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48岁,多梦易醒,醒后难以入睡,持续3个月。心烦多梦,睡后易醒,咽干口燥,心悸不安,胆怯易惊,情绪易波动,大便干结。肝气失和,心阴受损。舌红苔少,脉弦或细数。
阴血不足不寐多梦心阴受损肝气不和
查看详情 →
25岁女性,经来量多,经行20余日未净,色紫成块,少腹胀痛,腰痠头晕,五心烦热,精神疲惫,饮食不佳。舌质澹红,面色少华,脉虚滑而数。辨证为肝热有余,阴血不足,冲任不固,血瘀胞宫。
阴血不足经崩肝热有余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40岁男性,失眠多梦,头昏头重,面色少华,心悸怔忡,体倦食少,口燥咽干,舌红苔薄白,脉弦细,心脾两虚,阴血不足
阴血不足心悸怔忡失眠心脾两虚
查看详情 →
男,47岁,主诉每日下午头昏、头痛,病程1个月。面色少华,形体瘦弱,精神疲倦,性情急躁,脘闷心悸,失眠少寐。舌红绛苔少。病因病机为阴血不足,肝阳偏亢。中医病名为头痛,证型为肝阳上亢。脉象未提及。
阴血不足头昏头痛肝阳偏亢精神疲倦
查看详情 →
女,43岁,心悸2个月,胸闷,气短,乏力,睡眠不实。舌澹红,少津,苔薄白根腻,脉结代。心气虚弱,阴血不足。舌红,苔薄白,脉弦。心电图示频发室早,ST-T段无明显改变。心悸,胸闷,气短,乏力,睡眠不实,舌澹红,少津,苔薄白根腻,脉结代,脉弦。
心悸阴血不足心气虚弱痰湿
查看详情 →
女,31岁,心悸、心慌、胸闷、失眠、易怒,病程未明确。阴血不足,心神失养。舌质淡尖红,苔薄白而干,脉数细无力。神情激动,大便干燥,小便正常。
心悸阴血不足失眠心神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要症状为咳嗽、面部浮肿、腹部胀满、腿部及足部浮肿。脉象右寸浮弦。病机为湿热上灼肺阴,肺失通调水道,水道不利,下输膀胱受阻。复诊出现天癸过期不行,心悸内热,病机为胃中气液皆虚,阴血不能下注冲任。
心悸内热阴血不足咳嗽肺失通调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间或心慌、胸闷1个月余,病程2个月。舌质淡红,苔薄,脉小,时或一止,止无定数。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交界性逸搏)。证型为气阴不足,气血失调,热毒上泛。舌边有齿印,舌质黯红,脉小滑,偶有歇止。舌质嫩紫红,脉小有间歇。病因病机为风热邪毒侵袭肺卫,内舍于心,消灼心阴,耗伤心气,气阴两虚,心神失养。
阴血不足心悸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不足
查看详情 →
罗某,40岁,男性。主诉心痛、心悸心慌、胸背及左肩痛、关节疼痛、足部微肿、形寒畏冷、胸中窒闷、咳嗽吐痰、虚羸乏气、食气腹胀、大便时溏时秘、头部昏晕、睡眠差、夜间盗汗。中医病名属心痛,证型为阴阳气血俱虚,病因病机为阳气不足、脾阳不振、水饮内聚、阴血不足、气血不能煦濡。望诊见舌苔干红,闻诊未提,问诊见睡眠差、盗汗、大便异常,切诊见心脉浮弱。
心悸阴血不足心痛阳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阵发性胸闷、胸部憋闷、热气上攻头面、麻木走串、咽喉辣胀、眩晕旋转、烦躁欲死、一日数发、面色微白、语声低微、闭目平卧。脉弦细而迟,舌质黯红,舌体较瘦,舌苔微薄。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属阴血不足、相火妄动、胸阳不运、气血遏阻。望诊见面色微白、舌质黯红、舌体瘦。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胸闷、热气上攻、眩晕、烦躁、发作频繁。切诊见脉弦细而迟。
阴血不足冠心病胸痹心肾不交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女性。主诉心悸、胸闷、失眠易怒,病程1年多。中医病名:窦性心动过速。证型:阴血不足,心神失养。病因病机:情志不调,阴虚内热。望诊:形体偏瘦,神情激动,舌质澹尖红,苔薄白而干。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心悸,心前区窒塞感,失眠多梦,情绪急躁,大便干燥。切诊:脉细数无力。
