片状出血,黄斑区组织黯褐水肿。舌质黯红,苔薄白偏腻,脉细数。阴虚血瘀,虚火上炎,扰动心神。
阴虚血瘀视瞻昏淼脾虚气亏虚火上炎
查看详情 →
女性,痧胀,肝气郁结,肺阴虚挟痰湿,肾阴虚血瘀,心包热,脾气虚寒,肝气郁结。面色晦暗,舌质淡,舌苔白腻。脉弦细。病程未提及。
血瘀痧胀肝气郁结肺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6岁。主诉血小板增多伴头晕、脚麻2年,加重2周。头晕、头目胀痛、脚底发麻、脚心发热、口干欲饮、夜间盗汗、夜寐欠佳、小便发黄、大便干。舌红、苔少,脉细数。中医病名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证型为阴虚血瘀。病因病机为阴虚内热,血行不畅,瘀阻经络。
阴虚血瘀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脚底发麻头晕胀痛
查看详情 →
28岁女性,主诉寐中盗汗、烘热、手足心热、口干喜冷饮、目眶黯黑、经行量少色紫有块。舌紫有瘀斑,脉细而涩。诊断为阴虚血瘀,瘀郁酿热。
阴虚血瘀瘀郁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现症为中风瘫痪。右手鱼际纹、近心横曲纹、中指地部及虎口处呈现青黑绛红气色,提示厥阴肝经、阳明胃经、大肠经、心包经、肾经及下焦存在寒热错杂、风邪侵袭。井穴知热感度测定显示大肠经、小肠经、膀胱经、三焦经、胆经、肝经左右侧数值失调,心经、肾经、胃经、脾经亦存在明显异常,提示心阳虚、肾虚寒、脾胃寒湿、肝胆血虚寒瘀、大肠虚寒挟痰湿。
中风瘫痪血虚寒瘀肾虚寒心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为女性。主诉未明确描述,病程未提及。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包括脾肺阴阳两虚挟痰湿、心阳虚血瘀、肾元虚亏、三焦阳虚、肝阴虚血瘀气郁结。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未提及,切诊未提及。
血瘀癔病心阳虚肾元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女性。头痛1个月余,右侧头痛,右侧眉棱骨痛,持续性胀痛,伴针刺感,口干,睡眠差,视力模糊,盗汗,脱发。舌暗红,少苔,脉细数。中医诊断中风,证型阴虚血瘀型。
阴虚血瘀头痛脱发口干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男性,主诉胸闷、心悸、气短,下肢轻度浮肿。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律失常。舌胖暗,苔白腻,脉沉弦结代,心律不正,早搏10~12次/分,心尖部Ⅱ级收缩期杂音。辨证为气阴两虚,血脉瘀阻。
高血压气阴两虚血脉瘀阻
查看详情 →
女性,26岁,主诉面部痤疮伴皮肤发红、变薄、糠秕状鳞屑,病程两月。中医诊断肺胃蕴热,宣泄于肤腠。证属阴液亏损,肤失濡润。望诊颜面、前额、两颧皮肤发红,毛细血管隐约可见。舌质红,苔少。脉象细数。自述遇热或阳光暴晒后皮损加重,伴有刺痒。
痤疮肺胃蕴热阴液亏损皮肤萎缩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2岁,女性。主诉头痛1个月余。现病史示右侧头痛,呈持续性胀痛,伴针刺感、口干、睡眠不佳、视力模糊、盗汗、脱发。舌黯红、少苔,脉细数。中医诊断中风,证型阴虚血瘀型。病因病机为阴虚血瘀。
阴虚血瘀头痛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口干
查看详情 →
男,64岁,口干、口苦、大便不畅,舌体胖、苔薄腻,脉弦,血清肌酐212.16μmol/L,尿糖(+++),尿蛋白(+++)。阴虚血瘀,痰浊内停。面色正常,舌体胖、苔薄腻,脉弦。乏力,头晕,耳鸣,腰腿酸软,偶有抽搐,便干,血清肌酐291.72μmol/L,尿蛋白(++),尿糖(++)。气血阴虚,肝郁气滞,胃肠结滞。疲乏,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便干,偶有皮肤瘙痒,抽搐,血清肌酐257.24μmol/L。肾元虚衰,湿热浊邪内灼血分。
阴虚血瘀慢性肾衰竭气血阴虚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女性,36岁,双侧甲状腺疼痛10余日,夜间发热,口干咽燥,肌肉酸痛,腰背痛,消瘦,便秘,舌红苔白,脉弦细。甲状腺炎,风热痰凝、阴虚血瘀证。舌红苔白,脉弦细。病情变化中仍有发热、肌肉酸痛、汗出、便秘、舌红苔白、脉细。甲状腺功能异常,血沉升高。诊断为瘿痈,后转为风热痰凝、阴虚气滞,最终为气阴两虚。
阴虚血瘀甲状腺炎风热痰凝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主诉腹部胀大、下肢浮肿、乏力、食少,病程20年。中医病名肝炎后肝硬化,证型肝肾阴虚血瘀。望诊见慢性肝病面容,舌质暗红、少苔。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乏力、口干、身热、大便溏。切诊脉沉细。
阴虚血瘀肝炎后肝硬化肝肾综合征腹水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周期性反复发作血精半年,久坐后睾丸隐痛,口干。脉稍弦,舌淡红。B超示双侧精囊腺稍大。诊断为精囊炎。辨证为阴虚血瘀,兼有湿热证。舌象淡红,脉象稍弦。二诊舌象薄白,脉细稍弦。三诊舌象薄白,脉稍弦。四诊舌舌尖红,苔薄白,脉缓。辨证转为阴虚火旺。病程半年以上。
阴虚血瘀精囊炎湿热证阴虚火旺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1937年出生,主要症状为消渴、利下不止,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消渴,证型为厥阴证。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消渴、利下不止,切诊未提及。肺经肺气虚,胃经、脾经脾胃阴阳两虚挟湿饮,心经心阴虚而火化,小肠经小肠气虚,膀胱经膀胱阴虚血瘀湿重,肾经肾元亏虚,心包经、三焦经心包、三焦虚火盛,胆经、肝经肝胆阴阳两虚血瘀挟湿。
膀胱血瘀消渴利下不止厥阴证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头昏乏力,牙龈出血11年余,脾大4个月。面色无华,唇色澹,皮肤发黄,舌苔薄腻稍黄,脉弦细数。中医诊断脾肾两虚,阴亏血瘀血劳。病程较长,脾肾两虚为本,阴虚血瘀为标。
阴虚血瘀毛细胞白血病脾肾两虚血小板减少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左膝关节痛及右膝痛,病程始于1984年春节,胃脘部疼痛持续至1985年4月。左手虎口区域及艮卦位呈青黑绛红色,右手远心横曲纹始端有两条横线。肺经、大肠经、脾经气虚寒,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小肠气虚、膀胱气虚寒血瘀挟湿,肾阴虚血瘀,心包经、三焦经、肝经心包、三焦气虚寒,肝血虚寒血瘀,气郁上逆。综合病机为肺肾虚寒,脾气虚,肝阴虚寒,血瘀气郁上逆,肝脾不和。
血瘀肺肾阳虚脾气虚肝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女性。主诉面部起疹1年,无自觉症状。舌质暗有瘀斑,少苔。脉弦细。诊断为阴虚血瘀,毒郁肌肤。面部泛发绿豆大扁平丘疹,表面光滑,呈澹褐色,两颞部簇集成群,互相融合。
阴虚血瘀扁平疣毒郁肌肤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