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血+肝气郁结

功能性胃肠病 脾胃升降失常 清浊升降乖常 腹胀 胃脘痛 食欲不下 阻滞为病 阳虚脾不升清 阳明经失通降 肺气肃降赖胃气 肝气郁结 肝阴不足 胃气上逆 胃气不和 气机壅滞 胃阴不足 浊阴在上 嗔胀 脘腹胀满 大便不行 木香顺气汤 沉香交泰丸 东垣 治法 补中升阳 温脾理中 通降腑气 和胃降气 疏肝和胃 顺气和中 通降镇逆 升清阳 行气滞 化湿泄浊 养阴通降
肝气郁结功能性胃肠病脾胃升降失常胃失通降
查看详情 →
38岁,婚后情志怫郁,不欲交接,头部胀痛,阴阜灼热,病程6年,月经正常,有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病史3年。面色红赤,两颧较著,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数。证属阴血亏虚,相火偏亢。
阴血亏虚肝气郁结相火偏亢头痛
查看详情 →
女,43岁。情绪郁闷,胸胁闷胀,两胁疼痛,心烦不寐,多梦易醒,脘痞纳减,嗳气呃逆,头晕,大便不爽。舌质红、苔薄腻,脉弦细。证属肝气郁结,湿滞脾胃,神明被扰。
肝气郁结湿滞脾胃神明被扰胸胁胀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8岁。主诉入睡困难,夜眠2小时即醒,精神抑郁,心绪不宁,头昏胀,心烦,坐卧不安,月经3个月未至。舌质红,苔白微腻,脉沉弦。中医诊断为肝气郁结化热,痰热扰于心神。病机为肝气郁结,化热生痰,扰及心神。
肝气郁结不寐痰热扰心精神抑郁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头晕、心跳、夜寐不安、筋惕肉、右侧胁背及下肢酸痛、纳少、神疲、口干不欲饮、大便干结、月经未绝、行期无定。舌质红,脉小弦。血压180/98mmHg。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阴血亏耗,肝郁气滞,肝阳上升,冲任不调。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气机不畅,阴血暗耗,阴不制阳,木克土,气滞致瘀血内生,冲任失调。望诊见舌质红,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症状及病史,切诊见脉小弦。
肝气郁结阴血亏眩晕肝阳上
查看详情 →
男,42岁,主诉失眠伴右侧头面部阵发性剧烈疼痛,病程一年。中医病名:头痛,证型:阳明经络气郁,气血瘀阻脑络。舌暗,脉滑硬。病因为情志不遂,郁而化火,阴血暗耗,风阳挟瘀上扰。
肝气郁结阴血暗耗失眠头面痛
查看详情 →
女,32岁。经前乳房胀痛,头晕目眩,心烦易怒。月经周期六天,经量中等,色紫有块。苔薄白,舌红,脉弦数。中医病名:经前乳房胀痛。证型:气滞郁结,肝郁化火。病因病机:肝气郁滞,横逆犯胃,肝胃不和。望诊:舌红。闻诊:未提及。问诊:经前症状明显,经净后缓解。切诊:脉弦数。
肝气郁结肝郁化火肝胃不和肝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8岁。突发左侧肢体瘫痪,头晕头痛,阵痛难忍,口干烦躁,不思饮食,大便秘结,小便黄少,神志时清时昏,体温39℃,口唇干燥紫暗,鼻孔干黑,面色萎黄,表情痛苦,语言不能自如。辨证为情志不和,气血瘀滞,脑络痹阻。望诊见面色萎黄,舌质暗红,舌苔黑。闻诊见语言不能自如。问诊见头晕头痛,肢体瘫痪,神志异常,体温升高。切诊见脉沉弦而微数,后转虚缓无力。
肝气郁结阴血不足偏瘫中风
查看详情 →
25岁女性,产后12天乳少质稠,两乳微胀,恶露量少色暗,大便干结,舌淡苔黄腻,脉细弦。产后缺乳,证属血虚肝郁,病机为乳血同源,产后阴血亏虚,肝体失养,疏泄不及,乳汁运行不畅。
肝气郁结产后缺乳血虚肝郁乳汁生化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3岁。阴道不规则流血,恶心,餐后严重,易饥饿但食纳差,厌油,口干,口苦,多汗,夜间盗汗,睡眠欠佳。舌黯红有瘀斑,薄白苔。中医病名宫颈癌,证型脾虚肝郁,瘀阻胞宫,脾虚,湿热内蕴,脾虚,余毒未清,脾虚。病因病机脾虚肝郁,瘀阻胞宫,湿热内蕴,余毒未清。舌黯红有瘀斑,脉细。
阴血亏虚宫颈癌脾虚肝郁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28岁。主诉排便困难,大便干结如羊粪状,4~6日1行。既往有便秘病史,需依赖药物辅助排便。症状包括口干不喜饮、心情烦躁、入睡困难、月经提前、色黯澹夹瘀块、小腹冷痛、胃纳较差。舌澹苔润,脉弦,双尺脉弱。中医诊断为便秘,辨证为气化乏力,水津不布,肝失疏泄。病机为肾失气化,脾失健运,肝失疏泄,水津不布,肠道水涸。