阴血不足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神失养
查看详情 →
女,63岁,头晕、胸闷、气短、乏力3年余,加重3个月。冠心病,病窦综合征。面色苍白,精神倦怠,饮食欠佳,夜晚加重。舌质暗淡、舌苔薄白。脉沉细而结。心肾阳气虚弱,无力帅血运行,血脉瘀阻,阴血不足,心脉失养。
阴血不足心悸心肾阳虚血脉瘀阻
查看详情 →
62岁男性,心悸阵作5年,近1年发作频繁,每次持续10小时左右,伴胸闷、气短、腹胀、纳差、口苦。舌质暗红中裂,苔白厚腻,脉细缓,发病时脉涩兼数。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型为心脾不足,湿停阻脉,瘀久生热。病因病机为心气阴血不足、血脉瘀阻、瘀而化热。主诉为心悸,病程5年。四诊显示舌象暗红中裂苔白厚腻,脉细缓,发病时脉涩兼数。
心悸心气阴血不足阴血不足心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眩晕心悸,胸闷气短,出汗不寐。病程五日余。中医病名心悸,证型肝阳上亢,病因病机为年过七七,阴血不足,心失濡养,肝失调达,脾失健运。舌象苔薄黄微腻,舌紫暗,脉象脉沉细。
心悸阴血不足眩晕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7岁。主诉反复心悸、心慌1年,伴气短胸闷、胸骨后疼痛、乏力。舌暗红,苔黄,脉结代。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属阴血不足,阳气虚弱。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
阴血不足心律失常阳气虚弱脉结代
查看详情 →
23岁女性,产后三日身热头痛,体温39.3℃,面目红赤,身汗出,精神昏冒,心悸畏冷。脉虚数芤,舌澹苔薄白。产后失血过多,将息失宜,血虚阳浮,血海空虚,阴阳失衡,卫阳不固,阴血虚心失养。
阴血不足产后发热血虚阳浮血海空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烦躁易怒,忽喜忽悲,独言自笑,心悸怔忡,脘闷痰多,泛恶口苦,知饥少纳,带下稠浊,睡眠障碍,梦交频繁,精神恍惚。舌边尖红,苔黄薄腻,脉弦滑而数。辨证为忧思伤脾,聚湿生痰,肝气郁结,日久化热,痰热互结,上扰神明。
阴血不足梦交痰热互结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大便秘,病程4年,便如羊屎,排出不畅,伴头晕目眩、心悸、易疲劳、月经量少、腰酸、唇色淡。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辨证为营血亏虚,肠失濡润。病机为血虚津少,肠腑失濡,血虚脑髓失养,心失所养,经血乏源,肾虚腰酸,气虚形虚。
阴血不足大便秘血虚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主诉发作性胸闷气短、心慌伴乏力1个月余。现症见胸闷气短、心慌、乏力、腹胀、多汗、善太息、眠差、大便干。体征示血压150/102mmHg,心率61次/min。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悸,不寐。证属心脾气虚,肝脾不和。面色㿠白,神志倦怠。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明确。病程1个月余。病因病机为心气不足,心脉不畅,肝气郁滞,脾失健运,气血乏源。
胸痹心悸阴血不足心脾气虚肝脾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女性,主诉左侧肢体麻木不适半年余。中医病名阴血不足型郁证,证型肝气郁结。病因病机为情志拂郁、气机郁滞。舌象苔薄白,脉弦细。主症包括左侧肢体不适、善惊、心悸、失眠多梦。病程半年。
阴血不足左侧肢体麻木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