便秘肝失疏泄肾失气化脾失健运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男性。主诉胆囊炎反复发作5年,再发伴右胁疼痛20天。现症见右胁痛甚,恶心,厌油腻,口干苦,舌质红,苔稍黄腻,脉弦,脂肪肝病史5年。中医诊断胁痛,证属肝胆湿热,气滞血瘀,胃失和降。望诊见舌质红,苔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恶心、厌油腻、口干苦。切诊见脉弦。
慢性胆囊炎肝胆湿热气滞血瘀胃气上逆
查看详情 →
患者三十余岁,胁痛,左胁下有块如槃,按之坚硬,食下则胀,痛甚不能侧卧。中医病名属胁痛,证型为肝气郁结、阴血不足,病因病机为郁怒伤肝、阴血不足。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病程较长,切诊脉弦且急。
肝气郁结阴血不足胁痛胁下积块
查看详情 →
女,35岁。言语謇涩、表情澹漠1年余。舌红苔黄腻,脉细数滑,尺部弱。肝气郁结,肝失条达,气机不畅,气郁化火,痰郁化火,痰热内扰,脾虚失运,阴津不足。
肝气郁结痰热内扰脾虚失运阴津不足
查看详情 →
痛经 气滞血瘀 少腹、小腹胀痛 经行不畅 血色紫黯夹块 舌边尖有瘀点 脉沉涩或弦细 寒湿凝滞 少腹、小腹抽痛 得热则舒 经色紫黯夹块 肢冷畏寒 苔白腻 脉弦或沉紧 湿热蕴结 少腹、小腹绵绵作痛 经行超前 量多色红或紫质稠秽 带下量多色白黄 舌苔黄腻 脉弦数或濡数 气血两虚 少腹、小腹绵绵作痛 经色淡而稀 面色苍白 舌质嫩 苔薄白 脉虚细 肝肾亏损 少腹、小腹隐痛 得温得按则舒 经行前后不一 量少色淡 腰膝酸软 头晕耳鸣 舌质淡红 苔薄白或少苔 脉沉细或虚迟
肝气郁结痛经气滞血瘀寒湿凝滞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主诉头晕头痛,口干苦,心悸气短,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属头痛,证型为气滞血瘀,脉络阻滞。病因病机为外伤致气滞血瘀,误服甘温补药加重病情。脉象沉细而弦。舌象、面色、声音、气味等望诊、闻诊信息未提及。问诊包括头晕头痛、口干苦、心悸气短及脑外伤史。切诊脉象沉细而弦。
肝气郁结脑外伤后遗症气滞血瘀脉络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男性,主诉胸闷、心悸2年,近月加重,伴心悸气短、胸闷而痛、头晕目眩,不能劳累。中医病名属胸痹,证型为阴虚肝旺,病因病机为饮酒伤肝,损及心肾,阴血不足,心络闭阻。舌苔正常,脉象沉弦。病史提示肝肾同源,头目眩晕,脉沉弦为阴虚肝旺之象。
肝气郁结心悸气短胸闷胸痛头晕目眩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3岁,男性。主诉失眠、多梦,持续半年余。症状包括入睡困难、睡眠不实、梦扰纷乱、头昏神疲、记忆力减退、口干口渴、心烦、疲乏无力。舌边尖红,苔黄,脉弦细。中医诊断为不寐,证型为心肝热盛。病因为工作繁忙、用脑过度,病机为肝气郁结,肝郁化火,扰动心神。
肝气郁结不寐心肝热盛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主诉经前烦躁、乳痛两年余。月经后期,40余天一行,经量少,伴有瘀块,历程3天。行经前2~3天出现乳胀、胸闷胁痛、烦躁易怒,不思饮食。舌苔薄腻,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肝郁之象。病程每月复发,已成规律。
肝气郁结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痛经7年,初潮13岁,每于行经第1、2天少腹疼痛难忍,伴手足汗出、恶心,血块排出后缓解。怕冷喜暖,经前乳房胀痛,头晕乏力。舌澹红,苔薄白,脉弦弱。中医病名痛经,证型肝郁气滞证。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气血不畅。望诊舌澹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痛经、怕冷、乳房胀痛、头晕乏力。切诊脉弦弱。
痛经肝郁气滞血块少腹痛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